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4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搜索
要闻
正在毛里求斯召开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将9项遗产列入了《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会期将延续至12月1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希望在不设立具体准和排他性的前提下,提高社区传统和知识技艺的能见度。最新录入《名录》的遗产为:奥地利、捷克、德国、匈牙利、斯洛伐克 - 布劳德鲁克/摩德罗提斯克/柯克费斯特/摩德罗塔拉克:欧洲蓝印花布印染布劳德鲁克/摩德罗提斯克/柯克费斯特/摩德罗塔拉克,即蓝印花布印染,指的是在染靛蓝色之前将抗...
查看更多
要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13届常会于2018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召开。当地时间11月28日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 图1 会议现场 图2 会议现场 藏医药浴...
查看更多
调研
摘要: 临夏砖雕是一种明清时期从中国内地移植到西北河湟地区的民间艺术形式,由于其中阿合璧的文化气息,素有“回族砖雕”之称。砖雕在西北民族地区的高度发展与多民族文化互融共生的背景有深刻的关联。从临夏砖雕的文化变迁史可以看到,一种艺术形式的产生与发展时常超越文本的规约,是多元的文化基因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交流、变异并自适应发展的结果,也是多民族共创的文化成果,其承载的丰富的文化记忆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价值。 关键词:临夏砖雕;非物质文化遗...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妇女们在陕西延安延川剪纸传习所内剪纸    “天蓝蓝,地黄黄,打起个腰鼓精气畅。”在陕北大地,磅礴奔放的山地腰鼓、激扬粗犷的陕北说书,还有延川女子手中随心所欲、质朴大胆的剪纸,无不诉说着绚丽多姿的黄土风情。    在青藏高原腹地、青海热贡地区的隆务河畔,村落里家家作画、人人从艺,唐卡、堆绣、石雕、泥塑、建筑彩绘等热贡艺术不仅描绘出热贡文化的瑰丽多彩,当地居民还运用这些独具...
查看更多
通知公告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 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关于支持设立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通知 办非遗发〔2018〕46号 河北省、湖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甘肃省、青海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化厅,扶贫办: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特别是传统工艺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促进就业增收的独特优势。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
查看更多
要闻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将于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毛里求斯路易港召开会议,毛里求斯艺术与文化部部长Prithvirajsing Roopun将担任会议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奥德蕾·阿祖莱将出席委员会会议开幕式。会议每年汇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委员会的24个委员国代表。迄今为止已有178个国家正式批准了这一公约,委员会负责确保公约的执行工作。会议主要议题包括紧急情况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并将跟进已经列入非物质遗产名录的...
查看更多
加羊卓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藏族,1964年1月生,青海省贵南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幼年时在能裁会剪的父母亲悉心教导下,走上初学之路。父母亲离世后,先后跟随当地著名服饰艺人智巴、旦增学习裁剪,成长为一位心灵手巧的剪裁能人。后又辗转至海南藏族自治州文化劳动服务公司继续深造,学习服饰设计、缝制技艺。在共和县恰卜恰镇开设服装加工店,致力于安多服饰的传承和发展。二十余年间,着意于继承和创新,巧妙地将传统的服装形制、装饰与现代审美和民众需求相融合,使民族...
查看更多
次仁旺堆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47年1月生,西藏自治区申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家境贫寒,对制作民族服装兴趣浓厚,1967年开始跟随巴扎服饰第二代传承人恰巴次仁多吉学艺。1988年至2008年,随着技艺的日益纯熟,逐步成长为当地最著名的巴扎服饰代表性传承人。从艺四十多年来,在师傅的指导和自己不断努力下,将巴扎服饰从原有的两套发展到如今的六十余套,并长期在巴扎乡一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申扎镇六村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从事巴扎服装的设计...
查看更多
南布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藏族,1964年6月生,西藏自治区安多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长辈们学习布条拼对技术等简单的裁缝技艺,并逐渐学会安多传统服饰手工制作。23岁能独立完成制作安多服装各流程的相关工作。所制作的安多服装每年在那曲地区赛马旅游艺术节上展出。为弘扬安多民俗文化,继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服饰文化艺术,将自己的技艺一一传授给学徒。
查看更多
阿旺旦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70年10月生,西藏自治区措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服饰代表性传承人。1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扎扎服饰裁缝技艺。通过几年的学习,掌握了传统扎扎服饰裁缝技艺中的氆氇编织、染配色、缝制等各个工序,使扎扎服饰在当代社会仍能保持传统的特色和本色。出师后,带领两名徒弟传授扎扎服饰制作技艺,培养新一代传承人,弘扬藏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每年利用哲古牧人节、市县两级物资文化交流节等重要节日平台,参加展演和宣传活动,并接受多家媒体记者采访,积极宣...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