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3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十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66)
机构
(0)
政策
(91)
资讯
(487)
清单
(23)
资源
(53)
学术
(395)
百科
(1)
其他
(1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马千里: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基本问题及其辨析
2018.05.16
论坛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编制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明确规定的一项基本的非遗保护措施,对其的研究属于非遗保护研究中具有共性的横向问题,有着很强的应用性。该问题包括且不限于非遗清单编制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中国非遗名录的特征和主要问题、其他国家非遗清单编制的有益经验、对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制度的反思、对未来非遗清单编制研究的展望和非遗清单编制中的权力、权利与权益的关系等。非遗清单编制中社区的地位,其参与的形式及其与政府和学界等其他参与方之间的关系...
查看更多
当剪纸“融进”古诗词:非遗技艺还可以这样流传
2018.05.03
专题报道
古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剪纸,则是根植于大家记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果两者融和在一起,会有怎样的效果?张多堂剪纸作品《将进酒》这些天,一套《剪影》系列图书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按照唐诗、宋词、元曲
分类
,各自选取24首,然后通过六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的巧手,将其以剪纸的形式呈现出来。日前,记者采访了该书作者之一、蔚县剪纸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淑英,了解剪纸技艺背后的传承故事。《剪影》全称为《剪影·六位国家级非遗剪纸大师作品系列》,跟以往的一些趣味读物不同,它...
查看更多
面向人类口头表达文化的跨学科思维与实践——朝戈金研究员专访
2018.05.03
论坛
摘要:20世纪末,肇始于美国的“口头程式理论”经朝戈金等中国学者的积极引介、翻译与在地化运用,在进入中国后的20多年中,不仅催生了中国民间文学和中国史诗学的学术研究范式转换,而且渐为民间文学以外的其他邻近学科提供了认识论与方法论意义上的理论参照与技术路线。在本次访谈中,朝戈金分别从口头传统的本土化实践、20世纪多学科学术研究范式整体转换规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中国史诗学的未来、跨学科研究的必要性等5个方面展开了话题。朝戈金的议论,视野开阔,时时...
查看更多
传统手绘唐卡将有地方标准
2018.04.26
要闻
4月25日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文化部门获悉:《传统手绘唐卡地方标准》日前通过技术审查会专家评审,预计年内将正式实施。西藏《传统手绘唐卡地方标准》涵盖了布料、颜料等原材料要求、绘制工艺、作品规格、装裱等方面,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对传统手绘唐卡作出界定。该标准还包括唐卡产品的分级
分类
细则,规范标识、包装、运输和贮存等环节的操作等内容。 据介绍,《标准》的制定出台将促进唐卡产业的规范发展,为唐卡爱好者和收藏者提供辨别和鉴赏的参考依据,为唐卡文化进一步壮大发展、走...
查看更多
专访上海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萧烨璎
2018.04.19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萧烨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国家非遗中心”):非常感谢...
查看更多
专访上海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萧烨璎
2018.04.19
访谈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萧烨璎,上海市群众艺术馆馆长、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 中国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马盛德: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
2018.04.19
论坛
4月12日下午,原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给非遗研培计划银饰技艺创新应用研修班全体学员带来一场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的主题演讲。本次主题讲座,马盛德巡视员首先提到从15年来苏州工艺美术学院与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合作对非遗保护探索的新模式-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肯定了学校在其中做出的贡献,积极实践探索教育模式谨慎实施,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借鉴经验。马盛德巡视员做主题演讲马盛德从四个方面层层递进的讲解了非遗的概念...
查看更多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遗该做什么
2018.04.16
论坛
浙江景宁畲族婚俗具有浓郁地方特色,成为当地旅游体验项目之一。浙江浦江迎会是一种综合民间艺术,参与多部影视剧拍摄,知名度不断提高。 无论社会怎么发展,城乡二元结构都不会变。乡村是城里人心灵诗意栖息的精神麦田,也是滋养非遗的根脉和土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在农业农村领域的具体体现,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重大机遇。作为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多年的人,我也一直在思考: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非遗该做什么? 宣传鼓动,形成共识 首先,科...
查看更多
推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
2018.04.09
论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兴起,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到2017年底,已有171个国家加入该《公约》,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重视。重新认识、理解《公约》中提出的保护理念,推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持续演变的,而不是固化的、落后的 《公约》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
查看更多
刘晓春:从柳宗悦到柳宗理——日本“民艺运动”的现代性及其启示
2018.04.03
论坛
摘要:受19世纪英国“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影响的日本“民艺运动”,是以柳宗悦为代表、以手工艺的浪漫主义抵抗机械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柳宗悦的儿子柳宗理作为现代设计大师,祛除了民艺的浪漫化“魅惑”,从物性功用、技术工具等方面,发掘民艺的现代性特质,将传统的手工技艺与现代工业设计连接起来。日本“民艺运动”对于当前中国传统工艺复兴的启示在于,传统工艺的现代性转换应该是通过器物自身的材料、形式特质来呈现民族特色,而不是使器物成为民族特色的附庸。关键词:柳宗悦;柳宗理;民...
查看更多
1
69
70
71
72
73
10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