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谷雨
搜索
论坛
    原标题为:端午节在“匠心对话,非遗投资”高峰论坛上的讲话 几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小文《别小看了端午粽子》,贴在我的微博上。     小时的记忆里,我家乡甘肃农村过端午节,是饶有趣味的。挂艾草,插杨柳,戴五彩缕,戴荷包,捉癞蛤蟆(民间传说“癞蛤蟆避端午”,果真如此,这一天见不到癞蛤蟆,据说端午期间,癞蛤蟆的毒性最大,将其捉来,从口里塞进一定墨,毒液渗进墨里,可以治疥疮...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博物馆应该是什么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何展示?是像文物一样放在玻璃柜里,还是请一些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近年来,这些问题一直困扰着非遗保护从业者。随着非遗展示场所建设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大家对解决这个问题的期待也更为迫切。近日,由清华大学出版社推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与传播前沿》,结合实际和当前国际上博物馆发展的新理念,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回答。该书作者杨红,中国传媒大学文化发展研究院教师、艺术学非物质文化遗产方向博士、设计学博士后。她以...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赵中悦,研究馆员,现任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促进会副会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以下简...
查看更多
论坛
2017年6月举办的第六届成都国际非遗节吸引了小朋友参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下开展的保护工作已有16年时间,以2001年昆曲入选“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为时间节点,10余年来,在政府的主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和共同努力下,我们探索建立了一整套符合中国国情和非遗特点的保护制度和体系,如:非遗资源的调查制度、四级代表性项目保护制度、四级代表性传承人认定制度、探索设立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央财政设立非遗保护专项资金、国务院设立“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论坛
同志们:我们召开这次会议的目的是,对这些年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作阶段性的评估,总结经验,查找不足,进一步明确生态区建设的原则、理念、目标和方向,进一步明确生态区建设工作重点。一、关于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目标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建设目标是“遗产丰富,氛围浓厚,特色鲜明,民众受益”。遗产丰富——是指存续基础上的继续发展和丰富。设立生态区的前提是遗产比较丰富,我们还是把丰富作为一个建设目标,就是要继续发展和丰富,不断有新的创造。热贡生态区...
查看更多
论坛
图为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向与会记者介绍情况 新华网 郝广鹏 摄   2017年10月20日,十九大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中宣部、中央文明办、文化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加强思想道德和文化建设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以下是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有关文化遗产保护内容的发言文字实录:   项兆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我们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指南。近年来,我国文物保...
查看更多
论坛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其中蕴藏着中华民族精神基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推动,一个个承载着民族记忆的非遗项目,正纷纷从“纸上名录”走向自己的“新家”——非遗博物馆!  博物馆是历史文化遗产和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与人民文化意识的日趋成熟,博物馆事业迎来了大发展与大繁荣。与传统博物馆相比,非遗博物馆的出现,改变了以往博物馆“静态”展现的服务模...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本文按时间线索对中外《格萨尔》史诗的研究历程进行概观性讨论。从蒙古语文本的发现到后来的翻译和评介,俄罗斯、蒙古国及其他地区的西方学者围绕《格萨尔》史诗开展了早期研究;1900 年前后,在印度周边地区和我国藏族地区陆续发现的藏语文本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高度关注;20 世纪40 年代以来,随着西方学界的持续性研究,一门具有现代学术理念的专门学科——“格萨尔学”应运而生;20 世纪 50 年代末期,两部具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相继面世,进一步奠定了“格萨尔学”在国...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