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2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九   大暑 大暑
搜索
其他新闻
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象山召开 黄坤明、周和平、乌丙安(前排右到左)在观看非遗普查影像资料   11月20日晚,浙江省宁波市象山剧院内人气旺盛,犹如天籁的唐宋青瓷乐器演绎的慈溪《越•瓷风》,欢腾热烈的舟山锣鼓《沸腾的渔港》,气势恢弘的民间舞蹈《象山渔鼓》,幽默流畅的绍兴莲花落《救爹》,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余杭滚灯》、《奉化布龙》、宁海平调《耍牙》等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节目在此精彩呈现,特色浓郁的演出得到了前来参加全国非物质...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培训班暨经验交流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     本网讯 2008年11月25日至29日,由文化部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湖北省宜昌市文化局承办的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培训班暨经验交流会”在湖北省宜昌市召开。来自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和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约150人参加这次培训活动。文化部社会文化司(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副司长屈盛瑞,中国艺...
查看更多
论坛
古代民间故事的魅力   ―――访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祁连休    记者:去年,您撰写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在民间文学界得到好评。请您谈谈有关方面的情况。     祁连休:我对中国民间故事类型有较多的关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上个世纪80年代中后期,美籍华裔学者丁乃通编著《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一书的节译本(1985年)和全译本(1986年)相继出版后,丁先生多次来华作学术报告并与中国学者座谈,引起了我和学界同...
查看更多
论坛
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发展基地――关于弘扬发展畲族文化的对策研究                                         武   昌       保护传承和弘扬发展畲族文化,是我们景宁这一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义务。我们将以浙江建设文化大省为契机,以打造全国畲族文化基地为目标,努力建设一流的民族文化展示平台、一流的民族文化创意品牌和一流的民族文化弘扬体系,启动畲乡发展的“文化引擎”,实现经济社会更好更快的发展。     抢救...
查看更多
论坛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成果的后序管理与开发利用 陈薇莉    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直接关系到一个地方的竞争力和知名度,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自去年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开展以来,各地非遗普查工作成果累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工作思路,采取有效的措施,普查采集的资料信息记录详实,实物种类贮存丰富,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卓有成效。嘉兴市在此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发动和组织了市、县、镇...
查看更多
论坛
加强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的对策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2006年、2008年福建省共有67项传统文化进入首批、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数量位居全国前列,2008年共有14项传统文化进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
查看更多
论坛
民间礼俗――传统音声技艺形式的文化生存空间项  阳     内容提要  本文对于当下民间礼俗与多种音声技艺形式形式相互间的依附关系通过一些相关例证进行辨析,旨在强化对民间礼俗和音声技艺形式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生存方式的认知。    关 键 词  民间礼俗  传统音声技艺形式  平台  生存空间    在当下国家与各级地方政府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形势下,各地一批又一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被当作项目“开发”出来,这其中也包括音声技艺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鼓书艺人与西城派东北大鼓    西城派东北大鼓传统书目  东北大鼓是广泛流传于东北三省的一种鼓曲艺术,西城派东北大鼓则是东北大鼓在辽西的一个分支。据了解,有200多年历史的西城派东北大鼓经锦州市整理申报,已被确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为辽西走廊咽喉重地、关内外交通枢纽,锦州历来是商贾云集之地,也是今天文化交流、民间艺术繁荣发展的交汇地。属于民间艺术的曲艺则借地生根,在这片热土上,艺人的成长、曲种流派的形成得天独厚。  东北大鼓也称大鼓书、大鼓词、鼓...
查看更多
论坛
民间文化遗产的调查与抢救 刘铁梁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巴黎宣布了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单,共计19个项,绝大多数是由发展中国家申报的民间传统仪式、口头语言和表演艺术项目,中国艺术研究院申报的“中国昆曲”也榜上有名。这是维护人类文化多元性的一个重要行动,其目的在于敦促各国政府和民间机构,要把那些遗留、残存于世界各个角落的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看得与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及未被人为破坏的自然景观同样重要,应当及时采取...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及法律制度朱兵一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传承人的保护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这是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性所决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别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基本特性,就是它是依附于个体的人、群体或特定区域或空间而存在的,是一种“活态”文化。无论是口述文学及语言、传统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技能、传统礼仪节庆等,无不与个体或群体的人的活动(包括展示、表演和传承)紧密相关。因此,与物质文化遗产相比,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的手段、方式上既有...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