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23 星期六 农历七月初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61)
机构
(0)
政策
(0)
资讯
(88)
清单
(23)
资源
(5)
学术
(29)
百科
(0)
其他
(1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百余项非遗项目亮相扬州 展现“运河情怀”
2019.05.06
专题报道
原标题: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百余项非遗项目亮相扬州 展现“运河情怀” 流淌千年的大运河,纵贯南北数千里,穿越千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识,也孕育了运河两岸璀璨夺目的非物质文化遗产。5月4日,作为首届扬州运博会的组成部分,大运河非遗展聚集了极高的人气。100余项非遗项目亮相扬州,现场一件件珍贵的非遗展品,也为观众带来了一场“视觉盛宴”。 本次展演各类非遗代表性项目113项,其中来自江苏省内的有78...
查看更多
“泥金三少”:一心传古艺 指尖生繁花
2019.03.27
专题报道
仲春时节,宁海县城繁花似锦。宁海县跃龙街道外环西路369号,占地35亩的宁海东方艺术博物馆庭院幽深,小桥流水。一间工作室内,三个90后大男孩胡亮亮、王占奎、王琼正在各自的案前低头摆弄着。乌黑的
头发
和红红的箍桶之间,握着竹刀的手在灵活地上下翻飞。挂在枝头的蟠桃、戏珠的长龙,在原本朴实无华的红泥中渐渐堆塑成型。他们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金彩漆的新生代传承人,有人称他们为“泥金三少”。今年,是他们入行的第十个年头。 伴着窗外的鸟鸣声声...
查看更多
听非遗传承人讲述老手艺的新故事
2019.02.25
专题报道
编者按 日前,《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正式公布,对非遗传承和保护、传播和发展提出多项新规,非遗传承和保护再次走进公众视野。 非遗是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也是一个文化现象整体。它不只是一件件体现文化传统的产品或作品,更是可见、可参与的生活。当前非遗传承保护面临哪些挑战?如何让非遗技艺“活”起来,在活态传承中融入百姓生活?记者走近四位非遗技艺传承人,听他们讲述传承故事,启发新的思考...
查看更多
因喜爱而坚守 因坚守而成就——三个90后与国家级非遗泥金彩漆的故事
2019.02.19
专题报道
浙江杭州,市民在观看“十里红妆”仪仗队模型。(摄影:龙巍) 泥金彩漆作品泥金彩漆90后新生代传承人胡亮亮、王琼、王占奎在创作泥金彩漆作品。(摄影:陈云松)春节后的宁波一直细雨缠绵。在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跃龙街道外环西路369号,占地35亩的宁海东方艺术博物馆在街口拐角处冲击着人们的视线,馆、院、桥、流水,让人恍恍然。这个以唐风为主的建筑屏蔽了车鸣人喧,灰墙黛瓦也被这沥沥的雨水洗得通透。穿过馆内展厅,后面便是工作区。走进一间工作室,胡亮亮、王占奎、王琼在各自的...
查看更多
进了腊月门,到处是年味儿
2019.01.18
专题报道
王文达在刻版年轻的传人在“画门子年轻的传人在勾线俗话说:“进了腊月门,到处是年味。”年味是什么?有人说,年味体现在忙忙碌碌的扫尘、置办年货等年前准备中,还有人说,年味流淌于贴春联、挂年画、放爆竹等一个个细节里。如今,社会环境变迁,生活节奏加快,过年习俗也在发生着变化,作为过去过年必备的祈福物件,年画在岁月更迭中发生了哪些变化?1月初,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指导、中国文化传媒集团主办、中国手艺网承办的“年画重回春节”主题活动采风团走进天津杨柳青画社...
查看更多
维吾尔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于田县 于田县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于田县维吾尔妇女的服饰、小帽至今已有两三千年的历史,其中于田妇女所独有的克奇克太里派克(小帽)和皮日夹是全自治区仅有的礼仪服饰。克奇克太里派克用墨皮、花缎料和望平绒布缝制而成,形似倒扣的小酒盅和喇叭,一般用别针固定在白纱巾和
头发
的右前方。在婚丧娶嫁的礼仪中,妇女穿戴整套的克奇克太里派克和皮日夹,看上去优美文雅,别有气派...
查看更多
瑶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龙胜瑶族包含盘瑶、红瑶、花瑶三个支系。红瑶主要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和平乡、马堤乡、泗水乡、江底乡等瑶族村寨,因该支系妇女喜爱穿着红色锦衣(亦称“饰衫”)而得名。 龙胜红瑶服饰,主要指红瑶妇女的着装,品类丰富,涵盖青衣(素衣)、锦衣(饰衫)、花衣、花裙、青裙(素裙)、花鞋、头巾、包肚、腰带、围裙、围裙带、东摆、裙摆、脚绑、脚绑带以及银质饰品等。红瑶服饰通过不同的衣裙搭配来区分未婚姑娘、已婚妇女和老年妇女的身份。其中,锦衣与花裙是未婚姑娘的常见...
查看更多
回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宁夏回族自治区 回族服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主要有坎肩、戴斯达尔、麦赛海袜、准白、礼拜帽、盖头等。 坎肩的原料为布、绸、绢、麻等,有夹、棉、单等多种,冬夏均可穿用,可作内衣,也可作外衣,便于挽袖子洗小净、干活,且不易受凉。 戴斯达尔是波斯语,意为缠头巾,它源于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早期传播伊斯兰教时头缠的“戴斯达尔”,色以白、黄为主。麦赛海袜是阿拉伯语,意为皮袜子,牛皮加工制成,洁净光亮,结实耐用。伊斯兰教...
查看更多
苗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丹寨县 从古代到近代,苗族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迁徙,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民族文化。苗族文化最鲜明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其中又以苗族妇女的服饰最具代表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湘西苗族包含以“红苗”为主的二十多个支系,每一支系又包含若干亚支系,这就使得湘西苗族服饰显得格外多样,最终形成一型(湘西型)三式(花保式、凤凰式、吉泸式)的基本特征。湘西苗族服饰包括头...
查看更多
苗族服饰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贵州省榕江县 从古代到近代,苗族经历了几次大规模的迁徙,在此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民族文化。苗族文化最鲜明最具体的表现就是其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饰,其中又以苗族妇女的服饰最具代表性。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位于湖南省西部,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湘西苗族包含以“红苗”为主的二十多个支系,每一支系又包含若干亚支系,这就使得湘西苗族服饰显得格外多样,最终形成一型(湘西型)三式(花保式、凤凰式、吉泸式)的基本特征。湘西苗族服饰包...
查看更多
1
4
5
6
7
8
17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