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2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廿七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72)
机构
(2)
政策
(222)
资讯
(4792)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304)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万鸟归巢、盛世和谐”巨型漆艺作品落户鸟巢
2008.06.25
专题报道
中国漆艺犹如一段悲伤的传说,它见证着华夏民族七千年灿烂辉煌的和坎坷的历史… 走进鸟巢的古老漆艺――中国漆宝斋锦丽漆艺工作室作品“万鸟归巢、盛世和谐”巨型漆艺作品落户鸟巢 国家奥体中心“鸟巢”贵宾厅在万众历经数月的等待之后,终于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 鸟巢贵宾厅长18米,宽15米,装饰一新的贵宾厅金色立面、银色镂花吊顶,特别是大厅两边...
查看更多
羌族地区的灾后重建
2008.06.25
其他新闻
羌族地区的灾后重建徐 平 汶川大地震使震中地区的汶川、理县、茂县、北川四县损失最为惨重,这四县刚好是羌族集中居住区。前三县是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羌族聚居区,属绵阳市的北川县则是全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因而灾区重建,必须充分考虑羌族文化特征和未来羌族的整体发展。 羌族自从迁居岷江河谷,就一直从事着山地农耕的生活,在这块地震频繁的地区,上千年以来经历了许多次大地震等自然灾害考验,毁了建,建了毁,培养和造就了羌族人民顽强的民族精神。这次灾后重建,外来的帮助...
查看更多
新编柳琴历史戏《王祥卧鱼》亮相首都舞台
2008.06.24
其他新闻
新编柳琴历史戏《王祥卧鱼》亮相首都舞台 根据国家文化部的安排,山东省临沂市精心打造的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于6月20日至22日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参加“2008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活动。届时,首都观众将亲身领略到具有沂蒙地方特色的柳琴戏的独特艺术魅力。 据悉,新编历史故事柳琴戏《王祥卧鱼》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代表剧目,由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共同推荐,这是山东省唯一一台晋京参加“2008中国...
查看更多
专家担忧 非遗“申报热”
2008.06.24
其他新闻
专家担忧 非遗“申报热”北京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工作调研 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牵头,市教委、市文化局等十几家单位参加的“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工作调研方案”日前进入实质调查阶段。在市文化局举行的调研专家研讨会上,不少与会专家指出目前各地的非遗项目申请已经过热,需要降降温,而应该多花些时间把现有的保护工作做好,落到实处,把“申报热”转变成“保护热”。 本次大规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人才调研主要为了进一步落实传承人才的保护工作。调...
查看更多
羌族舞蹈太丰富了
2008.06.20
专题报道
羌族舞蹈太丰富了羌族萨朗舞蹈 巫允明/摄 如果从1983年开始计算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副研究员巫允明与羌族舞蹈的缘分,时间已经过去25年了。这么多年来,她无时无刻不惦记着四川岷江上游那丰富多彩的羌族舞蹈文化。“羌族舞蹈实在太丰富了,现在仅有两项进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太少了,远远不够。” 山沟子里寻找羌族舞蹈 1983年,巫允明前往四川茂汶地区,为《民间文艺集成?舞蹈卷》拍摄照片资料。她进入羌族聚居的茂汶地区时,只有一条县级公路,路...
查看更多
孙家正强调:做好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2008.06.20
其他新闻
孙家正强调:做好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孙家正在听取国家文物局专题汇报后强调以对国家民族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做好灾后文化遗产抢救保护工作 6月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孙家正就四川汶川大地震中文化遗产受损及灾后抢救保护工作听取了国家文物局的专题汇报。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介绍了汶川地震中文化遗产受损以及文物系统迅速行动、紧急部署等情况,特别是国家文物局按照温家宝总理关于文物保护要制定单独规划的要求,协调四川省文物局编制完成了《四川省5?12汶川大地...
查看更多
傩戏和傩戏面具
2008.06.19
专题报道
傩戏和傩戏面具 傩文化是一种远古的原始文化,是中国
传统文化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远古先民在征服自然中获得生息,繁衍后代,生存的欲望需要宗教(自然宗教)观念的帮助来超越自我,龙的传人以伟大的浪漫主义心性创造了灿烂的巫傩文化。"傩"乃人避其难之谓,意为"惊驱疫厉之鬼"。巫傩活动在生命意识上满足了广大信仰者的心理要求,长期以来,巫傩之风的传承与流布融入习俗之中,即使在现代,仍以
传统文化
的形态存留于民间。 巫傩活动在赣鄱大地可上溯到殷商。经三千年的沿袭...
查看更多
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2008.06.18
其他新闻
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举行 本网讯 2008年6月16至17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地震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主要议题为灾后非物质文化遗产设施修复、重建及传承恢复规划和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立规划。文化部周和平副部长;中国文联副主席、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文化部社文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屈盛瑞副司长、周小璞巡视员;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查看更多
海峡两岸交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2008.06.18
其他新闻
海峡两岸交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新华网福州6月17日电(记者 许雪毅)“不管是南音、昆曲、歌仔戏,还是妈祖文化,当前两岸交流的良好态势将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带来新的生机。”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王文章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举世关注的海协会和海基会复谈为两岸关系的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开端。在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华夏儿女更加关注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承。记者调查发现,新形势下两岸携手将更好地推动非...
查看更多
“2008文化遗产日” 全国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2008.06.17
其他新闻
“2008文化遗产日” 全国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国务院下发《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决定从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 2008年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全国各地文化活动精彩纷呈。 北京:文化遗产日奥运北京系列活动启幕。 由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2008文化遗产日奥运北京系列活动在首都博物馆正式启动。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
查看更多
1
459
460
461
462
463
48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