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83)
机构
(0)
政策
(11)
资讯
(269)
清单
(122)
资源
(37)
学术
(40)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把握契机 推进非遗保护传承——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016.12.27
专题报道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现场 11月30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上,我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通过审议,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简称“代表作名录”)。 为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简称《公约》)框架下,切实履行申报时做出的保...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6.12.22
其他新闻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现场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出席会议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根富出席会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主持会议为交流经验、凝聚共识,全面深入推进二十四节气保护工作,2016年12月21日,正值冬至节气,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京组织召开了“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2016.12.22
节气资讯
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保护工作座谈会现场 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连辑出席会议 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牛根富出席会议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常务副主任罗微主持会议 为交流经...
查看更多
“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6.11.30
其他新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 会议现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下称“委员会”)第十一届常会于2016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的联合国非洲经济委员会第一会议厅召开。当地时间11月30日12点30分(北京时间17点30分),委员会经过评审,正式...
查看更多
一家四代“廊桥梦”——工匠精神与技艺如何薪火相传
2016.11.10
人物
“其实我的第一件作品是一个木桶,看着简单,但把桶身做圆却不容易。”近日,没有工程任务的杨似玉在广西程阳八寨景区一座侗族民俗工艺馆中,向游客介绍侗族的木构建筑。这个两层的侗族吊脚楼,每年接待游客近10万人,里边摆满了楼桥模型、斧钻刨凿等侗家“宝贝”,游客总喜欢在此听侗家人勤劳与智慧的故事。这里正是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杨似玉的家。 逢寨必有鼓楼,遇河必有风雨桥。风雨桥是侗寨的标志性建筑。在广西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程阳八寨景区...
查看更多
非遗作品政府采购:不可或缺 不可依赖
2015.09.22
论坛
非遗是人们世代手口相传、相沿成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情与理、技与艺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创新源泉。非遗作品则是承载传承人和相关技艺的最直接载体。 近年来,各地通过政府采购非遗作品的方式保存、保护非遗的现象颇为常见,如北京市旅游委连续10年开展“北京礼物”评选,将京绣、渔阳三烧等一大批非遗作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作为对外交流的文化礼品;河南省新乡市政府选择当地特色的麦秆画作为政府礼品;江苏南通市文化局以政府采购的形式,购买民营风筝...
查看更多
关于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几点思考——以
广西壮族
自治区为例
2015.08.05
论坛
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是指少数民族世居的、拥有较多少数民族元素的、被现代文化破坏较少的传统村寨。就物质文化而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的建筑、服饰、饮食等文化元素保存得比较好;就非物质文化而言,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存了民间传说、故事、歌谣、谚语、音乐、舞蹈、戏剧、传统手工艺、特色习俗和生产生活方式等。在
广西壮族
自治区,有壮、瑶、苗、侗、仫佬、毛南等11个世居少数民族成分,这些少数民族大多数聚居在边远山区。对于这些世居少数民族来说,村寨既是他们生产生活的场所,也是传...
查看更多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特色
2014.07.15
论坛
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法制特色 韩小兵 喜饶尼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6年生效)在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时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多样性的熔炉,又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保护和促进文化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2007年生效)则在其序言中阐明了文化多样性的历史意义:“在民主、宽容、社会公正以及各民族和各文化间相互...
查看更多
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对话非遗保护与传承
2013.09.11
其他新闻
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对话非遗保护与传承 2013年9月10日,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在广西南宁开幕,文化部副部长董伟出席论坛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
广西壮族
自治区副主席李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蒂莫西·柯蒂斯、东盟十国文化官员和相关部门人士以及国内各省区市代表、专家出席。 本届论坛以“对话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为主题,旨在共享中国与东盟各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突出成果和先进经验,促进文化领域的深层次对话,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进一步了解和交流...
查看更多
“非遗”传承人如何认定?
2012.07.09
专题报道
“非遗”传承人如何认定? 小苏是个生活在
广西壮族
自治区东兴市的京族小伙,他的爷爷从小就会演奏京族独有的乐器独弦琴,而且还会自己制作,并时常对周围感兴趣的人讲授独弦琴的演奏方法。这几年,小苏看到国家越来越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工作,认定了很多“非遗”传承人,小苏想帮爷爷申请独弦琴的“非遗”传承人,他想知道需要如何办理? Q博士:根据《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的相关规定,符合下列条件的公民可以申请或者被推...
查看更多
1
42
43
44
45
46
4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