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83)
机构
(0)
政策
(11)
资讯
(269)
清单
(122)
资源
(37)
学术
(40)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匠杆、仪式和生命的桥:侗族风雨桥的营造及其文化内涵
2018.08.01
论坛
摘要:以侗族风雨桥的营造为例,研究影响其产生的文化传承、传统的工匠技术和度量系统的建立,以及风雨桥建造过程的仪式。运用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及作者第一手的田野调查资料,展示了成型和根植于当地文化传承的侗族风雨桥所具有的特定的文化内涵。侗族的传统聚居地位于贵州省、湖南省和
广西壮族
自治区三省区的毗邻山区。其建筑依山而建,这种高架木屋称作干栏结构。侗族村寨通常由家族发展而来。一个村寨属于同一姓,通常由50~60个家庭组成,有时超过100个。村寨的中心是高高升起的侗族...
查看更多
李荣启: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
2018.08.01
论坛
提要:“抢救第一”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针之一, 而为了贯彻这一方针实施的抢救性保护,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首先,从现代化、城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等四个方面,阐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性保护亟待加强。其次,历时性地回顾了我国运用抢救性方式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有的实践,通过一些实例凸现出已取得的成效。最后,厘清抢救性保护应树立的正确理念,并紧密联系非遗保护工作的实际,提出如何全方位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以及运用数字技术抢救保护非物质文化...
查看更多
非遗扶贫:变“软实力”为“硬支撑”
2018.07.27
专题报道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两个关于“非遗扶贫”的文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 两个文件对“非遗+扶贫”作出具体部署,为非遗扶贫打出“组合拳”: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组织传统工艺手艺培训,帮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传统工艺,掌握相关技能;组织专家团队,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专业设计和改造提升;搭建平台,支持电商企业等通过订...
查看更多
2018年京族哈节在万尾举行
2018.07.25
地方新闻
海边迎神迎山神2018年7月21日(农历六月初九),一年一度的哈节活动在
广西壮族
自治区东兴市江平镇万尾村隆重举行,京族民众欢聚一堂“唱哈”,祈求风调雨顺。哈节,又称“唱哈节”,所谓“哈”或“唱哈”即唱歌之意,是京族的传统歌节。整个哈节活动历时七天,主要有迎神、祭神、唱哈、乡饮、送神等环节。期间还伴有京族独弦琴演奏、山歌会、文艺晚会、万人餐以及高跷捞虾等活动。击鼓号令迎神入哈亭桃姑进舞京族独弦琴与京族民歌展演筹备万人餐哈节主要分布于京族聚居的广西东兴市江平镇...
查看更多
广西培训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
2018.07.20
地方新闻
7月17日,为期一个月的2018年广西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人群培训班在南宁广西民族大学开班。 据了解,本次培训班由
广西壮族
自治区文化厅、广西民族大学主办,学员主要来自三江、融水、龙胜、河池、钦州等地,其中少数民族学员比例超过70%。培训班课程设计偏重实践课和考察课,旨在通过理论课、实践课、观摩课、展演课等多种授课形式,充分提高学员的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除了高校教师外,培训班还邀请了相关企业的专业研发人员、技术人员,以及非遗传承人...
查看更多
非遗扶贫:彰显文化自信 服务中心工作
2018.07.19
专题报道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网公布了两个关于“非遗扶贫”的文件: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下发《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大力振兴贫困地区传统工艺助力精准扶贫的通知》。 两个文件对“非遗+扶贫”工作作出具体部署,举措实、工作细,也为非遗扶贫打出“组合拳”: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组织传统工艺手艺培训,帮助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学习传统工艺,掌握相关技能;组织专家团队,对传统工艺产品进行专业...
查看更多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
2018.07.18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 办非遗发〔2018〕46号 河北省、湖南省、
广西壮族
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扶贫办: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促进就业增收的独特优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
查看更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宣传活动圆满完成
2018.06.19
地方新闻
为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营造全民参与非遗保护的良好社会氛围,2018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主场系列活动于6月9日在崇左市宁明县花山文化广场举行。其中,由
广西壮族
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法规宣传作为配套活动也在同期开展。宣传版面此次宣传活动积极响应今年遗产日“多彩非遗,美好生活”的主题,加强社会主义文化法治建设,通过展板介绍、宣传手册发放及现场讲解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
查看更多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11期
2018.06.19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11期:2018年6月4日—6月17日 本期信息一览: ▲中国当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委员国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座谈会在天津召开 ▲全国非遗保护工作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第...
查看更多
多地丰富文化活动共庆“三月三”
2018.04.19
地方新闻
4月18日是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既是中华民族公拜轩辕黄帝的日子,也是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畲族等少数民族的重要节日。在这一天,中华大地上演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欢庆这一日子。 同拜人文初祖,慎终追远不忘本 中华民族秉持慎终追远的历史传统,自古轩辕黄帝被尊奉为中华“人文初祖”。相传农历三月初三是黄帝在有熊(今河南省新郑市)出生与建都的日子,每年这一天在新郑都会举办盛大的拜祖大典。 4月18日,由河南省人民政府、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
查看更多
1
39
40
41
42
43
4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