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大暑
搜索
其他新闻
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   2016年6月11日是我国第11个文化遗产日,2016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实施5周年。6月2日上午,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 2016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马盛德介绍了今年文化遗产日前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活动。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在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空心、文化断代等各类问题凸显,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发性传承趋向弱化。如何让非遗传统可持续发展,做好非遗“技艺”、文化“记忆”与现代生活的交接,是当代中青年非遗传承人群不可回避的挑战。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是应对这一问题的新举措,它于今年1月由文化部、教育部正式启动,在2015年试点的基础上,年内将在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上海大学等57所高校开设非遗研培班,可惠及2万人次非遗传承人群。非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康·美萨画派作品 嘎玛德勒,嘎玛嘎赤画派传承人   地处三江流域、号称“康巴腹心”的昌都,是一处被世人逐渐熟知的热土。在其集康巴文化、卡若文化、茶马古道文化、藏东红色文化、东女国文化、三江流域文化为一体的地域文化中,唐卡艺术可谓一枝奇葩。   唐卡,被人形象地称为“可以流动的壁画”,是藏族文化的百科全书。作为从松赞干布时期兴起的一种新绘画艺术,唐卡从公元7世纪有文字记载至今,已经有1300多年历史。昌都的唐卡艺术在与不同地域文化,特别是汉族文化的...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雅昌设计师与哈密维吾尔族刺绣传承人交流 苏州工艺美术学院学员的水绣作品   “怎么让咱们的羌绣产品提高销路?”“怎么让现代设计真正融入到我们的民族刺绣作品,而不流于形式?”最近几天,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叠溪镇的“80后”羌绣绣娘李芸和她的伙伴们经常聚在一起讨论,因为这个月末她们要去成都参加为期一个月的研修培训,她们希望把问题集中起来,到时候一起请老师答疑解惑、帮她们出出主意。   3月21日,受文化部委托,在四川大学艺术学院举办的绵竹年画培训班正式开...
查看更多
相关资讯
编者按: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1月13日,文化部、教育部正式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此事受到广泛关注,赞成者、担忧者均有。为此,光明日报特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学员在一针一线创作绣品 浙江瓷器班学员拉坯练习 原福州脱胎漆器厂技师为 学员相互切磋 ...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1月13日,文化部、教育部正式启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详见本报1月15日9版)。此事受到广泛关注,赞成者、担忧者均有。为此,本报特请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负责人就读者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1.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答:自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瞩目成就: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论坛
同志们:   这两天,我们在总结、交流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实施《文化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的通知》作了具体部署,对《文化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指导意见》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办法》两个文稿的征求意见稿和相关问题作了深入的讨论。这里我讲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非遗保护工作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开始,我国...
查看更多
论坛
  如今,湘西大山里的老农也开始使用微信了,而且微信成为森林里为数不多的人家一种普遍的沟通交流方式。当经济全球化如洪流扫荡至中国的各个角落的时候,中国的民族民间文艺应该如何更好地发挥其价值,而不是像自然物种一样任其被裹挟消失?   12月25日,中国民族民间艺术传承与发展现状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与会专家学者希望能够借助新成立的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民族民间艺术委员会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通过加强民族民间文艺的理论建设,以评论为主要的文化传播和参与方式,让民族民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自2001年昆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以来,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十二五”时期,在各级文化部门的努力下,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法》颁布施行到全国多地非遗保护条例纷纷制定出台,非遗保护实现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国家、省、市、县四级非遗名录体系初步形成,符合我国国情的非遗保护体系初步建立;18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设立;38个非遗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国成为...
查看更多
人物
村民在跳池歌昼   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和5个小时的汽车,12月6日,班杰军从北京回到了老家甘肃文县铁楼乡麦贡山村。旅途的周折并没有影响班杰军饶有兴致地讲述他在中央美院时的所见所闻,他和家人商量,明年3月要一起去北京参加结业展示。   班杰军,35岁,白马藏族,是文县池哥昼面具雕刻制作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白马藏族,也称白马人,在全国有1.8万人口,主要居住在甘肃文县和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境内。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在进行民族识别时,由于他们穿藏袍...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