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1   星期五   农历闰六月初八   大暑 大暑
搜索
专题报道
在非遗进校园(西藏大学)活动中,舞者展示国家级传统舞蹈丁青热巴舞。 在非遗进校园(西藏大学)活动中,学生体验尼木藏香制作技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泥塑制作技艺现场展示。 国家级晒盐技艺传承人卓玛央。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性特征承载了中华民族优秀历史文化记忆,是我国...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久河卓舞”传承人尼玛(中)在西藏琼结县下水乡小学进行教学表演。( 新华社发) 国家级芒康弦子舞传承人次仁旺堆。(摄影:觉安拉姆) 西藏古籍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修复珍贵藏文濒危古籍文献。( 新华社发) 在西藏昌都市卡若区嘎玛乡的民族手工艺培训基地,学员在学习画唐卡。( 新华社发) 【新阶段新理念新征程·推进社会主...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凤凰自行车+遵义藤编,混搭出田园自然风的城市自行车。 在“脱贫攻坚”这场战役中,“非遗扶贫”无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如何打通从“非遗”到“扶贫”间的步步难关?上海高校如何为中西部地区“扶智”“赋能”?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探索出的解决之道,是一系列跨界融合的“加法”:传承人+设计师、老技艺+老字号、非遗创新+非遗传播……最终,一个个“1+1”达到了“∞”的效应,而这一系列“加法”,也为未来的乡村振...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随着悠扬的牛角琴声响起,在大漠孤烟的背景下,模特们穿戴着别样的藏族服饰从灯影中缓缓走出,婀娜多姿。 近日,首届湾区(广东)时尚文化周在一场林芝非遗服装展中落下帷幕。这场时装秀上展示的80套特色服饰,融合了林芝的雪域桃源、非遗服饰与现代时尚元素,展现了“西藏江南”林芝的传统文化与人文风采。 从1994年对口帮扶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开始,广东省持续从资金、科技、人才、项目等方面,支持林芝建设,让这片雪域高原上的沃土良田焕发生机。在多年...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一、“十三五”时期非遗保护工作情况 。根据普查结果,我省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05项、代表性传承人125人,省级非遗代表性项目541项、代表性传承人1420人,州(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3015项、代表性传承人3568人,县(市、区)级非遗代表性项目7766项、代表性传承人12563人,并有“傣族剪纸”和“藏族史诗《格萨尔》”2个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有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4个、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8...
查看更多
论坛
国家级非遗浚县泥塑作品  (图片来自网络) 传统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应排斥标准。只要在生产过程中,坚持技术指标与农耕社会传统生产保持一致,并采用传统生产方式进行量产,那么这种文化产品就依然属于非遗项目类。因为无论是技术指标体系构成的生产标准,还是传统生产方式的量产都不是新鲜事物,其二者在传统社会中早已存在。此外,我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一定的生产标准进行传统美术的传统性生产并不会对其造成破坏,而是其在市场经济...
查看更多
学 术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强化普法和执法,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非遗法》;框架;宗旨;原则;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事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法治基础,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合理利用和管理工作中发挥了重大作用。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新形势,深入宣传贯彻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进一步强化普法和执法,依法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对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大且深远的意义。 【关键词】《非遗法》;框架;宗旨;原则;制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
查看更多
论坛
书名:史诗音乐范式研究:以格萨尔史诗族际传播为中心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ISBN:978752036749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俗学研究书系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21年1月 字数:390000 内容简介: 多民族跨境共享的格萨(斯)尔史诗传统是中外史诗学界的研究焦点,但史诗演述与其音乐表达...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大昭寺(图片来自网络) 西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的宝贵财富。西藏和平解放以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西藏优秀传统文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得到了继承、弘扬和发展。 文物古迹得到有效保护。党和国家从政策、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西藏的文物管理机构逐步健全,文物保护队伍不断壮大,文物保护体系日趋完善,文物研究和保护的能力不断提高。 西藏自治区颁...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