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43)
机构
(0)
政策
(0)
资讯
(39)
清单
(66)
资源
(7)
学术
(19)
百科
(0)
其他
(1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陈剑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生,2013年去世,广东新会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粤剧代表性传承人。陈剑声自幼醉心粤剧艺术,在求学时期已开始学习粤剧,初期随谭珊珊学习粤剧,其后边演边学,曾随马玉琪、朱庆祥、叶少兰、王小玲、卢轼、许君汉学艺,经多年苦心学习,成为粤剧女文
武生
杰出演员,后来更蒙慈善伶王“新马师曾”先生赏识,收为弟子,真传技艺,在粤剧艺术上有更进一步的超卓成就。其领导香港“剑新声剧团”在表演上屡创佳绩,与多位著名花旦在省、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巡回表...
查看更多
张幼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3年生,河北文安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第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张幼麟为著名
武生
张世麟之子,自幼随父学艺,后入天津京剧三团。他的功底扎实,无论长靠短打均有建树,较为全面地继承了其父的代表剧目《金翅大鹏》《马超》《武松》《雁荡山》等,并传承给多位优秀青年
武生
演员。其表演工架漂亮,能运用高超的技艺恰到好处地展现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代表作品有:《金翅大鹏》《蜈蚣岭》《战冀州》等。
查看更多
王金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19年生,北京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
武生
表演艺术家,中国戏曲学院教授。王金璐11岁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初从陈少武、王荣山、蔡荣贵、高庆奎等学老生,14岁拜马连良为师,15岁后从丁永利、李洪春、曹玺彦、迟月亭、褚连顺等学
武生
和红生,其长靠戏、短打戏均有较高造诣,能演三百余出,为杨(小楼)派和黄(月山)派
武生
主要传人之一。其表演武功功底坚实,重视深刻细腻的内心表演,同时吸收了“麒派”和“马派”的某些艺术风格,台风...
查看更多
谭元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29年生,湖北武昌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京剧表演艺术家,一级演员。谭元寿出身梨园世家,曾祖父谭鑫培为京剧“谭派”艺术创始人,祖父谭小培、父亲谭富英均继承谭派老生艺术。他9岁入京剧“富连成”科班习艺,从雷喜福、张连福、刘盛通等学老生文戏,随王连平、茹富兰习
武生
戏,后拜李少春为师,技艺精进。谭元寿为北京京剧院主要演员,在七十年舞台艺术生涯中,谭元寿全面继承了祖传的全部谭派经典剧目和表演艺术,为谭派第五代传人,并培养大...
查看更多
裴艳玲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7年生,河北肃宁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河北梆子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中国戏剧二度梅花奖获得者。裴艳玲出身梨园世家,自幼随父亲学艺并师承李崇帅,主工
武生
、老生,她先后在河北省灵寿县京剧团、山东乐陵京剧团、河北省束鹿县京剧团、河北省梆子剧院任主要演员,其演唱韵味纯正,表演细腻逼真。代表作品有:《林冲夜奔》《蜈蚣岭》等。
查看更多
陈秀雨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45年生,福建屏南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四平戏代表性传承人,福建省屏南县龙潭村四平戏业余剧团副团长。陈秀雨1952年开始学习四平戏,曾先后师承于陈元雪、陈官瓦、陈官企,主工生脚。她在多年的艺术实践中成功地塑造了数量众多的小生、
武生
形象,并且成功导演了多部脍炙人口的优秀剧作。代表作品有:《天子图》《井边会》等。
查看更多
侯少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生,河北玉田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昆曲代表性传承人,一级演员,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侯少奎1956年开始学习昆曲,曾师承著名京昆艺术大师侯永奎,工昆曲
武生
、红净行,擅长表演
武生
勾脸戏,在表演、身段、唱腔、锣鼓、服饰、脸谱等方面形成个性鲜明的北方昆曲
武生
艺术。代表作品有:《单刀会》《林冲夜奔》《千里送京娘》等。
查看更多
京津冀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在京开唱——百花绽放 曲韵悠然
2018.06.22
专题报道
一名演员在后台上装,精心准备当晚的开幕演出。 6月11日,“百花绽放——京津冀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来自京津冀三地多个剧种的戏曲名家同台献艺,拉开了“2018年京津冀精品剧目展演”的序幕。作为开幕演出,这场名家荟萃、精彩纷呈的演唱会吸引了众多戏迷。 三地联袂献上戏曲交流盛会 此次开幕演唱会以“百花绽放”为主题,会聚了谷文月、侯少奎、苗文华、曾昭娟、王蓉蓉、杜镇杰等14位三地戏曲名家,通过演出新创剧目和经典戏曲片段,展现...
查看更多
择一事,终一生——记京剧(唐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仲博
2018.05.30
人物
周仲博指导年轻演员,复排传统唐派京剧《二子乘舟》。周仲博是我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唐派)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仲博1925年出生于京剧世家,其父周凯亭、兄长周少楼都是当时的
武生
名角。他5岁学艺,7岁登台,曾与著名演员金少山、吴素秋、李多奎等同台演出,参演的京剧(唐派)剧目有《闹朝扑犬》《未央宫斩韩信》《宗泽》《灞桥挑袍》《二子乘舟》等。他集编、导、演于一身,改编、整理及导演、主演了《血战金沙滩》(上、中、下)和《六国拜相》《未央宫》《闹江州》等剧目...
查看更多
豫见非遗 ——豫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马金凤
2018.05.28
人物
编者按:文化因传播而出彩,非遗因传承而持久。2018年6月9日是我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多彩非遗,美好生活。为宣传展示近年来河南非遗保护成果,提高人民群众非遗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河南省文化厅非遗处组织河南省非遗保护中心、河南文化信息中心,紧紧围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题宣传活动,推出“豫见非遗”专题宣传,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陆续介绍河南部分非遗项目及代表性传承人,让社会公众了解这些民间艺术,充分展示河南非遗的魅力...
查看更多
1
8
9
10
11
12
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