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4   星期一   农历闰六月十一   
搜索
加火加木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2年4月生,青海省海晏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青海湖祭海代表性传承人。父亲是一位藏族民俗研究者。早年在父亲的引领下专注于藏族的民风民情,尤其对于青海湖祭海情有独钟,立志尽自己所能传承和弘扬青海湖祭海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1982年9月,在白佛寺剃发出家,系统学习藏文历史、宗教源流史等,并且开始青海湖祭海保护工作。为系统了解青海湖祭海习俗,走访、整理与祭海相关的历史知识、仪规、经文等,并撰写《祭海》一书,全面介绍青海湖祭海的历史渊源...
查看更多
斯那品初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7年8月生,云南省德钦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民间信俗(梅里神山祭祀)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仓巴(神山祭祀主持)世家,从小受藏族仓巴文化的熏陶。12岁跟随父亲格玛品初学习主持祭祀仪式。受到藏传佛教高僧吉利活佛、四川藏族聚居区部囤活佛、奔子栏东竹林寺的拉普·忠鲁上师等的灌顶和加持,掌握神山祭祀和佛事活动的仪程。1991年至今在德钦县担任喇丝(神山祭祀)的仓巴,主持神山祭祀活动,深受当地藏民的尊敬。带徒多人。
查看更多
尼玛才让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81年7月生,青海省贵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藏医放血疗法)代表性传承人。9岁开始跟随舅父贡确雅湃学习藏医药物与放血疗法。20岁考入青海大学藏医学院。师承国医大师尼玛、名老藏医万玛昂智等,潜心研究藏医古籍。参加工作后,又先后赴西藏、甘肃随名老藏医学习实践藏医放血疗法,并形成独具特色的藏医放血疗法。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九项,获授权专利四项。出版《藏医金针学》等学术专著五部。研制藏医人体放血铜人模型并用于教学。培养学生百...
查看更多
索南旺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5年12月生,甘肃省碌曲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甘南藏医药)代表性传承人。1981年考入甘南卫生学校藏医班,师承拉卜楞寺名医加样加措大师和西热加措大师。1985年在碌曲县尕海乡卫生院工作,开展藏医药临床实践。后到郎木寺藏医院工作,师承名医更尕。1989年考入西藏藏医学院藏医本科班,师承强巴赤列教授和名医才南木,获藏医学学士学位。1994年到碌曲县藏医院工作至今,以杰出的医术救治病人。其间在四川省阿坝州名藏医旦科处跟师学医...
查看更多
明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5年3月生,西藏自治区琼结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医药(山南藏医药浴法)代表性传承人。山南藏医院著名老藏医琼结白日瓦旺久多吉之子。4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相关基础知识。1992年从山南卫校毕业后分配到山南藏医院工作,主要从事藏医外治工作。经过多年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熟练掌握藏医基础理论知识,尤其在藏医外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方面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查看更多
张宪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2年11月生,青海省化隆回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鎏钴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自明清以来,藏族鎏钴技艺由其叔父旦正加师傅的家族世代相传下来。拜旦正加为师,从事藏族鎏钴工艺三十余年。通过鎏钴技艺修复了上万件佛像、法器和动物造像,修旧如旧。侄子阿生玺、儿子张原跟他学艺多年,并已掌握了大部分的藏族鎏钴技艺。在三人的不懈坚持下,这项古老的技艺得以更好地传承与保护。
查看更多
旦增曲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79年1月生,西藏自治区尼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香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藏香制作技师。从小受尼木藏香文化的熏陶,先后虚心敬拜尼木如巴寺著名藏香制作者大堪布丹增随巴和吞巴朗杰、尼木乡杰嘎啦、尼木如巴神医后代赛啦等尼木民间藏香制作艺人为师。经过几年的学习和实践,掌握了尼木藏香的制作工序,并开始独立完成藏香的制作。1998年至2002年在西藏藏医学院参加培训。2006年注册了“尼木古宝”藏香商标,2008年建立了尼木藏香厂,201...
查看更多
尕玛代青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0年7月生,青海省称多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金属锻制技艺(藏刀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藏族金属锻制技师。15岁时跟随师傅学艺,25岁时学成出师。通过不断钻研和经验积累,制作藏刀技艺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以品质地道、藏民族风格浓郁著称。藏刀制作技艺采用单一的家族式传承,手艺人渐渐老去,家族中的年轻人不愿学艺,藏刀的传承出现了困难。另外,一些人用机器代替纯手工进行仿制,这样制作出来的藏刀在细节上与传统手工打造相去甚远,阻碍了藏刀文...
查看更多
冬措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藏族,1959年4月生,四川省色达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毛纺织及擀制技艺(藏族牛羊毛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从小跟随祖母和母亲从事牛羊毛绒编织技艺,并与母亲一起编织各种牛羊毛生活用品和工艺品。技艺和工艺程序(纺线—织褐—裁剪—缝制)在当地被公认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所纺的牛羊毛绒线细腻,易于编织,粗细均匀,织品光滑耐用。已开发出四类多个品种的产品。
查看更多
泽培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63年4月生,西藏自治区江达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藏族雕版印刷技艺(波罗古泽刻版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藏族雕版印刷技师。12岁便开始跟随父亲桑培在江达县白卓村学习木刻雕刻技艺。1978年,在德格印经院学习木刻雕版,历时五年。1983年起到西藏那曲安多县、四川德格等地雕刻经版。现每年冬天在本县波罗乡冲桑村雕刻经版,并教青少年学习木刻技艺。从事刻版制作已有四十余年,能够独当一面。先后教授学徒二百余人,其中多已成为雕版制作技师中的佼...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