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8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十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617)
机构
(0)
政策
(35)
资讯
(1255)
清单
(259)
资源
(163)
学术
(825)
百科
(0)
其他
(8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申遗可缓,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2009.07.15
其他新闻
申遗可缓,保护文化遗产刻不容缓 近日,在西班牙召开的第33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决定暂缓中国申报的嵩山历史建筑群项目。这次不成功的“申遗”夺人眼球的地方是,赫赫有名的少林寺就是此项目的主要内容和关键卖点,嵩山之败相当于成就了“不败的少林之败”传奇。 此番送给世遗评委审视的少林寺建筑群,指少林寺常住院、塔林及初祖庵。少林寺有“禅宗祖廷,天下第一名刹”之誉,其历史已有千年之久,虽屡在兵荒马乱时受到摧残,但其佛教文化和武学绵延不绝。与这些佛文化相适应...
查看更多
甲谐正源之争
2009.07.10
专题报道
甲谐正源之争 在西藏广大农牧区,争田地、争草场、争牲畜,或许不是什么新鲜事情,但是一谈到争文化,你可能会面带诧异、似信非信。这里所说的“文化”,具体指甲谐,争抢的双方则是萨嘎县两个邻近的村子――夏如乡拉亚村和旦嘎乡旦嘎村。 萨嘎,藏语的意思是“可爱的地方”。这场关于谁是甲谐正源的争论,是改革开放30年来农牧民文化意识“觉醒”的体现,不但“可爱”,而且可贵。 跻身“国家队”行列 2008年对于萨嘎的甲谐来说,绝对是意义非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甲谐...
查看更多
为非物质遗产“义务劳动”
2009.07.09
人物
为非物质遗产“义务劳动” 华觉明和“失蜡法”观音像 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呼吁、奔走多年,中科院自然史所研究员华觉明的辛劳,终于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在不久前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前夕,他受到文化部的表彰。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2003年联合国提出的一个新概念,也是在此后,逐渐为人们理解,成为文化热点。 而华觉明却已经实实在在地为之努力了30多年。 追踪正在消失的技艺 1953年,正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第一年,受到建设工业化国家的感召,华觉明...
查看更多
岭南古舞,复活的化石
2009.07.09
专题报道
岭南古舞,复活的化石 ○禾楼舞在文革期间中断,全凭傅志坤拼接、还原所有在世老艺人的记忆 ○这种岭南最远古的舞蹈,历经无数考验,却像化石一样保留着原初样貌 ○城里人没有故乡,而有禾楼舞的郁南人,终其一生都会感到生命的充盈 傩,一个就要变成生僻字的汉字。沈从文《边城》的主人公名叫“傩送”,湘西这片土地弥漫着的神秘气息,多少和傩戏、巫蛊这类事物有些关系。但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岭南山林之中,有一种古舞和傩戏同样神秘久远。 面具狰狞,服饰奇特,动作...
查看更多
从赵本山的二人转“走红”看曲艺当下命运
2009.07.09
论坛
从赵本山的二人转“走红”看曲艺当下命运 近来,特别是随着演艺明星赵本山将他经营的“刘老根大舞台”分部开到北京,有关二人转的话题被广泛关注。对于以他为代表的一些“二人转”演出的议论与批评,也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网络上甚至出现了针对专家言论的诸多口水帖子。冷静检视这些现象,不难发现,这一方面反映出大家热切关心二人转艺术当下的传承发展问题,也暴露出有关二人转以及整个曲艺的发展从认识到实践都存在着的糊涂说法与做法,有必要加以厘清和检讨。 什么是二人转?它的...
查看更多
郭晓男:这是一个最好的也是最难的时代
2009.07.08
论坛
郭晓男:这是一个最好的也是最难的时代 艺术家创作时的快意,很像一块剔透的水晶。 因为快意,因为恣意,所以格外晶莹美好,也格外易碎,易受损伤。 针对日前南方某媒体在报道北方昆剧院重排王实甫《西厢记》时,以“张生莺莺台上演床戏”为切口,该剧导演郭晓男闻讯后“深感错愕”。之前他在万余字的“导演阐述”中对重排600年前的《西厢记》提出了很多激动人心的构想,估计都不及“床戏”两字来得更“夺人眼球”。 “如果说这个就是‘床戏",那么我...
查看更多
蒙古族服饰的寻根之旅
2009.07.06
专题报道
蒙古族服饰的寻根之旅 2004年“蒙古服饰艺术”被文化部批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国家40个试点项目之一。 2006年,自治区组织了田野调查组重点在区内调查,先后走访57个旗县,采录各种蒙古族服饰、配饰4000多件,拍摄照片8000多张,基本摸清了内蒙古境内蒙古族服饰艺术现状。 2007年,田野调查组又重点到区外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青海、甘肃等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蒙古族聚居区进行田野调查。同时,评选命名了首批19个蒙古族服饰艺术传承人、2名...
查看更多
木雕之乡东阳获“中国木雕之都”称号
2009.07.02
其他新闻
木雕之乡东阳获“中国木雕之都”称号 中新网杭州7月1日电(记者 童静宜 通讯员 陈一点)首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正在杭州如火如荼举行,浙江省首批传统工艺美术品种、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东阳木雕所在地东阳市今天又获殊荣,被中国工艺美术协会正式下文,授予 “中国木雕之都”称号。据悉,这是目前全国唯一获得此殊荣的城市。 雕刻艺术,世上以中国为最,木器雕刻,又以浙江东阳为佳。东阳木雕自唐代至今已历千余年,可谓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最优...
查看更多
非物质遗产"香云纱"
归
属地受深圳佛山两地关注
2009.06.29
其他新闻
非物质遗产"香云纱"
归
属地受深圳佛山两地关注 中新社佛山六月二十七日电 (记者 孙建驹)“香云纱染整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欧阳小战日前成为深圳第二批市级非物质遗产传承人,而香云纱项目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梁珠则质疑欧阳小战没有入选资格。香云纱的
归
属地问题在深圳和佛山两地广受民众关注。 香云纱,又名莨绸。是一种采用植物薯莨的汁水对桑蚕丝织物涂层,经含矿河涌塘泥覆盖后,日晒加工而成的一种昂贵的纱绸制品。用香云纱缝制的衣服由于走路会“沙沙”作响,所以最初叫“响...
查看更多
六月会――热贡的“巫风舞祭”
2009.06.24
专题报道
“六月会”―热贡的“巫风舞祭” 每年农历的六月,正是隆务河流域的农闲季节,是农区的庄稼即将成熟、牧区的牧草最为茂盛的季节。广大的藏族、土族村庄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当地民族称之为“周巴勒柔”的民间巢祀活动。“周巴勒桑”是藏语,意为六月歌舞(周巴,汉译为六月,勒柔,意为歌舞)。在土族语中称之为“纳顿”,汉语称之为“六月歌舞”或“六月会”。这是一种原始宗教氛丽浓烈、文化形态与文化内涵复杂而丰富的人文现象。在祭祀过程中许多特殊的风俗和仪式,响的与康巴、卫藏藏区...
查看更多
1
230
231
232
233
234
26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