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6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初二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449)
机构
(0)
政策
(4)
资讯
(271)
清单
(96)
资源
(18)
学术
(43)
百科
(0)
其他
(1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藏族鎏钴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藏族鎏钴技艺是金属传统装饰技艺的组成部分,是具有特色的民族金属装饰工艺,能起到金属文物复原、金属造像做旧的效果。历史上这一技艺在青海、西藏、云南、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地流布,在国外亦有传承,目前主要流布于青海省。 藏族鎏钻技艺制作程序复杂、周期长。其制作工序为采药、泡制、发药、焊接、打磨、鎏钴钻、出锅、装饰等。鎏钴钻所用药物以15种草木药为主料、3种原生矿物质为配料合成,每一种药物的配置剂量都有严格的规定,否则会引起一些不良的化学反应,导致制作的物件受损...
查看更多
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绞胎瓷又名“透花瓷”,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瓷泥采用绞胎手工技法相间糅合制胎成型、焙烧而成。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源于唐、兴于宋,在河南省焦作市世代相传,因主要产于焦作市当阳峪窑群区域,故而得名。目前主要流布于焦作市修武县、山阳区及周边地区。 当阳峪绞胎瓷烧制技艺以太行山特有的矸石为制瓷原料,有选土、炼泥、调色揉泥、制胎(拉坯、编花、贴片、
镶嵌
等)、修胎、荫干、打磨、施釉、焙烧等30多道工序。因瓷器花纹由胎而生,内外相通,里外相透,一胎一面,不可复制,也被...
查看更多
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登封窑陶瓷烧制技艺是指起源、传承与发展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华镇及周边地区的陶瓷制作技艺。登封窑的核心窑场主要包括以生产珍珠地划花闻名的告成镇曲河窑,以宣化镇前庄窑(神前窑)为中心的隋唐、宋、金、元时期白瓷窑址群,以白坪乡程窑为中心的宋、金、元时期钧瓷窑址群等。 登封窑制品的器形有碗、盘、瓶、罐、盆、执壶、盏托、枕、像生动物和侍女俑等多种形态。烧制技艺的流程有原料选取、釉料加工、练泥、成型、化妆、装饰、施釉、装烧等。全程湿坯作业,一次烧成。窑炉以堰壁窑、馒头窑为...
查看更多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云南省石屏县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始创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为云南省石屏县岳家湾村抗金名将岳飞后裔岳永兄弟特创,历来为岳氏独家经营。 历史上,乌铜走银曾与北京景泰蓝齐名,并称“天下铜艺双绝”。乌铜走银是以铜、金等贵金属为原料,按一定比例熔化后做成坯,在坯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金)走入细密的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再用祖传工艺使底铜变成乌黑色,透出银(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黄)分明的装饰...
查看更多
官式古建筑营造技艺(北京故宫)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故宫博物院 北京故宫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它初步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以后不断维修改建,集历代宫殿建筑之大成,成为我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 在建造维修故宫建筑的过程中,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具有严格形制的宫室古建筑营造技艺。它由瓦、木、土、石、油漆、彩画、
镶嵌
、裱糊等各工种匠作技艺组成,营造中选料上乘,工艺严谨,做工精细,宫殿各部位的做法和施工工序都有严格的定式。正是由于工艺技术的保证,以故宫...
查看更多
漆器髹饰技艺(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是以天然大漆、螺钿(软、硬)、金、银、木、纸等为原料,包括十余道制作工序的传统漆器髹饰技艺,主要流布于山西省稷山县及其周边乡镇。 稷山螺钿漆器的种类有天然大漆制胎
镶嵌
螺钿仿瓷器型产品(软、硬螺钿),木胎、纸胎大漆
镶嵌
螺钿产品,大漆
镶嵌
螺钿、金属书法混合型产品等。稷山螺钿漆器髹饰技艺使用的材料主要有天然大漆、螺钿(分硬螺钿和软螺钿两种,取材于内陆湖泊的珍珠蚌壳、贝壳)、金银、木、纸等。主要工艺为胎型设计、制作胎体、灰制胎体、打磨胎体、设计...
查看更多
漆器髹饰技艺(潍坊嵌银髹漆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山东省潍坊市 潍坊嵌银髹漆技艺,已有近200年的历史,是一种独特的手工技艺。它以名贵红木、天然漆和金银丝为主要原料,将传统的雕刻、嵌银、木工技艺有机地融为一体,经精工雕刻、
镶嵌
而成。 潍坊嵌银漆器的作品造型古朴典雅、珍重高贵,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嵌银艺术采用中国画的白描形式,有山水、花鸟、古装人物和汉代青铜器花纹,其作品洒脱简练、秀美飘逸、流光溢彩。 潍坊嵌银漆器有一套完整复杂的制作工艺:选材、坯...
查看更多
漆器髹饰技艺(重庆漆器髹饰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重庆市 重庆漆器髹饰技艺发展于秦汉,鼎盛于隋唐,延续至宋和明清时期,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重庆漆器制作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透明漆、黑推光漆、厚料漆、明光漆等各种髹饰技艺,产品可按用途分为生活、娱乐、装饰、旅游、收藏和兵器等六大类约数百个品种。其工艺复杂精巧,有制胎、髹漆、打磨等数十种,还有独创的研磨彩绘、蛋壳
镶嵌
、金银粉分光等特殊技法。重庆漆器产品曾出口到苏联和东欧等国家,并多次赴欧洲、美洲参加国际文化交流活动,还被当作国礼赠...
查看更多
漆器髹饰技艺(徽州漆器髹饰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安徽省黄山市屯溪区 徽州漆器早期主要产于安徽省歙县、岩寺(现徽州地区)等地,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其中的螺甸漆器至宋代已相当成熟,被誉为“宋嵌”。菠萝漆产品在南宋曾被用作贡器。明清两代,漆器工艺空前发展,雕漆、漆画、金漆、雕填、戗金、螺甸、百宝
镶嵌
等争奇斗艳,蔚为大观。明代徽州漆工黄成总结漆器制作经验,著成《髹饰录》一书,这是中国古代唯一流传至今的漆工专著。此书还通过文化交流远传日本,对日本的民间手工艺生产产生了一定影响...
查看更多
金漆
镶嵌
髹饰技艺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 金漆
镶嵌
是中国传统漆器工艺的重要门类,已有七千余年的历史。北京是我国历史上重要的漆器产区,官府手工艺作坊如元代油漆局、明代雕漆工场果园厂及清宫内务府造办处的兴起,为北京漆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现在北京金漆
镶嵌
从工艺技法到艺术风格等许多方面都直接继承和发展了明清宫廷的漆器制造艺术。 北京金漆
镶嵌
髹饰工艺繁多,题材广泛,艺术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其中的
镶嵌
类产品层次清晰,玲珑剔透;彩绘类产品色彩艳丽,灿若锦绣;雕填类...
查看更多
1
20
21
22
23
24
4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