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陈建彬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1男,汉族,967年10月生,山东省巨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鲁西南鼓吹乐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鼓吹乐世家,8岁起随父陈新建学艺,经过其父的悉心教导和个人的刻苦演练,12岁登台演出。基本功扎实,以独奏见长。掌握鲁西南吹乐民间乐曲、曲牌,并擅长地方戏曲、民间小调等咔戏,精通笛子、笙、打击乐等。代表作有《打枣》《开门》《笛绞》《大锯缸》《唱大戏》等。秉持家族传统,将技艺传授给儿子陈振振、女儿陈晴。2010年,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我们有一套》教师节特...
查看更多
石春彩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12月生,2015年5月去世,安徽省怀远县人。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鼓灯(蚌埠花鼓灯)代表性传承人。1962年,拜“小红鞋”杨再先为师,一年后下场玩灯。融会“小红鞋”杨再先和“小白鞋”郑九如两种风格迥异的艺术表现形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表演风格。舞蹈时上身前倾,抖肩退步前行,用腰带动胯部自然晃动闪腰出场,始终表现出妙龄少女羞涩的微笑。在灯歌演唱中,十分注重从当地流行的各种民间小调和戏曲曲调中吸收营养。1987年,与其他老艺人一起...
查看更多
施万恒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47年生,云南红河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烟盒舞代表性传承人。施万恒自幼受父亲施田才影响喜爱烟盒舞,从12岁开始学习烟盒舞的唱跳、弹曲子,成年后唱跳俱佳,掌握彝族烟盒舞多个套路,会演奏彝族四弦琴,能演唱“海菜腔”等滇南四大声腔和各种彝族民间小调、传统民歌,成为远近闻名的民间歌舞艺人。长期以来,他在石屏的许多乡镇、村寨、小学校等地传承烟盒舞,为彝族烟盒舞的传承做出了很大贡献。
查看更多
后宝云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彝族,1942年生,云南石屏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彝族海菜腔代表性传承人。务农为生。14岁起拜当地有名的“海菜腔师傅”“曲子老板”艺人李发忠、母亲万竹英等人为师,20岁后能熟练掌握海菜腔、四腔、山药腔、五山腔、民间小调等本地民歌的唱法和技巧。1984年,参加石屏县举办的首届民族民间赛歌赛舞会获得三个优胜一等奖。1993年应中央音乐学院田丰教授邀请,出任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教员。长期从事传统文化的教学工作,学员遍及云南各地。
查看更多
马生林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东乡族,1942年生,宁夏海原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花儿(宁夏回族山花儿)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父学唱回族山花儿及民间小调,受到父亲及村子里一些老艺人的熏陶,并形成自己高亢、深厚、洪亮的风格。1986年参加黄河流域八省区歌会,被授予“优秀民歌手”称号。1992年演唱的几十首花儿、小调被《中国民间歌曲集成》收编。其演唱风格高亢有力、浑厚,音色独特,擅长即兴编曲、编词。代表作品有:《牛佬佬调》《黑猫儿卧在锅台上》等。
查看更多
  • 1
  • 3
  • 4
  • 5
  • 6
  • 7
  • 跳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