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2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九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66)
机构
(0)
政策
(91)
资讯
(487)
清单
(23)
资源
(53)
学术
(395)
百科
(1)
其他
(1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古老的狂欢大典 春日田横观祭海
2009.03.10
专题报道
古老的狂欢大典 春日田横观祭海 山东省即墨市田横祭海节发源于田横镇周戈庄村,具有500多年历史。2008年,田横祭海节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荣膺首届节庆中华奖"最佳公众参与奖"。历史渊源 祭海是渔民在漫长的耕海牧渔生活中创造的一种独具地域特色的渔家文化。每年谷雨前后,渔民们在修船、添置渔具等生产准备工作就绪后,选个黄道吉日把渔网抬上船,便开始祭海,因此又称“上网”。 据专家考证,早在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在田横区...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意义与前景
2009.03.06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 “生产性方式保护”的意义与前景 主 持:中国文化报记者 徐 涟 特约嘉宾: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吕品田 日前,在中国传统技艺产品销售订货会上,与湘绣、苏绣齐名的羌绣,色彩艳丽、图案多样,备受瞩目。 手工技艺“生产性方式保护”是重要途径 徐涟:近年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从最初唤起民众保护意识的宣传,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普查与国家名录的建立;从国家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认定与保护,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保护...
查看更多
王树村:年画一生缘
2009.02.25
人物
王树村:年画一生缘 氧气机上放一块木板当工作台,一边是年画图片,一边是工具书籍。当记者来到王树村的家时,他正坐在这个“工作台”前,一边吸氧,一边工作。 王树村虽然已驶入86岁的生命航程,且体弱患病,但对民间艺术热爱不减。他著作等身,收集了10000余件包括年画、刺绣、民间玩具等在内的传统民间艺术品。“要写的书太多了,再给我10年就好啦!”他感叹。 爱国情怀成为收藏原动力 王树村常说:“我与年画的缘分是一辈子的。” 中国传统年画有“南桃...
查看更多
中华的艺术宝藏――琉璃
2009.02.17
专题报道
中华的艺术宝藏――琉璃 什么是琉璃? 习惯上泛指的琉璃,可以是两种不同的物质。一种是古代的玻璃;一种是陶胎琉璃制品,下文介绍的是陶胎琉璃釉制品。琉璃是一种中国古法材料,它已有2466年的历史,自古以来一直是皇室专用,对使用者有极其严格的等级要求,所以民间很少见。 琉璃是古代山西用来装饰陶瓷器的一种低温色釉。琉璃于战国时已经出现。在隋、唐、辽时更为流行,明代仍继续烧造。琉璃器的釉是以铅作为助熔剂,以含铁、铜,钴、锰的物质作为着色剂,再配以...
查看更多
《六十二阔恩尔》:沉积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瑰宝
2009.02.16
专题报道
《六十二阔恩尔》:沉积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瑰宝 哈萨克族《六十二阔恩尔》最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这是走过5年艰辛“申遗”道路取得的成功,是哈萨克族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六十二阔恩尔》是沉积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瑰宝,它的形成过程历史久远。根据现代学者对《六十二阔恩尔》的研究,认为《六十二阔恩尔》的形成与发展,从哈萨克族音乐发展史来看,是与“奎依”的发展一脉相承的。 哈萨克族人将器乐曲统称为“奎依”,由各种...
查看更多
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谈为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服务
2009.01.20
论坛
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谈为民族文化研究课题服务陆光华 高校承担着传承文化、创新文化、应用文化和传播文化的任务,而其中首要任务是传承文化。民族地区高校尤其重视民族文化的研究,并把它作为学校科研的特色课题和强项加以扶植。“发挥民族文化研究优势、打造特色品牌”是民族地区高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切入点,高校把培养人才和传承民族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培养出来的人才成为民族文化的坚定传承者和传播者。围绕民族地区高校办学特色,运用对读者需求较为了解的优势,加强图书馆参考咨...
查看更多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其保护原则
2009.01.13
论坛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其保护原则山东大学 王云庆 赵林林[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承载着人类文化的宝贵记忆,在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与保护过程中,必须重视档案和档案工作,这将直接影响到文化保护的成效。本文立足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与特征,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档案资源保护原则进行理论与实践上的探讨,以期能够为当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些许有益的参考和建议。[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 特征...
查看更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
2009.01.13
论坛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公共图书馆的责任郭益明 中国是一个有5 000 年历史的文明古国,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的祖先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文化遗产,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更是中华文明的文化基因, 是民族发展进步的不竭动力。在目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时代背景下, 如果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滋养, 新文化建设、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公共文化事业的公共图书馆, 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是它的责任。 1...
查看更多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009.01.08
专题报道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几百部甚至几千部书,对文化的传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费时费工,大部头的书往往要花费几年的时间,存放版片又要占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会因变形、虫蛀、腐蚀而损坏。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书,版片就成了废物。此外雕版发现错别字,改起来很困难,常需整块版重新雕刻。 活字制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备好足够的单个活字,就可随时拼版,大大地加快了制版时间。活字版印完后,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复使用,且活字比雕版占有的...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联动推进
2009.01.07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开发的联动推进辛儒 孙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但随着世界一体化的加强和现代化步伐的加快,正在不断消失,这种状况受到了政府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但民间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得以生存和延续的土壤,大众是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主体,所以,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出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文化部门无疑要恪尽职守,做好相关工作,而旅游行业也大有文章可做,可以将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来利用,从而加以保护。当然...
查看更多
1
95
96
97
98
99
1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