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5)
机构
(0)
政策
(10)
资讯
(555)
清单
(421)
资源
(84)
学术
(187)
百科
(0)
其他
(58)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格萨(斯)尔
2013.12.10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类别:口头传统和表现形式,包括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媒介的语言;社会实践、仪式、节庆活动 《格萨(斯)尔》是关于
藏族
古代英雄格萨尔神圣业绩的宏大叙事。史诗讲述了格萨尔王为救护生灵而投身下界,率领岭国人民降伏妖魔、抑强扶弱、安置三界、完成人间使命,最后返回天国的英雄故事。凭借杰出艺人的说唱,史诗流传千年,主要流传于中国西部高原地带的广大牧区和农村。史诗全面反映了
藏族
以及其他相关族群关于自然万物的经验和知识,成为
藏族
等族群普通民...
查看更多
藏族
的神山崇拜
2013.10.24
专题报道
藏族
的神山崇拜 【核心提示】神山崇拜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呈现出不同的形式。首先是从自然崇拜到神灵崇拜。其次是从祖先崇拜到英雄崇拜。 神山崇拜作为
藏族
先民自然崇拜的主要形式之一,是
藏族
原始信仰体系的基础。藏区多山,南有世界最高的喜马拉雅山脉;北有昆仑山脉和唐古拉山脉;横亘中西部的众山之主冈底斯山脉和最著名护法神的念青唐古拉山脉;东部蜿蜒着纵横南北的横断山脉。在群山环绕之下,藏民的生产生活都与山息息相关,因此
藏族
先民把山看做是神灵栖息的处所。原始社会时期人...
查看更多
少数民族“非遗”如何进行产业开发?
2013.09.13
专题报道
少数民族“非遗”如何进行产业开发? 包泉万 目前,我国55个少数民族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515个。这些项目可以进行产业开发吗?答案是肯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发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殊优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和市场潜力的文化产业和文化服务。”那么,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在产业开发时应当怎样运作?应该注意些什么?对此,应切记: 保护要当家,产业不宜“化”; 开发要审慎...
查看更多
谈西北丝绸之路的非遗保护
2013.09.10
论坛
谈西北丝绸之路的非遗保护 南宇 杨永春 非遗在变化冲击中境况堪忧 古丝绸之路东起中国古都长安,西经南亚、中亚直达欧洲。全长七千多公里,在中国有近四千公里。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开向世界的窗口,在这条道路上,古代中国得以与西方文明交融交汇,共同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丝绸之路在促进沿线国家的经济发展、社会文明、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难以估量的巨大作用...
查看更多
青海省黄南州藏区非遗民俗--“六月山神祭祀会”
2013.09.05
专题报道
青海省黄南州藏区非遗民俗--“六月山神祭祀会” 被称为藏乡狂欢节的“六月山神祭祀会”是流传于青海黄南
藏族
自治州同仁县境内的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习俗,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六月十七日至六月二十五日举行,以祈求来年的平安、丰收。 “上口钎”和“上背钎”是当地血祭活动中的一部分。“上口钎”,也称为“锁口”,是在参加祭祀活动者腮帮处扎入钢针。“上背钎”,则是将钢针扎在参加祭祀活动者脊背上,赤裸上身,一手持鼓,一手击鼓,边敲边舞。 热贡...
查看更多
当前我国传统民间舞蹈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2013.09.05
论坛
当前我国传统民间舞蹈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思考马盛德 一、伪民舞现象的凸显 近年来,民俗、民间文化正在成为一种热潮。越来越多的人在民俗传统中寻找自己情感的寄托,在熟悉的民间文化中寻求精神的栖息地。各种民俗村落、边地文化旅游、民俗活动、传统庆典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在这种热潮中隐藏着一股“伪民俗”的暗流。这些伪民俗现象表现形态五花八门、名目繁多。有的为了功利目的任意添加、拼凑民俗事项,生硬地编造出一套在该地区根本不存在的、没有任何本土文化生态依据的民俗...
查看更多
让“非遗”不再遗憾
2013.06.27
专题报道
让“非遗”不再遗憾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社会现代化的进程,我国文化遗产生存环境却渐趋恶化,面临诸多遗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从活灵活现的皮影戏表演、华丽绚烂的少数民族服装制作、声势浩大的羌族羊皮鼓表演,到哥伦比亚黑白狂欢节、撒丁岛牧歌文化、印度尼西亚的蜡染印花工艺,再到色彩鲜艳的木版年画、漂亮玲珑的庆阳香包、制作精美的油纸伞,甚至是成都的盖碗茶、雅安的黑茶…… 这些你听说过的、接触过的、可...
查看更多
民主改革与西藏非物质文化的变迁
2013.05.27
论坛
民主改革与西藏非物质文化的变迁 靳海波 非物质文化,与物质文化相对而言,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各种精神文化。它是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配合和适应而产生的,如自然科学、宗教、艺术、语言文字、风俗等。西藏非物质文化是青藏高原在千百年历史进程中,由西藏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享用和传承的民族文化,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和民族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民主改革前西藏非物质文化发展处在停滞状态 历史上,西藏曾经历了比欧洲中世纪还要落后、黑暗的...
查看更多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6月举行
2013.05.22
其他新闻
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6月举行 发布会现场。文化部政府门户网站记者杨倩 摄 记者从5月20日在文化部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成都市人民政府、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四川省文化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非遗国际培训中心承办,成都市文化局、青羊区政府和国际非遗博览园具体执行的第四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国际非遗节”),将于6月15日—6月23日,在四川成...
查看更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世代相承
2013.04.11
专题报道
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世代相承 2013年4月6日,文化部、陕西省政府主办的“第四届西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系列活动”在西安开幕。类似这样的活动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在各地举办。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我国就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方面采取了许多积极有效的措施。目前,非遗传承还面临着哪些困难?怎样培养技艺传承人?非遗传承有哪些途径?怎样更好地将宝贵的财富世代相承?这些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
查看更多
1
105
106
107
108
109
13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