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02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九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617)
机构
(0)
政策
(35)
资讯
(1255)
清单
(259)
资源
(163)
学术
(825)
百科
(0)
其他
(80)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祭黄”大典是否真需要国家办?
2008.03.26
其他新闻
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回应质疑 “祭黄”大典是否真需要国家办? 全国政协委员、陕西省政协副主席周一波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清明节公祭黄帝陵,是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大活动,如果交由国家来主持,将能更高层面更大范围凝聚海内外同胞人心和力量,激发中华儿女爱国热情。 今年两会期间,李晓东、李冬玉、于小文、王二虎等部分驻陕全国政协委员提交了“建议将清明节公祭黄帝陵典礼升格为国家级祭祀大典”的提案,引起广泛关注和众多质疑。周一波的这一表态,正是对...
查看更多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的来源与习俗
2008.03.24
专题报道
清明时节雨纷纷 清明节的来源与习俗 下月初,我们将迎来首次纳入国家法定假日的清明节。什么是清明? 对阡陌纵横的农业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刀耕火种的一个节气;对忠孝仁义的道德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认祖
归
宗的一种祭扫;对诗词歌赋的文化中国来说,也许,清明只是才子佳人的一次邂逅…… 在古代,清明节是文人墨客诗兴大发的日子,清明诗歌在二十四节气诗歌吟咏当中独占鳌头。同样的清明诗篇,面对风中飞舞的梨花,宋人吴惟信在享受着“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
查看更多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兼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2008.03.24
论坛
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层面——兼谈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邢 莉 1972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把世界遗产分为:1、人类的创造。包括世界遗产类别中的世界文化遗产、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2、大自然的创造。3、人类与大自然的共同创造。就世界文化遗产来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范围内经过了一个逐步认识、逐步扩大的过程。《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对什麽是文化遗产作了明确的界定,主要包括文物、建...
查看更多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8.03.18
论坛
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资华筠 蒙昧中的醒悟 说来惭愧,作为...
查看更多
两会热议文化话题
2008.03.17
专题报道
两会热议文化话题 文化是历史的财富。一个民族,越是经久不衰,其文化也就越是凝重深厚。中华民族五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博大精深,蔚为壮观。这是无数先人心智和精神的凝结,是我们承载下来接续下去的一笔无与伦比的财富;这是我们自我认同的精神标记,也是我们面向世界的精神旗帜。我们这个民族在历史中成就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文化也在历史中成就了我们这个伟大的民族。文化是无形的力量,无形胜有形。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
查看更多
新世纪民间文学普查与保护的若干问题
2008.02.26
论坛
新世纪民间文学普查与保护的若干问题刘锡诚 摘 要:2006年6月起在全国开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中,“民间文学”自有其独特性:一是20世纪80年代曾经进行过较为全面的普查,这次可称为“跟踪调查”或“重复调查”;二是民间文学普查不限于数据收集,而是要采集记录流传在口头上的作品,寻找和发现重要的传承人。在这两点上与其他的类别相异。调查要遵守唯物史观和“全面性、代表性和真实性”的原则和参与观察法。与其他“非遗”类相比,民间文学名录的申报工作相对滞后,既有工作...
查看更多
专家:民族传统节日属认同文化
2008.02.12
其他新闻
专家:民族传统节日属认同文化 国家文化部办公厅于1月30日下发《关于利用民族传统节日开展富有特色文化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文化行政部门紧紧围绕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民族传统节日的不同主题,组织节日期间的各项文化活动。春节期间,国内相关媒体就此采访了我国专家学者。乌丙安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名誉理事长 春节集喜庆礼仪、祭祀习俗、节日服饰、餐饮习俗、游艺竞技习俗、乡里社交习俗等之大成,丰富多彩,成为展示...
查看更多
浪唢呐,闹东村――庆阳唢呐在北京市朝阳区东村农民剧场演出
2008.01.28
其他新闻
浪唢呐,闹东村 ――庆阳唢呐在北京市朝阳区东村农民剧场演出 本网讯 2008年1月25日晚,北京市朝阳区三间房乡的农民朋友们在自家门口的一个具有先锋特色的现代化小剧场内,欣赏到了一场由千里之外来京的农民兄弟的精彩演出。这就是北京市朝阳区文化馆、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区委区政府在北京首个农民剧场“东村剧场”联合举办的“浪唢呐”演奏会。演奏会上,三十多名来自甘肃庆阳的农民乐手激...
查看更多
“国宝”汉碑亟需抢救
2007.12.21
专题报道
一方是中国书法在海外的日益受宠,一方是千年汉碑备受冷落、疏于保护――“国宝”汉碑亟需抢救 “国宝”汉碑展示中华文化魅力与神韵 日前,一项以“哪些中国文化元素应融入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为题的网络调查结果公布,从排序上看汉字及书法位居第三,排在了四大发明、长城之前,由此可见汉字及汉字书法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然而对于这个结果,曲阜师范大学书法系教授李开元却有种说不出的感觉,“书法如此受关注,作为今天字体‘鼻祖"的‘国宝"级文物,汉碑保护却没得到应有的...
查看更多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遗产价值观
2007.12.20
论坛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化遗产价值观陆建松 今年,在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开幕式上,川剧表演走向了成都街头。 ●社会各界和民众对遗产保护的意识较前有提高,但是,在遗产保护意识和行为方面依然存在较大的偏颇:往往对圆明园、长城等“重要”的世界遗产较为关注和重视,而对“普通”遗产的保护却不太关心,甚至视为可有可无,仍在不断地进行破坏。 ●遗产的价值观直接决定了公众对其所抱的态度,决定了政府对其所采取的措施。多年来我国遗产破坏严重,保护不力,投入不足...
查看更多
1
252
253
254
255
256
26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