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2016年9月10日下午,第三届中国唐卡艺术节暨精品展在拉萨八廓古城夏扎大院开幕。继2014年首届中国唐卡艺术节成功举办以来,其影响力和知名度也不断扩大,中国唐卡艺术节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也逐渐凸显,成为国内参与最广、水准最高、内容最丰富的艺术盛会。第三届中国唐卡艺术节不仅为国内外的唐卡艺术家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同时为国内外的朋友们深入了解西藏文化艺术和西藏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打开了一扇窗口。勉萨派唐卡的国家级传承人罗布斯达在指导学生画唐卡外国游客在夏扎大院内...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以下内容为2016年4月21日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巡视员马盛德作客人民网的访谈实录。[主持人]:大家好,欢迎各位收看人民网访谈节目。今天我们将要和大家讨论的是关于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在演播室为大家请来的嘉宾是文化部非遗司巡视员马盛德,欢迎马司长的到来,您好。[14:03][马盛德]:您好。[14:04][主持人]:司长,刚刚我们说到培训计划,其实是文化部今年启动的一个“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先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个...
查看更多
10周年媒体报道
  7月底,记者来到黄河南岸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在那里感受到了热贡文化的魅力。     地处隆务河流域的同仁县隆务镇及其周边地区,藏语称之为“热贡”,意为“金色的谷地”。这里是青海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明清老街。热贡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在这里落户。热贡艺术主要包括绘画(唐卡、间唐)、堆绣、雕塑(木雕、泥雕、石雕)、建筑、图案等。这里已正式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单位,并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7月底,记者来到黄河南岸的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在那里感受到了热贡文化的魅力。     地处隆务河流域的同仁县隆务镇及其周边地区,藏语称之为“热贡”,意为“金色的谷地”。这里是青海唯一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和明清老街。热贡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也在这里落户。热贡艺术主要包括绘画(唐卡、间唐)、堆绣、雕塑(木雕、泥雕、石雕)、建筑、图案等。这里已正式列入“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试点单位,并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查看更多
论坛
  记录的不仅是一招一式    河南抢救性记录执行团队编导  赵  倩  由于非遗项目的类别与特点不同,传承人的身体状况、表达能力、家庭环境也有差异,使得我们在做抢救性记录的过程中面临许多不同的问题。在不断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形成了一些经验与思考。现以对撂石锁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沈少三的记录工作为例。  撂石锁是一种古老的武术项目,其花样动作有很多通俗形象的名称,像黑狗钻裆、片马腰穿等。沈少三的技艺特点之一是双人套花,也就是两个人在连续做几个花样动作之后再互传...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9月25日上午,历时五天的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在山东济南国际会展中心闭幕。本届博览会由文化部和山东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围绕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的要求,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通过展陈、演示、比赛、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进展和新成果。  本届博览会共设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成果展、非遗精品展、传统工艺项目比赛、民歌大赛、传统工艺振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9月9日至12日,第八届西部文博会在西安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文博会上进行展演展示。广东舞狮、陕西老腔等精彩的演出及各地富有特色的民俗手工艺让西安市民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本届西部文博会专门设立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专区。25岁的贵州六盘水苗族姑娘熊兆美点亮蜡烛,用不同大小的刀蘸蜡后在布上作画。在她的刀下,《年年有鱼》、《鸟语花香》等传统蜡画精致呈现。熊兆美从小跟着外婆、妈妈画蜡画,传到她已经是第7代了,熊兆美是当地最年轻的蜡画传...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比赛现场(一)比赛现场(二)比赛现场(三)比赛现场(四)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与首日参赛选手合影  本网讯  2016年9月21日上午,第四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民歌大赛(以下简称“民歌大赛”)在山东省济南国际会展中心前广场开唱。此次民歌大赛作为本届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重要活动版块之一,由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及齐鲁师范学院共同承办,旨在促进各民族民间音乐的交流与发展,展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推动传统音乐的保护、传承与传播,鼓励创新和交流...
查看更多
其他新闻
  由中国文联、国家民委、中国曲协和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政府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7月9日在呼和浩特开幕。    本次展演为期3天,来自内蒙古、广西、西藏、新疆等14个省区市的360多名少数民族曲艺工作者,通过3场优秀节目展演、2场基层“送欢笑”惠民演出和1场少数民族曲艺创作主题座谈会,集中展现近年来我国少数民族曲艺在创作、表演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参加展演的少数民族曲艺工作者中,既有来自专业院团的表演艺术家,也有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民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地处三江流域、号称“康巴腹心”的昌都,是一处被世人逐渐熟知的热土。在其集康巴文化、卡若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藏东红色文化、东女国文化、三江流域文化为一体的地域文化中,唐卡艺术可谓一枝奇葩。   唐卡,被人形象地称为“可以流动的壁画”,是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作为从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绘画艺术,唐卡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昌都的唐卡艺术在与不同地域文化,特别是汉族文化的交流中,形成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唐卡画师被称为“拉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