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0 星期六 农历四月十三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7412)
机构
(2)
政策
(223)
资讯
(4736)
清单
(441)
资源
(571)
学术
(1299)
百科
(0)
其他
(14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菠林喇叭”的激活策略研究
2018.11.23
调研
【内容提要】“周家班”是中国民间鼓吹乐的代表,其所传承的“菠林喇叭”艺术于2014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文章通过 “周家班”对“菠林喇叭”的保护与传承实践调研查究,揭示出“周家班”激活“菠林喇叭”的艺术价值、人文价值及文化自信的策略与步骤,同时也对“周家班”传承“菠林喇叭”的过程中依然存在的困境提出思考。 【关键词】周家班 菠林喇叭 艺术价值 人文价值 文化自信 图1 周家...
查看更多
界首彩陶保护与发展的路径与原则
2018.11.23
调研
【摘要】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部分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引导传统手工艺往产业化道路上去发展来解决它生存的困境,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如何在保证它的活态传承基础上合理发展经济?本文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界首彩陶为例,剖析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何合理利用“非遗”资源,实现繁荣文化与发展经济双赢目的。 【关键词】界首彩陶 产业化 核心技艺 区域文化 文化服务 产业化...
查看更多
文化共生视域下的临夏砖雕艺术
2018.11.23
调研
摘要: 临夏砖雕是一种明清时期从中国内地移植到西北河湟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由于其中阿合璧的文化气息,素有“回族砖雕”之称。砖雕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高度发展与多民族文化互融共生的背景有深刻的关联。从临夏砖雕的文化变迁史可以看到,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发展时常超越文本的规约,是多元的文化基因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交流、变异并自适应发展的结果,也是多民族共创的文化成果,其承载的丰富的文化记忆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价值。 关键词:临夏砖雕;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让高校成为优秀
传统文化
的传承阵地
2018.11.23
论坛
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开展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基地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决定在全国普通高校开展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传承基地建设,并计划到2020年在全国范围内建设100个左右传承基地。此举一出,教育界和文化界都大为振奋。把基地设在高校,充分发挥高等教育资源优势,既有利于优秀
传统文化
的传承、传播,又有助于学生开拓视野、提升文化素养。 从《通知》内容看,高校将围绕民族民间音乐、美术...
查看更多
七夕节俗传统的传承与创新
2018.11.23
论坛
导语:又到一年七夕节,街边的各大商家早早的就已经打出“中国情人节”的招牌,除了作为表达爱情的契机,中国古代的人们又是定位七夕节的?在当下七夕又是如何在传统中传承和创新的呢? 七夕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它萌芽于春秋战国,成型于汉魏,兴盛于唐宋,明清成为一般性节日。今天七夕节的兴盛,既有传统节日复兴的大势催动,也有直接针对社会文化变化的需要,它适应了两性生活协调的要求,它体现了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可能与趋向...
查看更多
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2018.11.23
论坛
当前,文化和旅游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守正创新,着眼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大力推动文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高质量文化供给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 牢牢把握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 推动文化建设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
查看更多
提炼展示
传统文化
精神标识当代价值世界意义
2018.11.23
论坛
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对全球具有深远影响的文化复兴事件并不多见,我们今天有可能正面临这一难得的机遇。而所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都不可能是平地起高楼式的突发事件,就像欧洲的文艺复兴一样,必须建立在对悠久的历史文化重新发现、重新认识、重新解读的基础上。所有文明的繁盛都需要有坚实基础,寻求
传统文化
艺术的历时性继承与共时性呈现,才不致走上文明发展的弯路。因此,端正对
传统文化
的认识,提炼与展示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的精神标识、当代价值与...
查看更多
戏曲发展需要建设生态机制
2018.11.23
论坛
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
中,戏曲是毫无疑义的民族瑰宝、人类遗产,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昆曲、粤剧、藏戏、京剧、皮影戏,以及作为优秀实践名录项目的木偶戏,基本上代表了中国戏曲最有特点的戏曲类型,显示出中国这个文明古国传承发展戏曲艺术的突出成就。 最值得赞叹的是,戏曲在千百年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居于社会文化发展前沿,用高台教化和艺术熏陶,将社会历史文化、世俗人...
查看更多
田连元:评书要有时代感
2018.11.23
论坛
不仅评书,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必须有时代感,有当代性。如果观众一接触评书,就觉得距离自己非常遥远,那评书艺术就面临真正的危险了 评书诞生至今已有千余年,长久未衰,而且始终紧随时代步伐前进。唐朝时,元稹和白居易唱和的诗里就提到评书,“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一枝花”的内容就是唐朝当时的传奇;明朝冯梦龙、凌濛初所做“三言”“二拍”话本小说,把民间艺人的口头艺术转为案头文学,反映的也是当时市民阶层的...
查看更多
让泉州花灯在当代大放异彩——改善泉州花灯保护与传承情况的对策建议
2018.11.23
论坛
泉州花灯起于唐代,盛于宋、元,一直延续至今。它集雕塑、绘画、书法、工艺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并以特色鲜明的刻纸、针刺和料丝镶装技艺区别于全国其他地区的花灯,极富文化和审美价值。花灯中的人物故事、山水风光、民俗风情丰富而生动,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2006年,泉州花灯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受现代化进程与市场化经济的多方影响,泉州花灯的发展空间正逐步退缩,一定程度上陷入了困境。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希望能对该项目的保护与传承...
查看更多
1
496
497
498
499
500
74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