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传承是最好的保护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书法终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值得所有关心书法的人欣慰的事情。它表明,中国书法,这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人类。    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今天依然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庞大的参与者和受众,在中国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是我们应清醒地意识到,当代书法艺术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传统文化土壤正在弱化、变异,书法创作外在形式的张...
查看更多
论坛
面对自然灾害该如何保护非遗    人类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地经受着各种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痛苦和磨难。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使人们的生产、生活遭受到严重破坏,而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如何在自然灾害面前将损失降至最低一直为大家所探讨。    地震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给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在“4·14”玉树大地震中,一些重要的民间艺人在地震中遇难,一批珍贵的文献及数字影像资料也毁于一旦。年仅26岁的史诗《格萨尔王》著名说唱艺...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让我们一起守望民俗――首届安徽民俗文化节成功举办的启示       “办节的形式可以唤起更多人对民俗文化的关注,为民俗文化的保护传承打好基础。”谈起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中国文联执行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不吝嘉许。   “这次文化节是广大人民群众了解民俗文化,展示民俗文化的一个窗口。”与冯骥才一样做出好评的,还有全国民俗文化协会名誉会长乌丙安以及众多民俗文化的专家学者。   由铜陵市人民政府、安徽省文化厅共同主办首届安徽省民俗文化节得到一致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外忧内困"亟待科学保护    原料缺乏、传承人缺失、市场萎缩……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诸多困难,亟待科学保护。歙县砚厂的工人在刻砚徽墨“非遗”项目万安罗盘    传承瓶颈    记者采访发现,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外忧内困”。    从“非遗”自身发展条件看,原材料缺乏、传承人缺失、市场萎缩是普遍面临的“瓶颈”。以宣纸为例,虽然有着1000多年历史,被誉为“纸中之王”,但在宣纸之乡安徽泾县,宣纸行业却面临企业招工难、原材料收购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生情系鹤山狮艺十年手写《南国醒狮》    鹤山狮艺,由1852年出生于鹤山沙坪越塘大朗村的冯庚长所创。冯庚长自幼随其身为少林俗家弟子的父亲习武,有着深厚的武功底子,后师从在佛山开医馆、武馆的同乡冯了性,学武艺、狮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创立了鹤山派醒狮,遂与佛山醒狮成为代表南国醒狮的两大派。  冯庚长的鹤山狮艺,一方面在鹤山本土传承,另一方面,由鹤山人带到新加坡传承。在鹤山本土,如冯庚长故乡的越塘村心村醒狮队,将狮子凶猛而又活泼可爱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上...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5个“文化遗产日”:非遗保护人人参与    今年6月12日是我国第5个“文化遗产日”,文化部和各地文化部门将组织以“非遗保护,人人参与”为主题的“遗产日”活动,以积极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社会的保护意识。这是记者日前从文化部获悉的。  4月26日,文化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开展2010年“文化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文化遗产日”期间,文化部将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系列...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部:非遗保护深入发展 坚持科学保护原则     近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组织了17个督查组,对全国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督查工作,以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各地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进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保护工作措施,指导和促进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日前,本报记者就“非遗”保护今后的工作思路专访了非遗司相关负责人。   问...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震区“非遗”传承人均无伤亡                                   重建规划研究工作正在进行    4月19日,前往玉树一线的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工作调查组发来最新统计,截至19日下午4时,玉树国家级“非遗”传承人7人中有6人在震区,省级“非遗”传承人17人中有14人在震区。据了解,住在震区的传承人均无伤亡,但其住宅受损较为严重,家属及徒弟的伤亡情况还在进一步了解中。   据青海省文化和新闻出版厅副厅长王建平介绍,灾情发生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河南:启动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评选和命名活动     本网讯 第二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评选和命名活动即日起开始。    本次活动是在2008年第一批“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社会传承基地”评选和命名工作的基础上进行的,旨在进一步推动我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拓宽群众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渠道,鼓励社会组织积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影响,提高公众文化自觉。评选对象以学校、企业、社会组织等单位尤其是积极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德化倡导提高传统技艺的文化附加值       唤醒瓷雕艺人的文化自信  阳春三月,德化举行纪念瓷塑名师苏勤明诞辰100周年系列活动。传统陶瓷雕塑在当代该如何传承?如何唤醒瓷雕艺人的文化自信?――在纪念苏勤明诞辰100周年座谈会上,这些话题引起专家们的热切关注。大家畅所欲言,对德化传统陶瓷雕塑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普遍需求的重要途径进行了探讨。  保护和扶持是瓷艺的立身之本  座谈会上,中国艺术研究院、工艺美术馆馆长吕品田向与会人员阐明了在传承陶瓷传...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