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5)
机构
(0)
政策
(10)
资讯
(555)
清单
(421)
资源
(84)
学术
(187)
百科
(0)
其他
(58)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问题
2009.04.23
论坛
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本体论”问题 和少英 摘 要: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具有丰富多样、开放兼容、跨国跨境以及和谐共存等特色的云南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为例证, 提出坚持不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为主导、辅之以脱离文化原生地的传承等模式, 并强调应重视实践层面的探究以及学习借鉴国...
查看更多
民俗是民间舞蹈依存的土壤
2009.04.13
论坛
民俗是民间舞蹈依存的土壤马盛德 在当今,传统民间舞蹈主要是指由广大民众创造,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在群众中广泛流传,并以活态方式延续至今,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的舞蹈形式。这一舞蹈形式,有别于经过艺术家有意加工、整理、创作而成的舞台化的表演性民间舞蹈。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人类的生存繁衍,不同种族和文化的发展变迁,都在民间舞蹈中留下了珍贵印记,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类以“身体刻写了历史的印记”。它凝聚着这片土地上千百年来创造的艺术精华,并将这一...
查看更多
藏戏重要流派--迥巴藏戏在发掘保护中焕发生机
2009.03.31
其他新闻
藏戏重要流派--迥巴藏戏在发掘保护中焕发生机 新华网拉萨3月28日电(记者李月 涂洪长)头戴面具,无需剧场,雪山为幕,草地为台,日喀则昂仁县迥巴藏戏的演员随时随地可以在西藏的农牧区为广大群众表演。600多年来,日喀则迥巴藏戏在后藏大地上孕育、繁衍和传承着。漫长的岁月流逝并未抹去迥巴藏戏的光芒,在当地政府有计划的发掘、抢救和保护下,这一传统艺术正焕发出崭新生机。 作为西藏歌舞缩影的日喀则昂仁县迥巴藏戏,是后藏三大著名藏戏流派之一,由藏戏始祖汤...
查看更多
藏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澳展出 吸引数千居民参观
2009.03.23
其他新闻
藏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澳展出吸引数千居民参观 家长陪同小朋友参观并拍下展品。(图片来源:澳门日报) 观众细心欣赏展品。(图片来源:澳门日报) 据澳门日报报道,“雪域风情――
藏族
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展”在澳门展出3天以来,吸引超过3000名观众入场。参观者认为,能近距离欣赏来自世界最高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精粹”,展品无价,机会难得,更可成为子女国情教育场所。 由国家文化部主办,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澳区全国政协“推动澳门文化产业建设”小组、澳门街...
查看更多
让农民共享文化盛宴
2009.03.17
其他新闻
有书读、有戏看―― 让农民共享文化盛宴 ●今明两年,中央将安排28亿元支持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到2010年将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 ●到2010年,将基本形成数字文化服务体系,县有支中心,乡村有基层服务点,实现“村村通” ●目前,国务院已公布了两批102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和777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维护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的主要途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
查看更多
两代
藏族
工艺美术大师见证藏文化传承
2009.03.16
其他新闻
两代
藏族
工艺美术大师见证藏文化传承 新华网青海同仁3月15日电(钱荣 徐文婷)走进青海黄南
藏族
自治州同仁县吾屯上寺僧人更登达吉的住所,门上“两代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牌匾格外显眼。在檀香缭绕的雕梁木屋中,46岁的更登达吉正细心卷起画好的唐卡样图,目光中流露出喜悦与祥和。 他说:“现在喜欢唐卡的人越来越多,作为唐卡画师,我真是赶上
藏族
文化发展的大好时机了。” 更登达吉的父亲夏吾才郎是第一位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的
藏族
艺人,早年曾跟...
查看更多
惹眼!绚丽民族服装为盛会添彩
2009.03.06
专题报道
惹眼!绚丽民族服装为盛会添彩 每年全国两会,很多媒体都会选择“春天来了”作为摄影作品的标题,而这些摄影作品的主角大多是身着五彩缤纷的民族服装的少数民族代表委员。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少数民族代表委员穿民族服装参会,似乎已经成为惯例。随着时代的发展,时装在少数民族日常生活中逐渐取代了民族服装的地位。那么,少数民族代表委员身着本民族服装参加全国两会这一形式是否会延续下去呢? 民族服装承载着一种使命感 “每次到北京开会,我都会穿上我们珞巴族的民族服装...
查看更多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十)
2009.02.26
其他新闻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十)
藏族
唐卡(勉唐画派) 西藏
藏族
唐卡(勉唐画派)是15世纪以后影响最大的
藏族
唐卡绘画流派,主要流行于卫藏地区 。勉唐画派艺术产生并形成于赞普时代,兴盛于帕竹时代中期至甘丹颇章时代,创始人是勉拉·敦珠嘉措。他出生于洛扎勉唐(今山南地区),勉唐画派由此而得名。勉拉·敦珠嘉措拜萨迦一带的画师多巴扎西为师,苦心钻研,在绘画艺术上...
查看更多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八)
2009.02.24
其他新闻
你见过这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民间艺术吗(八)
藏族
黑陶烧制技艺 囊谦
藏族
黑陶烧制技艺主要流传于青海省玉树
藏族
自治州囊谦县吉曲乡山荣村,分布区域单一,据考证是整个藏区唯一出产制作黑陶的地区。囊谦
藏族
黑陶烧制技艺为原始手工制作,选材讲究,用当地纯净细腻的红胶土和粘土,经手工捣碎成碎末、筛选、拉坯、晾晒、修整、压光、绘制等工艺,而后将坯体封大陶罐中,采用独特的‘封陶熏烟...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手艺面临“失传”“变味”双重难题
2009.02.19
论坛
中国传统手艺面临“失传”“变味”双重难题 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记者左元峰 傅双琪)拥有500多年历史的陕西凤翔木版年画,如今只有邰立平一家在苦心经营。面对传承之难,邰立平坦言自己已经“竭尽全力”。 凤翔年画起源于1507年。在20世纪80年代的鼎盛时期,当地几百户人家都以制售木版年画为生,一直到90年代后批量生产的胶印年画逐渐将传统的手工年画挤出了市场。 “胶印年画成本低、效率高,我们根本不可能与之竞争,”邰立平无奈地说:“大多数...
查看更多
1
119
120
121
122
123
132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