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8-1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廿五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198)
机构
(0)
政策
(34)
资讯
(791)
清单
(31)
资源
(75)
学术
(256)
百科
(0)
其他
(1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1分钟知非遗事丨非遗半月报第64期
2021.03.16
要闻
“非遗半月报”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2018年推出的资讯类新专题。在这里,您可以通过1分钟阅读,快速了解半月来国内外有关非遗保护的重要新闻事件。最新非遗动态,我们为您梳理。 第64期:2021年3月1日—14日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强非遗传承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强化非遗系统性保护 ▲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遗服饰秀亮相海南崖州 ▲四川省启动...
查看更多
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遗服饰秀亮相海南崖州
2021.03.15
要闻
在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的指导下,由文化和旅游部恭王府博物馆联合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等单位共同举办的“锦绣中华——2021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服饰秀”系列活动,3月14日至15日在海南省三亚市崖州古城精彩呈现。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王晓峰,海南省委常委、副省长苻彩香出席活动开幕式。 本次主题以“锦绣中华、衣被天下”“
活态传承
、美好生活”为主题,呈现“南溟吉贝——黎锦主题非遗服饰秀” “织山绣水——苗族织染绣主题非遗...
查看更多
非遗保护的活态流变——以传统舞蹈安塞腰鼓为例
2021.03.15
论坛
安塞腰鼓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族群众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地各民族人民创造出了众多精妙绝伦、特色各异的舞蹈艺术。这些传统舞蹈极具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和当地人民的生产实践、信仰习俗、节庆仪式等紧密联系在一起,反映了特定社区人们的文化观念和审美情趣,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积淀和艺术结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艺术形式层出不穷,新媒体等传播媒介也越来越多,传...
查看更多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全国政协委员王宜:尽快开展中医药非遗项目专项调查,大力推进弱势项...
2021.03.10
专题报道
“尽快开展中医药非遗项目专项调查,大力推进弱势项目传承保护发展”,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营养科主任王宜今年两会提案的核心内容。她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这与她去年的提案《提高中医药项目在国家非遗项目比例》相比,是从“定向”到“聚焦靶心”的飞跃。 过去的一年,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中医药防治新冠肺炎的经验做法在国内、国外得到验证,这让王宜深切体会到中医药正在以实际行动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她说:“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是...
查看更多
阿新:“我不敢也不会停下脚步”
2021.03.09
专题报道
编者按:在当代中国,女性不仅在家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巾帼不让须眉”,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发挥着“半边天”作用,为中国的时代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春意渐浓之时,我们迎来了第111个“三八”国际妇女节。为庆祝这一节日,我报精心策划推出人物版的特别报道,聚焦谷好好、顾劼亭、益新卓玛三位女性在文化艺术和非遗领域取得的突出成绩,并借此展现新时代中国女性的精神风貌和动人光彩。 益新卓玛 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
查看更多
活态传承
赋能乡村
2021.03.08
专题报道
2月2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即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新时期,如何落实好中央一号文件中有关农村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的内容,如何更系统化、规模化、精细化地保护、延续、拓展传统村落的生命力,如何进一步让文化遗产保护助力乡村振兴等,已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与着力突破的重点工作。今年两会期间,相关话题更引起文化和旅游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广泛热议。
活态传承
赋能乡村...
查看更多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保护非遗知识产权 统筹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
2021.03.08
专题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连玉明 近年来,随着我国知识产权战略深入实施,文化领域知识产权的保护和运用机制已经初步建立。但相较于科技领域,文化领域知识产权侵权成本更低,举证和维权难度更大,基础相对薄弱。其中,非遗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又更为复杂。 比如,我观察到一些非遗传承人凭借智慧与技艺创造的作品往往面临被“仿制”和被“山寨”的风险。一些知名老字号在长期变迁中普遍权属不清,造成保护老字号权益、制止不正当竞争的难度非常大...
查看更多
【全国两会特别报道】代表委员聚焦构建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体系
2021.03.08
文物“活起来”蔚然成风 非遗“火起来”大势所趋
专题报道
编者按:“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城市历史文化遗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他多次在不同场合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意义:“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
查看更多
非遗进校园 | 寻根立源促传承,花棍打到校园里
2021.03.03
专题报道
旱地拔葱,鲤鱼摆尾,妙打莲花,张飞上马,苏秦背剑……”一到大课间活动时间,上海市朝阳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便操练起他们心爱的“打花棍”来了,伴随着清脆悦耳的击打声、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他们手中的两根手棒在开合间把一根花棍打得上下翻飞、花样百出! “打花棍”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据说可追溯至3100年前的商朝。2014年10月,在静安区宝山路街道的支持下,这项技艺的代表性传承人查天培老人带着他的花棍走进了上海市朝阳中学。6年来,上海市朝...
查看更多
“非遗+”的N种打开方式
2021.03.02
专题报道
当流芳千年的青花瓷写进了歌曲,当春秋时期便普及的苏绣绣进了表盘,当敦煌壁画元素作为印花出现在运动鞋上成为“爆款”……以上种种现象表明,在时光里蒙了些许微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焕发出全新的光彩。 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归和复兴,“非遗”在传承与创新之间拉动了一个万亿级的服务市场。“非遗+文创”“非遗+会展”“非遗+研学”“非遗+特色街区”“非遗+养生”等多种打开方式正在全国彰显效力…… “非遗+旅游”:
活态传承
的“薪火...
查看更多
1
57
58
59
60
61
120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