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0067)
机构
(1)
政策
(137)
资讯
(7275)
清单
(93)
资源
(1096)
学术
(1187)
百科
(1)
其他
(277)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专访天津
非遗
保护中心副主任杨文
2017.10.09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杨文,女,天津市群众艺术馆副馆长、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馆员。曾长期从事民间艺...
查看更多
专访青海
非遗
保护中心副主任才让措
2017.09.29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才让措,女,藏族,现任青海省艺术研究所副所长、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副主任,研究馆员。负责《青海群众文化论文集》《青海...
查看更多
专访青海
非遗
保护中心副主任才让措
2017.09.29
访谈
查看更多
让传统文化绽放时代华彩
2017.09.28
论坛
五年,如同一个历史取景框,留下了诸多文化景致—— 回顾文化热词,“飞花令”一夜成为话题,“舌尖体”几度刷屏网络。 盘点文化现象,昆曲热、京剧热、诗词热相继来袭,《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火爆荧屏。 观察教育动向,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成为了全民共识,对中华智慧的学、思、行、悟逐渐走进课堂。 文化潮涌,必有深层的动因;理论建构,才有实践的回响。五年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历史与时代相结合的高度,带领全国人民从延...
查看更多
王宁:展开舞蹈生态学
2017.09.27
论坛
《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民族民间舞蹈与人的生活休戚相关,是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重要突破口。在艺术研究中,舞蹈是难度最大的一个门类,因为它的媒质并非外物,而是由人的思维和心理支配着的肢体动作。“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舞蹈的研究者和被研究对象实为一体,几乎是零距离的。所以,研究舞蹈必然是实证与推理的结合,典型个案是十分重要的。 《西北地区信奉伊斯兰教民族婚俗舞蹈研究》(中华书局)的作者马盛德是研究这一课题的合适人选。我和盛德先后在青...
查看更多
非遗
保护要“与时间赛跑”
2017.09.26
论坛
开展
非遗
传承人展演展示、评选
非遗
保护优秀科研成果及模范传承人……近年来,
非遗
保护传承工作得到了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文化部门的重视,一批生产性项目、传承人成果的示范,为
非遗
更好地“活”在当下提供了经验和参考。 2005年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为“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从中可见,因与地域文化、仪式风俗、生产生活等息息相关,加之依托于人而存在、靠口传心授不断...
查看更多
非遗
不是无情物 关注现实更喜人
2017.09.22
论坛
世界因不同而精彩,文化因借鉴而丰富,创新因交流而迸发。作为由文化部、陕西省政府主办,陕西省文化厅承办的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的重要板块之一,由陕西中贝元儿童艺术剧院组织的汇聚中国、荷兰、捷克、爱沙尼亚等国家的“国际儿童戏剧周”,连日来把来自不同地域的民族艺术放在同一舞台上,呈现给广大少年儿童。值得一提的是,由陕西渭南华州皮影剧团年轻的皮影戏表演艺术家们带来的皮影戏《灯影童真》,通过贴近儿童感受的故事编排,让孩子们在欢快、有趣的表演中认识了皮影,不...
查看更多
非遗
保护,也须与时俱进
2017.09.21
论坛
当传统
非遗
拥抱现代动漫,会产生怎样的火花? 近日,“剪纸、皮影、年画传承人对话动漫界”活动在上海大隐精舍举行,近百位来自全国各地的
非遗
保护专家、代表性传承人和动漫制作公司的负责人齐聚一堂,探讨
非遗
和动漫跨界融合的可能。与会人士指出,两者的相互借鉴有基础,也有必要性,跨界融合正当其时。
非遗
传承人要一手托着传统,一手连接未来文化部
非遗
司司长陈通指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
非遗
的保护得到了足够的重视,但如何让这些古老技艺融入现代生活,焕发新的生命力,依然是...
查看更多
朝戈金:从传承到传播 朝向“互联网+”时代的共同行动
2017.09.15
论坛
9月15日,由中央网信办和中国文化部共同主办的“喜迎十九大·文脉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网络传播活动在京启动。该活动为期两周,是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开展的
非遗
网络传播活动。它既是我国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向国际社会郑重承诺合理、有效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众实践活动,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施五年来在
非遗
领域展开的又一项重要措施,因而意义深远。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民俗学会会长朝戈金公约强调,缔约国应努...
查看更多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实践范式
2017.09.15
论坛
摘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通过新文本和新术语倡导一种新的实践范式,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意义不在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也不在于单纯地保护文化多样性,而在于保护共同体、群体和个人创造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权利,防止公权力侵犯个人的权利,并在保护的过程中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履约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其实也是建立人与人之间新型伦理的过程。我们不光在操作层面讲伦理守则,更要通过此项保护在中国推广并实行彼此尊重各自权利与尊严的文化风尚,这是《保护...
查看更多
1
71
72
73
74
75
119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