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05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一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90)
机构
(0)
政策
(4)
资讯
(193)
清单
(26)
资源
(29)
学术
(34)
百科
(0)
其他
(4)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高校项目负责人及文化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培...
2016.05.01
相关资讯
2016年4月27日至28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高校项目负责人及文化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培训会议在昆明举行,文化部领导以及来自全国57所参与研培计划的高校项目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2016年4月27日-28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主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下文简称“研培计划”)·高校项目负责人及文化主管部门管理人员培训会议(下文简称“高校负责人培训会议”)在昆...
查看更多
民间染织遗产:就地保护就近研究
2016.01.18
专题报道
旧时的包袱布上,印有“喜鹊登梅”的图案,古朴而素美 全世界各地都有不同的染织传统,民间印染作为一种乡土艺术,与特定的气候、土壤、劳作和栖居方式密不可分。民间印染作为仍然在延续的无形文化遗产,作为地域文化的血脉和基因,亟待得到就地保护和就近研究。近日,中国染织艺术研究中心在江苏南通挂牌成立,将协同同时成立的南通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对中华三千年来珍贵的染织技艺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和传承。“土布上的蓝花是乡间盛开的野花,是走进城市、走向现代生活的...
查看更多
非遗知识产权保护难点多
2015.03.18
论坛
云南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技艺的产生和发展源自当地的少数民族部落、群体,通过传承人的薪火相传得以保存、传续并不断地发展壮大。许多具有独特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非遗技艺,凝结着特定群体的智慧创造,具备知识产权的一些特征,然而,运用现有的知识产权保护理论体系,在确定非遗技艺的权利主体和独创性时又似乎无从下手。笔者试从云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传统技艺保护的视角,探讨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问题。 云南非遗知识产权保护现状...
查看更多
多措并举:杭州非遗保护出成效
2015.01.06
专题报道
近日,国务院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继前不久王星记扇业有限公司(制扇技艺)、金星铜集团有限公司(铜雕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名单之后,杭州方回春堂膏方制作技艺、木版水印制作技艺、桐庐剪纸、河上龙灯胜会、孝子祭和淳安竹马6个项目又进入了国字榜,入选数居全国同类城市首位。 杭州近年来认真贯彻落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多措并举拓展保护载体,强化传承弘扬,促进社会共享,推动非遗的传承、保护和发展,“三位一体...
查看更多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传统手工艺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是中国海南省黎族妇女创造的一种纺织技艺,它集纺、染、织、绣于一体,用棉线、麻线和其他纤维等材料做衣服和其他日常用品。黎族妇女从小就从母亲那里学习
扎染
经纱布、双面绣、单面提花织等纺织技艺。母亲们通过口传心授,传授技能。黎族妇女仅凭自己的丰富想象力和对传统样式的了解来设计纺织图案。在没有书面语言的情况下,这些图案便成为黎族历史、文化传奇、宗教仪式、禁忌、信仰、传统和民俗的记录者。这些图案还对...
查看更多
新泻县鱼沼地区苎麻布织造工艺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用苎麻纤维制成的高质量又轻便的图案织物是日本的湿热夏季里理想的布料。在小千谷、后越上布,新泻县鱼沼地区的苎麻织物制作工艺在日本主要岛屿的西北部得以发展,并且是该地区较冷气候,特别是有降雪的冬天的标志。人们用手指甲把苎麻纤维从植物中摘取出来,并在手中拧成线绳。在
扎染
时,成捆的苎麻线用棉线扎紧,然后染色,这样可以在用一种简单的织布机把线纺织成布的时候,做出一个几何图形或花草图案。布料在热水中洗,并用脚踩踏,然后将湿布放在雪地上十到二十天,让它受太阳照射,使...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非遗”如何进行产业开发?
2013.09.13
专题报道
少数民族“非遗”如何进行产业开发? 包泉万 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15个。这些项目可以进行产业开发吗?答案是肯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那么,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在产业开发时应当怎样运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对此,应切记: 保护要当家,产业不宜“化”; 开发要审慎...
查看更多
我国非遗跨入立体化传承时代?
2013.08.12
专题报道
我国非遗跨入立体化传承时代? 孩子们参与制作脸谱。卢旭 摄非遗传承人展示制陶技艺。陈曦 摄《格萨尔》说唱艺人表演。卢旭 摄观众参观唐卡展览。陈曦 摄传承人吴元新在中央美院讲授蓝印花布染色技艺(资料图)弓箭技艺传承人向外国游客展示技艺。陈曦 摄 图案明快的蓝印花布、色彩绚烂的布艺
扎染
、造型各异的纸制艺术品……日前,在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进校园”课程的结业展览上,一系列出自中央美院学生之手的创意作品令人惊叹。从一件件充满奇思妙想的精美佳作中,不难感受,这...
查看更多
非遗产品的知识产权,如何保护?
2013.05.21
专题报道
产品的知识产权,如何保护?王逸吟 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到来之际,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2012年度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十大案件。除“iPad”商标案、百度文库版权纠纷案等富有现代科技色彩的案件之外,“泥人张”不正当竞争纠纷案这一有关非遗保护的案件,颇为引人注目。 “泥人张”彩塑神形兼备、色彩明快,早在1915年就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一等奖,在国际上享有盛誉。2006年,“泥人张”入选了我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不过近年来,“泥人张”官司不断,涉及...
查看更多
遗憾,不该成为“非遗”的命运
2012.09.24
论坛
遗憾,不该成为“非遗”的命运曹 静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这位83岁高龄、仍为“非遗”四处奔走的老人疾呼:当文化遗产被当作文化产业来开发,当“非遗”被当作GDP指标写入规划,“非遗”必然无法逃脱“非常遗憾”的命运。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别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非遗”保护这本“好经”念“歪”了。 损毁传统文化就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在国际交流中失去了共通的文化语言 解放周末:从20...
查看更多
1
24
25
26
27
28
2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