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7 星期六 农历四月二十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49)
机构
(0)
政策
(8)
资讯
(198)
清单
(93)
资源
(47)
学术
(98)
百科
(0)
其他
(5)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浅论俄罗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节日文化
2011.08.30
论坛
浅论俄罗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节日文化 王瑶 【论文摘要】俄罗斯可能是世界上节日最多的一个国家。 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旧的和新的、宗教的和世俗的、职业的和家庭的节日,神奇地交织在俄罗斯人的生活中。但是,俄罗斯当今社会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来越多的人不了解国家的节日,风俗和习惯。下面,我们以俄罗斯节日文化为引,一窥俄罗斯社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 苏联解体后,一个新的俄罗斯诞生了。随着新国家的建立,一些新的节日也应运而生。但是,俄罗斯人还是特别喜欢...
查看更多
一片缠绵摆手歌
2011.03.23
专题报道
一片缠绵摆手歌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清代诗人彭施铎在《溪洲竹枝词》一诗中描写了当时土家族摆手舞欢腾起舞的盛况。 民间自古就有“北跳丧,南摆手”之说。摆手舞是土家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显著文化标志之一,流传在重庆、湖北、湖南、贵州四省市交界的酉水流域,尤以酉阳为甚。酉阳摆手舞以其原生性、祭祀性、民族性和群众性以...
查看更多
乌丙安:非遗不是GDP!
2010.11.05
论坛
乌丙安:非遗不是GDP!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GDP!不要因为拿非物质文化遗产赚钱而最终毁了这些珍贵的遗产。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辽宁大学教授乌丙安在“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论坛”上大声疾呼:“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是GDP!不要因为拿非物质文化遗产赚钱而最终毁了这些珍贵的遗产。” 乌丙安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法保护的概念已进入我们的生活,这是令人可喜的,但更应该看到目前保护理念和现实生活还存在的差...
查看更多
专家批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GDP化”倾向
2010.08.23
其他新闻
专家批评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物化”“GDP化”倾向 在文化部8月20日举办的“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保护论坛”上,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专家学者、管理者和传承人,围绕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中国实践、申报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2009年,我国在“非遗”保护方面,特别是在向联合国“申遗”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传统桑蚕丝织技艺等22个项目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羌年等3个项目入选“急需保护的...
查看更多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七)
2010.03.23
专题报道
“八桂风谣”――广西壮族自治区专场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七)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南部的一颗“明珠”,壮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等十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在这块神奇而美丽的土地上,他们在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不仅创造了大量的有形文化遗产,而且创造了丰富多彩、特色鲜明的...
查看更多
民间资本开始为非遗拜祖锦上添花
2010.03.23
其他新闻
民间资本开始为非遗拜祖锦上添花 2006年,我省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升格后,打出了名气。现在,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经成为我省著名的文化品牌。但是,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一直是财政拿钱,缺乏民间资本注入。 受陕西黄陵县清明公祭的启发,从去年开始,黄帝故里拜祖大典首次尝试市场化运作,收获颇丰。将于今年4月16日举行的庚寅年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上,除了从仪程中拿出3炷香实行市场化运作外,还把包括全程合作伙伴、单项活动冠名等进行市场化运作。 现在,进行市场化运作的...
查看更多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六)
2010.03.19
专题报道
“潇湘风情”――湖南省专场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六) 湖南省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集生活的地方,这里生活着土家、苗、侗、瑶、白、回、壮、维吾尔等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岁月里,各民族以其勤劳和智慧,共同孕育了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和民族风情。本次专场演出集纳了土家族摆手舞、瑶族民歌、靖州苗族歌鼟、瑶族长鼓舞等十一个入选“第一批、第二批国家级非物...
查看更多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三)
2010.03.09
专题报道
“羌魂”――四川省专场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系列报道(三) 羌族,是生活在我国四川省的少数民族之一。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给30万羌族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造成了影响,大量珍贵的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受到严重威胁。为了抢救和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2008年11月,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授牌成立了“羌族...
查看更多
共同的精神家园
2010.02.22
专题报道
共同的精神家园熊澄宇 春节是中国人的大事。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一句大白话提炼了过年阖家团圆的核心内涵。包饺子、放鞭炮、舞龙灯、赶庙会,这些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呈现的传统节庆文化,实际上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符号特征。春节团聚、清明
祭祖
、端午竞舟、七夕乞巧、中秋赏月、重阳登高,这些共同的行为方式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中国人特有的精神家园。 中国政府在2006、2008年相继公布了两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明确将春节、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传统节日列入其...
查看更多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演出简介
2010.02.21
其他新闻
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 活动演出简介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办,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承办的“全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演活动”将于2010年2月27至3月30日在京举行。 此次调演共分九个专场,汇聚了全国20个省(自治区、市)的少数民族同胞,以具有鲜...
查看更多
1
36
37
38
39
40
4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