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1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廿三   
搜索
人物
寸发标:小锤敲开大师之门寸发标八宝盘九龙桶九龙壶  黝黑,微胖,个头不高——其貌不扬的寸发标,举手投足间还带着农民的朴实诚恳,而头上却已戴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桂冠。在中国,获得此桂冠的只有20人。  十几岁就随父辈挑着担子闯天下,一路敲敲打打,沿街卖艺,昔日的白族小银匠靠着天分、勤勉与机遇,不仅将祖辈传下来的手艺发扬光大,还将其推上了大雅之堂。  16岁挑起银匠担子  见到寸发标时,他刚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学来。作为客座教授,他...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安顺屯堡——最后的城堡 屯堡建筑,石头的街面石头的墙 安顺一大怪,石片当瓦盖   这是一个特殊的地域文化群体。   他们至今还生活在贵州安顺深山的古驿道沿线,他们的村子类似部落,均是用石头依山砌成的城堡;他们的住房也很别致,均是附近大山里的片石筑就,“厚石为砖,薄石为瓦”。   走进城堡内可望见高高的碉楼,无论是碉楼内还是曲曲折折的围墙中,均设有望风的岗哨及可打枪、射箭的枪眼...
查看更多
论坛
秦腔的历史兴衰对当下文化发展的启示   阅读提示:  ● 兴,在“接”地气;衰,在“放”地气。历史上,秦腔的兴盛,得益于它的民众性、草根性。然而过分追求“关注度”,也就有意无意催生了它的“邪僻性”乃至衰落。  ● 戏曲不能沦为“活报剧”,更不能脱离时代,唯有站在民众立场上,坚守独立思考和美学品格,才可能赢得与时代艺术同步发展的空间。  ● “娱乐至死”的“偏方”,秦腔早在清代就用过了,事实证明,那是秦腔的“苏丹红”、“瘦肉精”和“三聚氰胺”。  秦腔是梆子...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和盲艺人一起挽留绝唱贤孝艺人王月在公园为群众进行贤孝表演    在我国民歌集成中,贤孝是最富人情的民间音乐之一,作为盲人曾经的一种谋生手段,贤孝一面世便以深沉的悯人情怀受到人们推崇。贤孝是起源于甘肃临夏地区的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因内容多为演唱劝人向善、孝顺老人父母和歌颂忠义贤德之士的故事,故而得名。    贤孝在甘肃、青海的许多地方广泛传唱,按地区分为凉州贤孝、河州贤孝、青海贤孝等,深受汉、回、东乡、保安、撒拉、土族等民族群众的喜爱。贤孝的说唱者主要是盲艺人...
查看更多
论坛
我们该如何保护文化生态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徽墨生产得到很好保护 谌强摄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古村落 谌强摄  在最近举行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场交流会上,一个近年来各地专家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时时关注和思考的话题,第一次作为中心议题摆在了大家的面前。这就是,我们该如何厘清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思路?为什么在《非遗法》的法律条文中没有“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提法?我们该如何对文化生态实行法律所规定的“区域性整体保护...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重阳 菊酒醇 茱萸香  农历九月初九为传统的重阳节。九月是一年中的黄金时节,“九九艳阳天”,云淡风轻,秋高气爽,又正值丰收季节,橘红橙黄,金桂飘香。古人在重阳节喜欢结伴郊游、赏菊品糕、遍插茱萸、赋诗饮酒。现代社会,人们赋予重阳节新的内涵,那就是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两千多年来,重阳节早已不是简单的自然时令,它更多讲述的是厚重的时间感与生命感。  “九九”寓意深刻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古人为何选择这一天作为节日?又...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建筑中的徽州文化  文/刘托  中国的传统民居是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和展示民间艺术宝藏的智库,这是由于民居建筑虽经千百年的传承演替,但历史的文化脉落从未间断;民居文化记录着社会变迁、家族兴衰、风土习俗,包裹着富有特色的建筑、雕刻、装饰艺术,演绎着活态的市井生活或乡村故事,生动鲜活,扑朔迷离,引世人竞相探寻。  公元4世纪初晋未、9世纪唐末、12世纪初宋末的三次朝代更迭中,古徽州成为中原土族逃避战乱的首选之地。累至唐宋,皖南已是人文兴盛,名人辈出的旺地,孕育出独...
查看更多
论坛
理性思考:民俗类非遗项目本真性  沙头角沙栏吓村吴氏家族特有的沙头角鱼灯舞,被改编成了各种版本的鱼灯舞,本为清一色的男子舞蹈却变成了女子舞蹈或者由男女共舞,传统的马步也不见踪影。祖先传下来的民俗被篡改了,这让吴氏村民不解甚至不满。  民俗来自于民众,传承于民众,是深藏在民众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一种力量。它深植于某个特定群体,在时间上,一代代传承下去;在空间上,会由一个地域传播到另一个地域。  毋庸置疑,民俗会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迁而演变,甚至消亡。因为民俗...
查看更多
论坛
戏曲教育的布局之困 ——新时期戏曲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观察(上)  蒯小棣    编者按:新世纪以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出现了理性的回。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正逐步得到振兴和弘扬。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加强,戏曲艺术迎来了新的繁荣和发展机遇。    然而,尽管形势大好,戏曲教育事业的现状却并不乐观。近年来,戏曲教育始终面临比较严重的困难:生源滑坡、师资紧缺、培养艰难、毕业生出路不畅等难题,一直困扰着戏曲类学校的领导和老师。特别...
查看更多
论坛
 浅论俄罗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节日文化 王瑶   【论文摘要】俄罗斯可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一个国家。 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旧的和新的、宗教的和世俗的、职业的和家庭的节日,神奇地交织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但是,俄罗斯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不了解国家的节日,风俗和习惯。下面,我们以俄罗斯节日文化为引,一窥俄罗斯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  苏联解体后,一个新的俄罗斯诞生了。随着新国家的建立,一些新的节日也应运而生。但是,俄罗斯人还是特别喜欢...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