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全国政协委员田青:古琴文化源远流长 中国的古琴文化  ――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音乐学家田青  编者按:  日前,由文化部非物质遗产司和中国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主办、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承办的"把遗产交给未来--古琴名家名曲进学校"大型系列活动在京启动。该活动将陆续在北京、重庆、天津等20多所大学、80多所中小学校展开,通过"播种童心--让孩子认识遗产","在琴声中相遇--古琴大师与学子对话"等活动,推广中国的古琴文化。本刊日前就古琴艺术的流传现状和中国古代的音...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树叶上的傣族文化 走近神秘贝叶经         虽然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名单,贝叶经对于许多人来说是神秘而陌生的,大家对其仍然知之甚少。   贝叶经到底是什么?其价值是什么?去贝叶经的故乡西双版纳探访后,我开始重新思考这个问题,有人说,它是“树叶上的傣族文化”;如果让我来概括,贝叶经是傣族人引以为傲的傣族历史上的...
查看更多
人物
罗布斯达:布达拉宫壁画临摹大师      去过西藏的人们,相信一定不会错过雄伟壮观的布达拉宫;去过布达拉宫的人们,相信一定领略了其中精美绝伦的壁画;但是,您一定没有见过在布达拉宫维修工程中临摹壁画的绘画大师――罗布斯达。  短短半个月,在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上再次见到罗布斯达,既惊喜又有几分意料之中。作为西藏唐卡艺术勉萨派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布斯达在本月初,带着他的作品参加了在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非遗保护内忧外患:传承机制不明       中国非遗保护面临“内忧外患”     京城6月,京西大觉寺,明慧茶院,表演者龚一正在弹奏《潇湘水云》。     时值第六届古琴会,作为古琴艺术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今年他还带来了《流水》、《捣衣》等名曲。一同献曲的还有龚一的开门弟子陈雷激、琴歌演唱...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内蒙古非遗保护渐入佳境    天籁之音长调、远古心声呼麦、悠扬的马头琴……内蒙古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而独特,见证了草原文明的发展。目前,内蒙古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基本建成。内蒙古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6个,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2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9个、自治区级251个、盟市级396个、旗县级963个;国家级非遗传承人26人、自治区级208人、盟市级527人、旗县级359人。    日前,文化部办公厅公示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关公信俗影响千年“万能之神”究竟该庇护谁? 千余年来,关公信仰文化兴盛不衰,折射出普通民众对未来生活的渴望。     5月25日,苍松翠柏掩映下的关林比热闹的关林镇多了几分凉意,关林景区管理处会议室内,郭挺彩处长正在传达今年6月关林关公神像赴闽台交流活动的事宜。“闽台地区的关公信徒众多,这次活动要先在福建泉州、漳州、晋江、石狮关帝庙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巡游,而后应台湾关圣帝君弘道协会的邀请,在台湾进行为期一年的巡游活动。”郭挺彩处长说,闽台人对关公信俗十分虔诚...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巧夺天工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百名工艺美术大师技艺大展 (十)     端砚制作技艺   端砚的发源地在广东省肇庆市黄岗镇白石村、宾日村一带,所用原料端溪石产于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   端砚创兴于唐初,唐中期已风行全国,因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护毫等优点而闻名于世,被称为众砚之首。在一千三百多年的发展历史中...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将举办“非遗”保护系列活动       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在国务院新闻办2日举行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情况新闻发布会上,文化部副部长王文章介绍,为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文化遗产日”前后,文化部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活动。  6月9日至17日,文化部将在京举办“巧夺天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论坛
谁从“中韩文化之争”中受益     在被部分中国媒体泼墨式报道多次后,韩国方面终于做出回应。韩国驻华使馆声明称,对所谓韩国教授声称“诗人李白是韩国人”、“孙中山是韩国人”、“朝鲜族发明了汉字”等虚假报道表示“深感担忧,并予以关注”。声明指出,这些“中国文化被韩国”的报道,事后经查明大部分均无事实依据。有些报道是把某个人观点当成韩国国民的普遍立场,扭曲事实真相并进行炒作。    这两年写过两篇与韩国文化有关的评论,从网友一些“棒子”称谓的留言,我已感到某种民...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珍档亮相上海    上海5月26日,由贵州省档案局和上海市档案局联合举办的《黔姿百态―¬―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在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拉开帷幕,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这是国内省级档案馆合作的首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展,将可为上海世博会的观光游客提供一次别具意境的园区外人文视觉之旅。   贵州是多民族聚居的省份,共有苗族、侗族、水族、布依族、彝族、土家族、仡佬族、毛南族等少数民族48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