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28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初四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编者按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公布了2022年“非遗工坊典型案例”,66个工作成效突出、社会效果良好、人民群众认可度高的非遗工坊案例入选。“十四五”以来,三部门共同推动开展了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工作,支持各地累计建设了2500余家非遗工坊,其中1400余家位于脱贫地区,在推动非遗保护传承、推动就业增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乡风文明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版从专家学者、行政部门负责人、非遗工坊带头人的不同视...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文化和旅游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公布了66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一批工作成效突出、社会效果良好、人民群众认可度高的非遗工坊案例,呈现出新时代非遗助力乡村振兴的美丽图景。 “十三五”期间,文化和旅游部会同原国务院扶贫办开展了非遗助力精准扶贫工作,支持各地依托当地富有特色、具备一定群众基础和市场前景的非遗资源,因地制宜建设非遗工坊,通过开展技能培...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达罗牌是青海海西蒙古族流传的一种传统娱乐器具,其玩法与国际扑克牌、桥牌有相似之处。达罗牌是蒙古族文化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结晶,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文体特色和竞技特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加以传承与保护。使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对达罗牌的历史沿革、道具器械、比赛形式、活态传承等的梳理,可以为青海蒙古族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青海蒙古族;达罗牌;活态传承...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藏族青年画师仁青郎加(右一)在自己的工作室指导学徒创作唐卡漆画作品。 唐卡漆画作品《天路》 仁青郎加作 唐卡漆画作品《白塔桃花风景图》 阿旺曲扎作 在福建省援藏工作队大力支持下已建设完工的昌都唐卡漆画基地。 跟随福建省艺术馆艺术创作部副主任何肃先,记者走进一个面积超300平方米的大厅。这是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卡若区的文创...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曲木史伍 马赵凌云 杨华珍在指导学生 2022四川非遗年度人物暨优秀保护案例评选活动29日在成都落幕,分别颁出10位非遗年度人物和4个类别的非遗保护案例,为我们勾勒出四川非遗保护传承生机勃勃的实践。在传统印象中,非遗急需政府投入、生存岌岌可危、与时代存在脱轨,但近年来,四川非遗保护传承发展涌现出一个个值得书写的案例。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一组非遗保护传承新观察,以小见大...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2月29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承办的“璀璨非遗 永续传承——2022四川非遗年度人物暨非遗保护传承优秀案例发布仪式”在成都举行,现场揭晓10位2022四川非遗年度人物,发布2022四川非遗项目保护实践、非遗与旅游融合、非遗进校园、非遗在社区优秀案例各10个。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宋秋、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总编辑李鹏出席发布仪式并致辞。文化和旅游厅、经济和信息化厅、教育厅、省民族宗教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住房和...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11月4日,由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四川日报社承办的“2022四川非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确定100名候选人名单。 “2022四川非遗年度人物评选活动”自9月底启动以来,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各市州文旅局、相关非遗保护单位、专家和网友积极推荐候选人。经组委会邀请专家评议后,确定了包含传承人、策展人、艺术家、管理者、研究者、传播者等在内的100名候选人名单(名单附后)。 在此基础上,下一步将继续推选出30位提名候选人及10位2022...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在传统博物馆展陈内容发生扩展和展陈理念发生转变的当下,基于对文化遗产的保护,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播的需要,探讨非遗活态展示的相关概念、属性等问题尤为重要。活态的非遗特征要在非遗展示中呈现出来,既要注意辨析非物质性、无形性、活态性等属性,还要区别对待“原生态”展示、“准生态”展示、传承人“在场”展示以及传承人“离场”展示等非遗活态展示的类型。 【关键词】博物馆;非物质性;文化遗产;活态;展示 引言...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传统手工艺如何发挥可持续使命?如何融合在地文化并提升手工社群的可持续运营?作为中国与世界之间的文化桥梁,手工艺的国际合作空间如何构建?当下,对这些问题的思考、研究、实践非常迫切。 大胆有趣、生机盎然的国际设计合作 2022年,10个中国手工艺群体与10位国际大师合作“留住手工艺项目”融入了可持续与现代设计的理念,充分尊重并创新传承中国文化,获得了艺术创意行业、国潮复兴青年爱好者的关注。 梅森·马古拉创意总监约翰...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玛纳斯》史诗的承载者和传承者,玛纳斯奇拥有了既把过去变为自己,又让自己聆听现在的呼声,以及向一切可能性开放的生活方式。玛纳斯奇的生活方式具有集体性、传统性、“爱智”的鲜明特征。作为文化叙事脉络,玛纳斯奇与《玛纳斯》史诗共在的特征,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博大光辉,且融通在中华优秀文化中。 【关键词】《玛纳斯》史诗;玛纳斯奇;非物质文化遗产;共在;融通 柯尔克孜族史...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