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43)
机构
(0)
政策
(0)
资讯
(39)
清单
(66)
资源
(7)
学术
(19)
百科
(0)
其他
(1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武戏断裂危及京剧未来
2017.06.23
论坛
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已在南京落幕。29台优秀剧目、5台祝贺演出剧目轮番热闹上演,但是值得注意的现象是,这些丰富的新创剧目似乎都敌不过京剧节上另一特殊板块的号召力,那就是武戏折子戏专场展演。 戏曲与“武”的渊源,从汉代角抵戏《东海黄公》的跌扑手搏,就可以看出“武”在戏曲中的基因;而京剧孕育期,竞争激烈的“四大徽班”中,有“三庆轴子”的美誉,就是指由老生、
武生
担纲的武戏最终让三庆班傲视群雄。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京剧老生行的崛起,也才有了京剧最终的形成。所...
查看更多
京剧传承与创新发展研讨会专家发言摘要
2017.06.02
专题报道
由文化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八届中国京剧艺术节(以下简称“京剧艺术节”)5月11日至5月29日在南京市举行。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更好地发挥艺术评论对京剧创作的引导作用,本届京剧艺术节期间,文化部组织专家,针对每台参演剧目开展“一剧一评”,为剧目进一步修改打磨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并组织召开研讨会,请专家们对涉及京剧艺术传承和创新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希望通...
查看更多
尚长荣:“老戏骨”的创新之路
2017.03.06
人物
人物简介 尚长荣,1940年7月生于北京。现为中国文联荣誉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戏剧家协会名誉主席、上海京剧院艺术指导,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京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曾三次获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文艺名家讲故事】 他,是京剧“四大名旦”之一尚小云之子;他,5岁登台,至今已有70余载的舞台经历;他,是中国戏剧界首位梅花奖获得者,一直致力于京剧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本期《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文艺名家讲故事》栏目对话京剧表演艺术家尚长荣。名...
查看更多
端庄“大器”:婺剧名家陈美兰风采
2017.02.08
人物
前不久,浙江婺剧艺术研究院(浙江婺剧团)迎来建团60周年团庆,其间举行了优秀剧目惠民展演活动,该院陈美兰等婺剧名家纷纷献艺,精彩纷呈。陈美兰成名不晚,早在1989年版《白蛇前传》中饰演青蛇,形神兼备的表演迸发出浓烈的艺术感染力。忽闪着一双会说话的大眼睛,模拟蛇形左右扭动的脖子又细又长,她以独特的肢体语言“蛇形”“蛇步”,在上下、高低、左右的曲线起伏扭动,及融汇武旦、
武生
与武净行当特色的各种繁难身段动作和步态中,淋漓尽致地诠释小青对白...
查看更多
11出不同流派老戏将重登舞台
2016.12.19
专题报道
《天女散花》剧照 原标题: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 11出不同流派老戏将重登舞台 12月17日,北京长安大戏院,中国京剧艺术基金会理事长王玉珍分别与福建省京剧院、吉林省京剧院、黑龙江省京剧院、上海京剧院、沈阳京剧院以及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等单位的负责人签订了“京剧艺术传承与保护工程——挖掘抢救整理传统剧目”项目协议书。11出久违京剧舞台、濒临失传的传统剧目将由这些院团(校)于明年10月底重新搬上舞台,以不同的流派特色...
查看更多
戏曲人走艺失亟待改观
2016.11.25
论坛
戏曲艺术作为国之瑰宝,其传承所需的特殊形式在未来传播过程中亟待改观,不能止于向国粹情怀致敬,不能只靠口传心授,也不能全凭影像资料。 11月22日,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长礼先生因病逝世。马长礼先生幼年科班学艺,后又投师名家,再向前辈问艺,终成一代名家。他师承多个门派,博采众长,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成为一位长于刻画人物、善于演唱多种流派名剧的老生演员。他的离去,无疑是中国京剧界的一大损失。 提起马长礼,观众最为熟悉的是其在《沙家浜》中,把外表温文尔雅...
查看更多
越曲雅韵 由耳入心——浙江中小学积极传承地方戏曲精粹
2016.10.19
专题报道
5月31日,浙江省新昌县调腔剧团演员曹晓云(右一)正在为 南岩小学学生讲解新昌调腔的戏服特点。资料图片 【艺苑新事·戏曲进校园】 浙江省衢州市工人文化宫,“婺剧进校园”展演紧张进行中:英姿飒爽的穆桂英、樊梨花,温柔如水的白娘子、白牡丹,风度翩翩的许仙和火眼金睛孙悟空……400多名小演员在舞台上各显神通,活脱脱是从动画片里...
查看更多
以培养兴趣为第一要义——一谈“戏曲进校园”
2016.10.18
论坛
“戏曲进校园”是贯彻执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若干政策》的具体体现,是一项旨在让全国大、中、小学的学生近距离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举措。这项工程的目的是通过戏曲的经典故事和艺术形式提高新时期学生的审美情趣,重拾民族优秀道德传统,培养民族文化的传承人。首先要明确的是,“戏曲进校园”不是要培养成千上万的戏迷,而是要通过这种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给予学生们唱念欣赏、身段体验、表演互动、色彩内涵、服饰文化、历史知识、道德教育的传递和普及...
查看更多
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金璐去世
2016.06.03
其他新闻
武生
泰斗王金璐 《八蜡庙》中扮演褚彪 记者从中国戏曲学院获悉,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教育家王金璐,于6月1日因病抢救无效,在北京家中逝世,享年96周岁。 王金璐1919年生于北京,1931年考入中华戏曲专科学校。14岁拜马连良为师。15岁后专工
武生
。曾与金少山、侯喜瑞、尚和玉、马德成、筱翠花、言慧珠、李洪春、奚啸伯等合作演出。1947年参与组织中华戏曲专科学校校友剧团。后在北京、上海等地演出。新中国成立后,任华东京剧实验剧团、上海京剧院演员...
查看更多
猴戏断层难再续 几十出猴戏只剩《闹天宫》
2016.03.16
专题报道
严庆谷扮演的孙悟空 詹磊扮演的孙悟空 借着猴年这股热,几乎被人们遗忘的猴戏也再次浮出水面。北京京剧院将于农历正月初五上演的经典猴戏《齐天大圣》炙手可热,堪称今年春节档最受欢迎的戏曲演出。 流派 南派“人学猴”,北派“猴学人” 虽然很多观众知道六小龄童,但很少知道其父亲、绍剧名角六龄童被誉为“南派猴王”,更不知道猴戏曾在民国盛极一时。 绍剧猴戏的根在京剧。《西游记》在中国家喻户晓,京剧也早把许多西游故事搬上舞台,大多数以孙悟空...
查看更多
1
10
11
12
13
14
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