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23   星期六   农历七月初一   
搜索
人物
扬琴给了我太多太多,我的为人,我的做事,我的尊师重道、友爱朋友,都是扬琴教给我的,四川扬琴就是我的生命!——徐述 唱腔悠扬婉转 姿态优美,韵味浓郁 宛如一株兰花,清新脱俗 散发清雅香醇的芬芳 它,就是 四川扬琴 四川扬琴又称“四川琴书”,流布于四川省汉族地区,因采用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据传,清代乾隆年间四川已出现以扬琴伴奏的说唱表演,演出时单人自弹自唱,以说为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农历九月初九为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九九重阳,与“久久”同音,寓意长久长寿。全国各地广泛开展尊老、敬老、爱老、孝老活动,营造关爱、陪伴、感恩、致敬老人的浓厚氛围。 欢声笑语,弘扬传统美德 在江西省南昌市湾里区,前往梅岭镇的车辆人流络绎不绝,行车至半山腰的三岔路口,咿咿呀呀传来几声戏腔。戏台下满满当当坐着头发花白的老人,他们要么是被家人送来,要么是被镇政府派车接来,趁着秋高气爽,到这里赏戏、吃宴,过重阳。10月7日,梅岭镇在集镇...
查看更多
——以中国动画电影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
论坛
摘要:随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不断加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正从“静态留存”转向“活态保护”。在这一过程中,现代视觉媒体的参与可以弥补传统保护方式的不足。本文以三部动画电影《女娲补天》《擒魔传》《画的歌》为例,探讨了口头传统类、表演艺术类以及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中的新途径。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动画电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社区、群体,有时是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8月的一个上午,当记者来到山西省平遥县唐都推光漆器有限公司时,40岁的女工王海莲正卖力地用手掌反复推磨一块漆画,随着推磨次数逐渐增多,漆面愈发光亮。 “用手掌推光是平遥推光漆的最后一道工序。先用2000目的砂纸、再用头发丝打磨平整,然后抹上豆油,撒上砖灰面,用手顺着一个方向推磨,直到手掌发热,这样推出的漆面才会光亮如镜,有温润如玉的质感。平遥推光漆器的精妙之处也在于此。”王海莲告诉记者。 平遥推光漆器在唐代即有盛名,是“中国四...
查看更多
人物
戏曲是角儿的艺术。 所谓“角儿”,是舞台上一颦一笑美如画,举手投足皆风情的伶人风采; 所谓“角儿”,是众星拱月般簇拥,卖好又卖座的“腕儿”; 所谓“角儿”,更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实打实的硬功夫; 所谓“角儿”,更是无数个日夜的寂寞坚守和过尽千帆后的初心不改。 正如电影《霸王别姬》里,戏班班主对弟子们说过的一句话: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近日,原创大型评...
查看更多
访谈
“说实在的,我说的水平多高吗?我觉得我的老师比我高,我只是赶上了好时代,占了天时地利人和。天时,是当时文艺舞台不那么繁华,《岳飞传》一播出去,大家就都听到了;地利,我是个北方人,北方的普通话,不管南北都听得懂;人和,评书是门古老的民间艺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势太大,适合中国人听。得益于这几个优点,我占了便宜,走到今天我还得感激观众,感谢国家,感谢党的培养。”——刘兰芳 出身曲艺世家 我的家庭是曲艺世家,我...
查看更多
各地风采
糯粽飘香,龙舟争渡,踏着仲夏的节拍,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约而至! “非遗保护 湖北实践” 2019年湖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武汉市主会场活动暨“中国汉绣圈”揭牌仪式 6月8日上午,湖北省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美丽的江城武汉举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段天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段天玲在开幕式上致...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糯粽飘香,龙舟争渡,踏着仲夏的节拍,一年一度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如约而至! “非遗保护 湖北实践” 2019年湖北省“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武汉市主会场活动暨“中国汉绣圈”揭牌仪式 6月8日上午,湖北省2019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宣传展示主场活动在美丽的江城武汉举办,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段天玲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段天玲在开幕式上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自2006年始,国务院先后公布了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共有1372个项目入选。近年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各地深入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工程,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类别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保护措施,取得了良好成效。为及时总结各地宝贵经验,充分发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的示范引领作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开展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优秀保护实践案例遴选工作。经...
查看更多
调研
镇湖,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苏州小镇,迤逦于太湖之滨,因刺绣而驰名已久。现在已升级为苏州一个行政街道的临湖小镇,仍保有2万人口,其中8000人为绣娘,4000人从事着与刺绣相关的行业。就是这样一个群体,已实现了刺绣年销售额逼近13亿元。这背后的渊源从何而来,又如何发展壮大至今的?带着这样的好奇和疑问,我们走进了镇湖,走进了手艺人的刺绣世界。 从宫廷御用中走来的精致和细腻 追溯镇湖刺绣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战国时期,这里就已经是...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