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20 星期三 农历闰六月廿七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297)
机构
(0)
政策
(1)
资讯
(173)
清单
(37)
资源
(9)
学术
(71)
百科
(0)
其他
(6)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1分钟知非遗事·非遗半月报第49期
2019.12.31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49期:2019年12月16日—29日 本期信息一览: ▲ 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名单 ▲ 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及2019“中国非遗十大年度事件”揭晓 ▲ 四川非遗亮相第...
查看更多
2019 “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揭晓
2019.12.30
要闻
12月29日,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结果在京揭晓。10位2019“中国非遗年度人物”分别是: 刘魁立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揭晓词:他是民间文学的耕耘者,民俗文化的守护人,他用文字接续非遗事业的血脉,用妙笔奏响非遗传承发展的时代强音。 邰立平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凤翔木版年画) 揭晓词:尺寸之内,赤橙黄绿青蓝紫,画的是他手中民俗...
查看更多
为什么中国是拥有“非遗”项目最多的国家?
2019.11.06
专题报道
沿着京沪线一路北上,上海功德林、五芳斋肉粽、金华火腿、德州扒鸡、驴肉火烧、王致和臭豆腐、北京烤鸭……这些耳熟能详的中华美食,可是入选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宝贝;它们浓缩了一群人、一座城的饮食习惯,又承载着浓厚的历史气息,被人们亲切地称为舌尖上的“非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可以是传统口头...
查看更多
张庆善谈田青: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醒而坚定的守护者
2019.10.31
人物
编者按:张庆善与田青曾经携手从事非遗保护工作多年,二人在同舟共济中结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他回忆那时候的非遗保护工作者都怀着一股不顾一切的干劲儿,“不知道累”。田青更是殚精竭虑,“玩命地干具体工作”。他眼中的田青,仗义、有风骨,置小我于度外;凭着一个文化学者的力量、智慧以及对民间和土地的发自内心的热爱,成就了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程中一次又一次里程碑式的大事。 原标题: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清醒而坚定的守护者——谈谈我所知...
查看更多
回顾·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中国民族乐器传统技艺竞技
2019.10.28
专题报道
第七届成都国际非遗节期间,位于成都非遗博览园世纪舞广场的东展厅举行了中国民族乐器传统技艺竞技活动。该活动分为传统乐器展演、核心技艺竞技活动和传承互动活动三个板块。乐器按拉弦、弹拨、吹奏、打击划分为四类,汇聚了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40个民族的89项民族乐器。这些乐器中,既有被誉为“人类音乐活化石”美称的口弦琴,也有“大山的交响乐”美称的“打溜子”;既有竹筒排列而成的“奇科”,也有精雕细刻的“龙头琴”……市民扫描乐器展品下方的二维码,就可轻松了解乐器介绍...
查看更多
田青:古琴的人文精神
2019.09.20
论坛
2003年,中国的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个过去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影响的艺术形式,开始被中国社会所重视,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开始被人们重新认识。中国的传统音乐,包括民间音乐,宗教音乐,文人音乐,宫廷音乐四大类,而文人音乐的代表就是古琴。但是,随着文人阶层在中国的消失,古琴艺术也逐渐被边缘化,甚至被社会遗忘。从 2003 年到今天,古琴艺术和琴人从被人们遗忘、被边缘化,到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圈子...
查看更多
以少数民族非遗为载体促进民族交融
2019.07.04
论坛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各民族博大精深、兼容并蓄的传统文化,在长期的交流互鉴中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民族文化的精华和民族智慧的结晶。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及全社会的广泛参与下取得了显著成效。各族人民对非遗内在价值的认识不断提高,民族文化认同感不断增强,有效地促进了各民族的交融。 保护传承刻不容缓 非遗不仅是十分珍贵的...
查看更多
“非遗+旅游”玩出新花样
2019.06.17
专题报道
近年来,非遗与旅游的结合增强了游客的文化体验,同时也为非遗“活”起来开辟了新路径。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恰逢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节日期间,全国各地不少景区将中国传统节庆与非遗相结合,推出了一系列主题活动,越来越多的非遗内容得到展示展演,“非遗+旅游”市场潜力巨大。 “零距离”体验游成热门 老字号传承文化与创新菜品,让人们在重温老口味儿的同时,也体验到浓浓的非遗文化味儿。以传统手工技艺等为代表的非遗,反映的是不同地区民众世...
查看更多
生动诠释非遗保护的中国实践——我国所有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遗名录名册项目首次集中展...
2019.06.12
专题报道
黎族纺染织秀展示 “非遗保护 中国实践——中国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项目展示体验活动”吸引大批观众 精彩的木偶戏表演吸引了众多小朋友的目光 40个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的项目齐聚展览现场 朝鲜族农乐舞展示 甘肃省岷县花儿展示...
查看更多
“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多彩非遗绽放神州
2019.06.12
非遗演出季
2019年6月8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文化和旅游部围绕“非遗保护中国实践”这一主题,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集中开展了非遗宣传展示系列活动。除全国非遗宣传展示主会场活动以外,由国家图书馆、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等单位主办的“非遗保护讲座月”“非遗影像展”“非遗演出季”等也在北京市和浙江省象山县次第展开。据不完全统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全...
查看更多
1
6
7
8
9
10
3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