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23 星期六 农历七月初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61)
机构
(0)
政策
(0)
资讯
(88)
清单
(23)
资源
(5)
学术
(29)
百科
(0)
其他
(1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公开课,现在开讲!
2020.06.11
专题报道
“叮铃铃……”上课啦!2020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公开课”正式开讲啦!“铃声响起” 非遗课代表: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之年。作为中华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重要体现,非遗与小康社会之间的内在关系,是需要回答的新时代之问。 这堂公开课上,我邀请多位专家学者从非遗与五个维度的内在关系“破题”,为大家解惑释疑。 一大波非遗知识和东方智慧正在袭来。开课咯...
查看更多
田青:不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代消失
2020.05.11
访谈
编者按:向前发展与转身回顾,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现阶段产生的一大矛盾。由于格局动荡、社会变革等原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严重断层。田青认为,除了时代前进必须面临的挑战,人们持有的“发展”观,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阻力。他在本世纪初对“保持传统的原汁原味”的呼吁,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今天读来,依然令我们反思, “抛弃传统的才能发展得更快”并不是一种“发展”的观念。守旧和创新,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不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
查看更多
田青:不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这一代消失
2020.05.11
论坛
编者按:向前发展与转身回顾,是人类文明发展到现阶段产生的一大矛盾。由于格局动荡、社会变革等原因,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面临严重断层。田青认为,除了时代前进必须面临的挑战,人们持有的“发展”观,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大阻力。他在本世纪初对“保持传统的原汁原味”的呼吁,在当时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今天读来,依然令我们反思, “抛弃传统的才能发展得更快”并不是一种“发展”的观念。守旧和创新,是可以和谐共存的。 不要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
查看更多
非遗知识课堂丨跟我一起学:青神竹编
2020.04.29
非遗人在行动
编者按:当下,对于准备回到工作岗位或暂不工作的人们来说,正是充电学习的好时机。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深化保护工作者、传承人及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知,增强网络传播效果,本公众号推出“非遗知识课堂”专题。非常时期,让非遗陪伴你安心、静气、长知识。 本篇,我们跟随青神竹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云华学习和了解青神竹编技艺,通过编织一条热带鱼,掌握竹编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视频时长:4分20秒...
查看更多
非遗知识课堂丨跟我一起学:青神竹编
2020.04.29
专题报道
编者按:当下,对于准备回到工作岗位或暂不工作的人们来说,正是充电学习的好时机。为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普及,深化保护工作者、传承人及公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和认知,增强网络传播效果,本公众号推出“非遗知识课堂”专题。非常时期,让非遗陪伴你安心、静气、长知识。 本篇,我们跟随青神竹编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陈云华学习和了解青神竹编技艺,通过编织一条热带鱼,掌握竹编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视频时长:4分20秒...
查看更多
爱心剪纸传递“战疫”力量
2020.03.20
资讯
“剪得太像了,特别是眼神!”3月18日上午10时,在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驻地酒店的会议室里,10名河南医护人员拿着自己的人像剪纸,认真端详,啧啧称赞。 这10幅人像剪纸作品是武汉市青山区文化和旅游局赠送给医疗队的战“疫”礼物,武汉市青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毛明月以10名河南医护人员为原型,创作出“感恩有你”“感恩的心”系列作品,以剪抒怀、以纸铸魂,讴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
查看更多
爱心剪纸传递“战疫”力量
2020.03.20
地方新闻
“剪得太像了,特别是眼神!”3月18日上午10时,在河南省第五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驻地酒店的会议室里,10名河南医护人员拿着自己的人像剪纸,认真端详,啧啧称赞。 这10幅人像剪纸作品是武汉市青山区文化和旅游局赠送给医疗队的战“疫”礼物,武汉市青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项目传承人毛明月以10名河南医护人员为原型,创作出“感恩有你”“感恩的心”系列作品,以剪抒怀、以纸铸魂,讴歌奋战在抗疫一线的“白衣战士...
查看更多
当今“卫派”河北梆子的领军人——记河北梆子名家刘俊英(上)
2020.03.12
人物
天津卫派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刘俊英(摄影:赵梵汐) 八十岁高龄的刘俊英是现今天津河北梆子界资历最老的艺术家,她幼年学戏,被梆子名家银达子收为义女,后又师从著名旦角演员金宝环,继承并发扬了河北梆子“金派”花旦的表演艺术。 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河北梆子接班人,刘俊英功底扎实、文武兼备、唱做俱佳,在戏曲舞台上成功塑造了众多鲜活的艺术形象,如今已成为天津“卫派”河北梆子当之无愧的领军人物,她六十余年的戏剧艺术经历可以...
查看更多
技艺特色
2019.12.21
技艺特色
宣纸人怀揣一颗匠心,在专注与执着中,用他们的精湛技艺成就了宣纸,也为守护中华锦绣文明贡献了力量。 一、原料加工粗中有细,漫长、繁复、严格的工艺成就宣纸的品质 原料加工尽管不在“捞、晒、剪”三大核心技艺范围内,但其重要性丝毫不亚于其他环节。缺少好的材料,后续的成纸制作和宣纸特性的发挥也就无从谈起。 传统的宣纸制作,原材料加工的时间所占比例最大,流程最为繁复,工作也最为艰辛,是不折不扣的苦差事。但看似粗糙、艰苦的原料...
查看更多
郑志香
2019.12.21
宣纸制作传承人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您是怎么开始和宣纸制作有所接触的呢? 郑志香:我是在1992年的时候,因为1992年的时候我就到乌溪(乌溪村:位于安徽省泾县榔桥镇北部,是世界闻名的红星宣纸产地。有两大旅游景区,“中国红星宣纸旅游文化园”和生态旅游“江南第一漂”。),嫁到这边来之后,我老公家是做宣纸原材料的,然后就跟宣纸结缘了。 中心:你后来怎么会想要去学这个剪纸? 郑志香:也是耳濡目染,就喜欢这个...
查看更多
1
2
3
4
5
6
1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