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31   星期四   农历闰六月初七   大暑 大暑
搜索
其他新闻
 意大利博物馆淡化商业色彩     意大利是文化旅游大国,全国共有39处文化古迹、考古遗址、自然景观等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有人形象地把意大利称作是一个“巨大的露天博物馆”。  按意大利政府官员的说法,博物馆的宗旨应该是传播文化和推广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博物馆的严肃性。国有博物馆要起到文化和教育的功能,相关的私有商业活动,必须服从这个主题。  意大利所有大型博物馆都是国有的,严格贯彻“教育”这个中心,有意识地淡化商业色彩...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中秋等传统节日呼唤传统文化回      ●连日来,尽管诸多商家借中秋节吆喝生意的声音此起彼伏,但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使一家人坐在一起分食月饼的其乐融融正在逐渐淡去。     9月25日,中秋。     曾严提前在日历上画了一个大红的圈,她提醒自己要赶在这天之前把月饼寄到远在浙江舟山的父母手中。大学毕业后就一直留在重庆的曾严,由于工作繁忙,已经3年没回浙江了。9月18日一下班,曾严就赶到邮局寄出了单位发的月饼。等她从寄月饼的人群中抽身出来,天色已经擦黑了...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第十届“五个一工程”获奖戏剧亮相京城传统戏曲,为何叫好又叫座     人民日报(记者刘阳):9月17日晚,第十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获奖戏剧展演落下帷幕。11天中,共演出了12部获奖戏剧,为初秋的北京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   其中,豫剧《程婴救孤》、湘剧《古画雄魂》、花鼓戏《十二月等郎》、陇剧《官鹅情歌》、歌仔戏《邵江海》等五部地方戏曲尤为引人注目,每一场演出的上座率都超过90%。  多种题材挖掘时代精神  这五部戏曲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
查看更多
论坛
 做艺术遗产的知音――边地少数民族艺术遗产保护说要                                   杨德鋆                                         (云南民族大学)    少数民族艺术遗产的保护,像植物生长离不开土壤、水分、肥力、阳光一样,需要创造适合于它的生存、延伸、续传、扩展、增新、溢彩和跟上时光步履前趋的条件,诸如清晰、恰宜、实在的法律政策措施,宽阔、浓郁、优好的环境氛围,及时、积极、得当的...
查看更多
论坛
 麦西莱甫传承述论                                  艾娣雅•买买提                         一、为何探讨麦西莱甫    众所周知,新疆是块文化沃土。中华文明最早与世界其他文明体系发生大规模的交汇、融合就发生在古称西域的这片土地上。西域文明留下了许多文化之谜有待于后人去解读;在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框架内,这一地区自古又是多民族文化相互影响交融的区域,因而传统文化蕴藏深厚,源远流长。在当今社会经济转型,文...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民间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期待   浙江在线09月06日讯 “光我们村就有4项手艺已经失传了。”坐在门槛上,60岁的宁海县湖头村村民葛民曹自言自语。  老葛的民间普查员工作已经结束了近半个月,但他还是习惯性地掏出记事本,琢磨着邻村是否还有这些手艺的传人。  今年5月,宁波市成立了浙江省第一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员队伍,葛民曹成了首批4368名普查员中的一员。近两个月以来,他和这些普查志愿者一起走村串户,完成了20万张普查简表,上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线索30万条以...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姹紫嫣红牡丹开  良辰美景新秀来 温家宝总理为苏州昆剧院题词   温家宝总理为苏州昆剧院题词:  姹紫嫣红牡丹开,良辰美景新秀来  本报讯(记者 杨帆)“姹紫嫣红牡丹开,良辰美景新秀来。”这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不久前为江苏省苏州昆剧院写下的亲笔题词,在亲自题词的同时,温总理还亲笔来信,在信中对青春版《牡丹亭》开展的一系列海内外成功演出表示祝贺,并赞扬剧院多年来“为保护昆曲做了很好的工作,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使这一古老的剧种开了新生面”,殷...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王文章  陈飞龙    国际社会从世界文化战略的高度倡导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2003年10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大会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从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坚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国际战略的高度,详细界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以及它所包括的范围。从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成为人类为保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展开的一项极具世界战略眼光的文化传承工程。  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国...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昆剧:要活在舞台与生活中  希望和忧思并存,这是日前在香港举行的“昆剧的现状与前瞻座谈会”上呈现的主题。这个由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与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主办的活动,邀请了全国六大昆剧团掌舵人与文化部官员,和香港的有关人士一起,面对面地交流了昆剧艺术的发展现状。  价值回制作繁荣  从事昆剧演出事业50多年的小生表演艺术家汪世瑜对现状感到乐观,“现在昆剧有了很大改变,大家都在奋发图强,争取找回昆剧的价值。”江苏省昆剧院的柯军说,剧院近几年在文化部领导下...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民俗、戏曲和年画中的七夕节  薄松年       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的七夕节,去年国务院已将其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肯定其悠久的历史和蕴含的文化因素。七夕节的中心文化内涵是由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引发出来的情结,它从萌始到形成、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中华大地上也形成多彩多姿的七夕民俗文化,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和情趣。  一    牵牛和织女是自然天象中的星宿,但从先秦时期就已将之拟人化。《诗经?小雅?大东》中已出现了对银河和牵牛、织女的简单描述...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