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2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九   大暑 大暑
搜索
论坛
北川羌族与平武白马藏族 当前文化现象之比较     北川羌族与平武白马藏族是四川省绵阳市境内最具民族风貌的两支少数民族。北川是我国唯一的羌族自治县,现有羌族9万多人,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高山之间的河谷地带。明清时期,由于封建王朝对北川土司采取废除政策,使得这一地区的羌人汉化程度很高。现在,民族传统文化从物质层面来看变化较大,只在偏远的青片河上游有较多的保存。但从精神层面,即宗教信仰、民族感情和民族...
查看更多
论坛
《乐经》何以失传 项  阳    “《易》、《诗》、《书》、《礼》、《乐》、《春秋》为六经,周秦之际已有此称”(《皇清文颖》)。有意思的是,当《乐》被奉为经典之时,却已“失传”。这《乐》究竟是什么,又何以失传呢?   纵观中国之文化传统,两周时期能够被后世认定为乐之经典样式者,应该是礼中用乐。“礼之品有五:吉凶军宾嘉是也。五者其别有三十六,《周官·大宗伯》备言之是,典礼之官于此五者无所不掌。今舜欲求典礼之官,乃使之典三礼。孔氏谓三礼为天神、地祗、人鬼之礼...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地震,让我们重新思考非物质文化法律保护图为去年5月在成都举行的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羌族小伙儿在表演羊皮鼓舞(资料图片)     突如其来的地震,让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损失严重。  四川省有着源远流长、类型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是巴蜀人生命记忆的根,是巴蜀文化之根,也是“中国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受灾严重的北川县是我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北川的羌族史诗、羌族民间歌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非常多。地震却让这种“多”瞬间变“少...
查看更多
论坛
略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生态场的恢复整合和重建――上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陈勤建    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正在全面展开,然而,我们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环境的缺失,给保护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如一些地区,田山歌缺少田,灶头画没有了灶,农民画没有农民,手工棉纺没有了棉田等;另外,生活节奏加快,使得一些带有江南水乡细致婉约特色的类别也难以传承下去,如精工细作的顾绣,曲折悠扬的江南丝竹等;有的类别需要的不仅是技艺,还有深厚的绘画功底...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三次“文化遗产日”五大亮点夺目    人民网讯  记者郑娜、苗春报道:在日前召开的新闻通气会上,文化部等部门表示将在6月14日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前后3个月内,组织演出、展览、讲座等百余项活动,普及文化遗产保护知识,让公众进一步了解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此次文化遗产日的系列活动精彩纷呈,主要体现5大亮点。  ★★★亮点一:  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公布,510个项目入选  6月14日文化遗产日当天,国务院公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羌笛,如何在废墟上吹响――震后羌族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之道 地震中损毁的藏羌碉楼    “羌笛,那是羌笛!”  在四川省北川县擂鼓镇的一个山坡上,一阵笛声婉转。同行的绵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老孙,眼睛湿润了。那是6月11日傍晚,大地震过去快一个月了。  羌笛见证灾难,羌笛吹奏在废墟上,似乎在告诉生者:我们终于可以尝试着收起悲伤和泪水,追思羌族文化家园,探索羌族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之道。  曾经美丽的家园  “噫唏嘘,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李白笔下...
查看更多
论坛
从传统节日看中国人的和谐理念 ――以端午礼俗为例何星亮 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源流久远,有些节日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节日不仅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而且是一个国家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世界大多数国家的共识,也是社会各界的共识。保护和传承传统节日,不仅是满足各民族社会和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且有助于提高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端午节是最重要的节日之一。端午节又称“端五节”、“端阳节”、“天中节”等,南方民间多称“五月节...
查看更多
论坛
论文化生态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刘守华 2006年新年伊始,我们就迎来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件大喜事,文化部公示了拟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首批推荐保护名录518项,其中湖北省占了20项,随后又在北京举办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览,使人们眼界大开。当下又值第一个文化遗产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正以前所未有的强劲势头向前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04年8月,经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我国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制订的《保护非物...
查看更多
论坛
根深才能叶茂――浅议本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矛盾关系王军利    一个没有忧患意识的民族是让人担心的。好在,古往今来,我们的民族从来不乏忧国忧民之士。尤其是近代,饱尝外忧内患的中华民族,在抵御封建主义、帝国主义的斗争中,涌现出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儿女。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所带来的经济萧条之后,我们洗心革面,奋起直追,国民经济在短短二十余年里又龙腾虎跃。然而,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新的忧虑又展示在我们面前,那就是现代西方文明对我国本土文化的毁灭性冲击。    经济...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文化遗产保护法律体系急需补上地震课■地震后的文化遗产保护 编者按  根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从2006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06年6月10日是第一个“文化遗产日”。转眼间,今天距离第一个文化遗产日已整整三年。  在四川、甘肃、陕西等地诸多文化遗产刚经历地震破坏之后的特殊时期,在首次被纳入法定节假日的端午节刚过去二天天的今天,在第三个文化遗产日(6月14日)即将到来的前夕,如何进一步增强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