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廿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617)
机构
(0)
政策
(35)
资讯
(1255)
清单
(259)
资源
(163)
学术
(825)
百科
(0)
其他
(8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古老“南戏”重放异彩 发展前景甚佳
2012.03.07
专题报道
古老“南戏”重放异彩 发展前景甚佳 南戏,“南曲戏文”的简称,源于温州,又称“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14世纪中叶,其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堪称南戏顶峰之作出自瑞安才子高则诚之手的《琵琶记》,被译为多国文字,享誉“南曲之祖”的美名。然而,万物总逃不过新旧更迭的命运,南戏也...
查看更多
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之路 谁会是下一代传承人?
2012.03.02
论坛
非遗生产性保护传承之路 谁会是下一代传承人? 2月15日,河北省迁安市赵店子镇马古寺村郭宝(右)、陈海云(左)在演示皮影。2000年起,郭宝夫妇俩人开始探求钻研皮影雕刻技艺,发掘整理了几千种皮影造型,并成立了皮影传承工作室。冀东地区皮影已流传了上千年,已被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胡琳泊摄葡萄常、面人彭、内画刘及景泰蓝工艺传承人黄小群等大师非遗项目20余种260余件艺术作品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博览会上展出。新华社记者 汪永基摄 在第四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
查看更多
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少数民族”维度
2012.03.02
论坛
民俗学学科建设的“少数民族”维度朝戈金 今天民俗学和相邻学科的发展,已经到了需要重新反思学科定位、规划学科未来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就是说,需要相关从业人员,从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对民俗学、民间文学、少数民族艺术、少数民族文学等学科的相互关系、未来发展走向和学科层级
归
属等方面,作出有利于学科今后发展的适度调整。 从现有高等教育的运作体制和格局来看,民俗学和民间文学,虽然在
归
口上分属不同的一级学科,但在实际教学中,使用某些变通的办法,在其它学科方向的...
查看更多
传统节日法定化与传统文化传承
2012.02.22
论坛
传统节日法定化与传统文化传承何瑞涓 记者: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习俗,作为经济学家,您是怎样看待我国传统节日的? 蔡继明: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的节日”,是亿万人民共同的节日。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历史、社会心态和风俗的具体体现。中秋节起源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中秋月圆,象征着丰收和喜悦,团团圆圆象征着家庭和美,社会和顺,国家和平。每个人都有月饼吃,每个人都向亲戚朋友祝福,这就...
查看更多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
2012.02.22
论坛
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罗正副 内容摘要:无文字民族文化传承从传统到现代,历经口头语言、实践记忆、实物图符、文字借用、传媒介质、网络空间等方式,在不同的生存环境和时代背景或社会技术下它们存在着内在的调适机制。从文化遗产所有者的主体立场来考察,文化传承自我调适的能力和机制,是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自我调适、保存和延续的基础,因此以外力的形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和方案,应该充分考虑文化传承和遗产自身的调适规律。 关键词...
查看更多
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的有益探索
2012.02.17
论坛
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的有益探索 岳青 南京云锦 生产性保护,是近年来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中
归
纳提出的三种保护方式之一,其主要含义是指在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生产性保护已经被证明是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及规律的重要保...
查看更多
文化主体:遗产内在价值的最核心因素
2012.02.17
论坛
文化主体:遗产内在价值的最核心因素石奕龙 艾比布拉·卡德尔 世界文化遗产运动的出现,与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化与转型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传统价值体系和文化范畴都在按照现代性基本发展方向的要求加以重建。 社会转型造成文化传统的断裂和消失 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在不同程度上否定传统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这促进了符合现代性要求的新生活方式和新文化类型的建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传统社会类型与现代社会类型之间在核心价值体系及延续性方面出现不...
查看更多
日本文化政策缺失的得与失
2012.02.17
论坛
日本文化政策缺失的得与失荻野昌弘 文 蔡玉琴 译 日本的文化遗产保护一直被视为私人事务而非国家事务。文化遗产保护在很大程度上被
归
属到爱好的档次,并由那些真正拥有其财产的个人来做。 当今欧洲,文化遗产保护是指对实体及有形文化资产的保护。而在日本,人们大都无意保存有形之物。因此,日本博物馆文化发展相对落后。其实二战后,日本各界对文化遗产保护曾有过短暂兴趣,对京都被废弃和忽视的两座城堡进行了修缮,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遗产保护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
查看更多
物质与非物质:传承、断裂、延续与共存
2012.02.17
论坛
物质与非物质:传承、断裂、延续与共存罗伯特·莱顿 文 关祎 译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紧密相联,它们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两个重要元素:通过艺术表达出来的理念或信仰、有效表达这些理念与信仰所必需的技艺。物质文化遗产包括艺术家创造出来的形象及其所使用的工具或设备。文化传统的传承需要这枚硬币的两面——物质与非物质的持久共存。 文化的传承包括有意识的教学和学徒对师傅技艺的静态观察两种,后一种包含实践过程中的尝试与错误。总的来说,这种...
查看更多
非遗生产性保护难题:弟子难招 人才难留
2012.02.14
专题报道
非遗生产性保护难题:弟子难招 人才难留 - 关注焦点 2012年2月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在京开幕。 这次从全国共选取180多个项目参展,它们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方面取得显著成效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项目。活动邀请160余名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现场展示技艺。 这次展览显示出非遗生产性保护的作用和成果,也为今后非遗的保护提供借...
查看更多
1
206
207
208
209
210
26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