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2 星期二 农历六月廿八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52)
机构
(0)
政策
(8)
资讯
(199)
清单
(93)
资源
(47)
学术
(100)
百科
(0)
其他
(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立夏节气由来与习俗
2013.05.06
专题报道
立夏节气由来与习俗 立夏节气三侯:什么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三侯”? 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是一个生机盎然的节气:可听到蜊蜊(即:蝼蛄)蛄、蝈蝈、青蛙等在田间的呜叫声,接着大地上便可看到蚯蚓掘土,然后王瓜的蔓藤开始快速攀爬生长。 每年5月5日或5月6日是农历的立夏。今年(2013年)立夏的确切时间为:2013年5月5日16∶18∶01。 古人说“斗指东南,维为立夏,万物至此皆长大,故名立夏也...
查看更多
古村落,重要的文化空间
2013.03.25
论坛
古村落,重要的文化空间 江西吉安渼陂村的古街巷。 邱春林 摄江西吉安富田镇的“喊船”送神仪式。 邱春林 摄 经济技术全球化的到来,令新生事物从城市向乡间强劲渗透,几乎无人还能从容选择慢节奏的生活。这十几二十年里,那些散布在大江南北的乡间村落,似乎不再产生梦想和激情,年轻人去往他乡,原本生气勃勃的乡村空了、老了,只有偶然闯入的游客会为它驻足流连。 具有漫长农耕文明史的中国,是世界上农耕文化发育得最充分的国家之一,古村落...
查看更多
遗憾,不该成为“非遗”的命运
2012.09.24
论坛
遗憾,不该成为“非遗”的命运曹 静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这位83岁高龄、仍为“非遗”四处奔走的老人疾呼:当文化遗产被当作文化产业来开发,当“非遗”被当作GDP指标写入规划,“非遗”必然无法逃脱“非常遗憾”的命运。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别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非遗”保护这本“好经”念“歪”了。 损毁传统文化就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在国际交流中失去了共通的文化语言 解放周末:从20...
查看更多
非遗也是一种文化软实力 不该成为“非常遗憾”
2012.06.11
论坛
非遗也是一种文化软实力 不该成为“非常遗憾” 在第7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解放周末》专访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乌丙安。 这位83岁高龄、仍为“非遗”四处奔走的老人疾呼:当文化遗产被当作文化产业来开发,当“非遗”被当作GDP指标写入规划,“非遗”必然无法逃脱“非常遗憾”的命运。我们必须时刻警惕,别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把“非遗”保护这本“好经”念“歪”了。 损毁传统文化就意味着丧失了自己的“文化身份”,在...
查看更多
清明节的精神文化传统
2012.04.05
专题报道
清明节的精神文化传统 又到了春雨霏霏的清明时节。作为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中华民族包括海外华人都十分重视。每年的这个时候,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
祭祖
,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大自然的清新。 “追思先人,勿忘生者”的节日习俗 在中国的节日系统里,清明节是比较独特的。首先,它是一个与传统农时节律“二十四节气”相吻合的节日。节日与节气重叠在节俗史上并不多见,而清明节融合了历史上的寒食节、上巳节等节日内容,与农事节令关系密切;其次,清明节的文...
查看更多
清明时节的诗与思
2012.04.05
专题报道
清明时节的诗与思 每到清明节,难免会想起那首著名的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首诗是谁写的,写于何时,有争论。但是,不管答案如何,这首诗都已渗入了中国文化的肌理,变成了清明节最生动、最富有人情味的一幅水墨画。 和许多中国节日不同,清明节是一个来源相对复杂的节日。它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同时又融合了古代
祭祖
、寒食等许多社会性节日的内容。“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清明节因此有着更多元化的文化负...
查看更多
倡导文明新风 过“文明”清明节
2012.04.05
专题报道
倡导文明新风 过“文明”清明节 4月4日是清明节。作为我国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清明节是
祭祖
和扫墓的日子。慎终追远的传统文化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得到具体体现,各地纷纷举办各类活动迎接清明。今年的清明节,显得更有文化内涵,文明新风日益普及。 北京:清明文化活动丰富 清明节期间,北京市开展了系列清明文化活动,以进一步传播清明文化、提倡文明新风。3月31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石景山区委区政府等单位联合主办的“践行北京精神,缅怀革命先烈”2012年北京市清...
查看更多
传统节日法定化与传统文化传承
2012.02.22
论坛
传统节日法定化与传统文化传承何瑞涓 记者:中秋节是我国古老的习俗,作为经济学家,您是怎样看待我国传统节日的? 蔡继明: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我们的节日”,是亿万人民共同的节日。传统节日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凝聚着传统文化的精髓,是民族历史、社会心态和风俗的具体体现。中秋节起源于人们对月亮的崇拜,集中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精神。中秋月圆,象征着丰收和喜悦,团团圆圆象征着家庭和美,社会和顺,国家和平。每个人都有月饼吃,每个人都向亲戚朋友祝福,这就...
查看更多
我们该如何保护文化生态
2011.10.14
论坛
我们该如何保护文化生态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徽墨生产得到很好保护 谌强摄文化生态保护区内保存完好的古村落 谌强摄 在最近举行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现场交流会上,一个近年来各地专家学者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者时时关注和思考的话题,第一次作为中心议题摆在了大家的面前。这就是,我们该如何厘清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的思路?为什么在《非遗法》的法律条文中没有“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提法?我们该如何对文化生态实行法律所规定的“区域性整体保护...
查看更多
中国“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危机
2011.10.10
专题报道
中国“非遗”项目面临传承危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 我国从5年前引入“非遗”概念,短短几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已达近87万项,其中列入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的项目约1400个,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级“非遗”的有35项,是拥有世界级“非遗”数量最多的国家。与保护名录上“非遗”数量“大跃进式”的增长速度相对应的,是非遗申报过程中的很多大跃进现象:有些地方只看重入选名录的社会影响,保护措施不落实,甚至把入选名录当做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为入选名...
查看更多
1
35
36
37
38
39
46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