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8-09   星期六   农历闰六月十六   
搜索
论坛
  摘要:“一带一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源远流长,沿线“非遗”为“一带一路”提供文化支撑,“一带一路”建设赋予沿线“非遗”保护新机遇,两者互利互惠。目前,沿线国家和地区在联合申报世界非遗、实施非遗的跨国界跨区域传播展演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由各种主客观原因造成的现实困境。对此,应从制定“一带一路”沿线非遗保护规划,成立区域性的共享非遗保护组织,加大沿线非遗的普查、认定与申报,持续推进沿线非遗的传播、交流和共享,以“非遗+”策略夯实沿...
查看更多
论坛
  开栏语:这一组文章围绕“一带一路”,主要从民俗学、民间文艺学、文化遗产等不同角度展开讨论,有鸟瞰纵论、有个案剖析,却无不指向丝路经验的总结,丝路精神的阐扬,当是对当前各界热议的“一带一路”话题的一个积极回应。   朝戈金文章从“遗产”或“文化遗产”概念的演变入手,辨析了这些概念变迁与国际社会从尊重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角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之间的关联,揭示了非遗保护所具有的超乎文化领域的深远意义。阿地里文章以《玛纳斯》为对象,从其口...
查看更多
论坛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在中国开展十余年来,带给民间文化场域前所未有的变局,原本位处边缘的民间文化一时间广受瞩目,炙手可热。在这场“非遗”热潮中,多方力量卷入其中,各种话语嘈杂其间,民间文化场域已然成为透视当代中国文化转型与文化政治的绝佳窗口。唯其话语最能显现出“民间文化”升级为“非遗”背后的权力、意识形态、资本及知识生产的交织过程。本文拟从话语角度切入,基于共时维度,分别在国家、市场、学界三个层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行政话语、产业话语、知识话语进行考察。首...
查看更多
论坛
 本报记者(摄影:陈曦)姜昆(前)2010年第三届巴黎中国曲艺节期间在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大会堂演出(摄影:吴钢)2008年第一届巴黎中国曲艺节上的京韵大鼓表演(摄影:吴钢)   (原标题:“艺海问道”文化论坛第十七期:中国曲艺走出去的实践、经验和前瞻)    时  间:8月26日    地  点:中国文化报社    与会嘉宾:    姜  昆(中国曲艺家协会主席、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    吴文科(中国曲协副主席、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所长)    王...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传承人减少,表演场合减少,民间曲艺传承难,症结就在于,这些曲艺形式很大程度上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了。" 大同数来宝表演艺术家柴京云认为,曲艺的发展首先应该适合时代的审美需求。  “舞台化后的曲艺节目,一般来说会更美,艺术感染力也更强。经过舞台化改造的民间曲艺形式,更符合大众趣味,观赏性、艺术性会更强一些。 ”曲艺作家、评论家严西秀说。  日前于四川遂宁举行的第二届中国西部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活动上,各具地方与民族特色的民间曲艺节目让当地观众激动不已:“真是大开...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身为非遗工作者的小编,常常收到这样的咨询:“帮我推荐点非遗专业书籍吧!”看似简单的请求,但要想从万千种读物中一下切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业“要害”,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小编特意咨询了相关专业研究者,列出一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专业书目清单,快快收藏起来吧!1.《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修订版)》 王文章主编  教育科学出版社该书最早于2006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是国内从基础理论方面系统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开拓性、奠基性成果。全书...
查看更多
论坛
  新文化史关注当代社会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重视当代文化现象的考察。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是当代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 它是全球化时代中国人的文化自觉,它代表了中国文化史的新阶段。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工作的评价与认识,应从百年中国文化的历史进程与哲学文化的高度进行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是对民族文化传统的修复与传承,是对民众文化地位的再确认,是对地方文化传统有效重建的契机与实践。    新文化史是一种研究方法与研究视角,将当代文化活动纳入历史的考察范...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张旭及其小组成员作品“黔趣染” “V故宫”灵沼轩的虚拟复原    升堂创意苍蝇拍     “这两年,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引导下,文创产品的开发成为设计界的热门讨论话题。”“来咨询的文博单位多了起来,无论是公司内部培训还是相关行业培训,文创产品开发总是绕不开的课程。”“文创产品开发对设计师的综合素...
查看更多
要闻
为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对非遗传播和保护的重大作用,培养专业的非遗传播队伍,促进非遗保护多层次多渠道传播,8月29日,由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央网信办网络新闻信息传播局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承办的2017非遗传播高级研修班在北京开班。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为研修学员作精彩报告。    项兆伦首先从媒体报道中经常出现的错误表述“非遗的抢注、文化遗产的抢夺”等问题入手,向与会的学员解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申报的本质是为了提高遗产的可见度,体现人类...
查看更多
论坛
  朝戈金包括史诗《江格尔》《格斯尔》在内的蒙古文学,有着悠久的传统与丰富的内蕴,承载着蒙古族的历史文化与蒙古人民的诗性智慧。今年是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在此之际,本刊邀请蒙古族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民族文学研究所所长,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主席朝戈金,请他结合自己的学术研究,来谈谈近年来以蒙古文学为代表的少数民族文学的传承与发展。  “史诗是文学的,也是生活的”学术周刊:您曾说过,史诗仅从文学角度研究还很不够,对于那些仍在活态传承的史诗而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