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9   星期五   农历四月十二   立夏 立夏
搜索
论坛
  生产性保护作为非遗保护的一种方式,主要适用于传统技艺、传统美术和传统医药药物炮制类非遗的保护。这3类非遗的共同特性在于以手工生产为主。   生产性保护的主体是掌握有关传统手工艺的生产单位。为激发有关生产单位和生产者的内在生产活力,引导相关机构、个人积极地参与生产性保护,今年,江苏省苏州市启动了促进非遗生产性保护的立法工作,计划于年内出台有关规范性文件。作为此次立法工作的负责人之一,笔者想谈一些苏州对开展此项工作的思考。   坚持手工是基本原则和底线...
查看更多
论坛
  村落社区传承保持着最本源的民族文化形态,是民族文化活的细胞和基因库,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正是依附在村社文化传统中绵延存活的。   十多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普及和申遗热潮的兴起,我国体制内相关非遗机构的建立和保护工作逐步完善与规范化。201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颁布,为非遗保护工作进入常态化与可持续化提供了法律保障。应当说,我国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速度快、力度大,资金投入也大。但由于我国多民族和地域广的现状,投入的资金与维...
查看更多
论坛
  非遗是人们世代手口相传、相沿成习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是情与理、技与艺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创新源泉。非遗作品则是承载传承人和相关技艺的最直接载体。   近年来,各地通过政府采购非遗作品的方式保存、保护非遗的现象颇为常见,如北京市旅游委连续10年开展“北京礼物”评选,将京绣、渔阳三烧等一大批非遗作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作为对外交流的文化礼品;河南省新乡市政府选择当地特色的麦秆画作为政府礼品;江苏南通市文化局以政府采购的形式,购买民营风筝...
查看更多
论坛
  本世纪初,上海市文广局启动整理、抢救优秀表演艺术工程,抢救对象主要是戏曲、曲艺表演艺术,包括剧目和表演技艺。这些都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前主要是靠老师口传身授的方法进行传承,技艺往往活在艺人们身上。我们在工作中发现,有的老艺人因体弱有病,已无法登台,但是他们的学艺经历,以及亲历的戏曲、曲艺发展进程中重要的历史事件、丰富的表演艺术经验,都是培养后续人才的有用教材。   现在要把它们抢救下来,主要的途径一是通过教学,二是用现代化音像技术抢救记录,三就...
查看更多
论坛
  7月4日,正在德国波恩召开的第39届世界遗产大会尚未结束,已经传来好消息:我国湘鄂贵三地联合申报的“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办成功的意义,我觉得不在于项目又增加了多少稳居多少位,也不在于哪个省份实现了世遗零的突破,而在于土司制度进入公众视野之后,可能被了解、被认知。   “土司遗址”是土司制度的物质遗留,但什么是土司制度,不少人恐怕闻其名而未必知其实。有权威媒体报道说,这一制度见证了古代中国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对西南山地多民族聚居地区独...
查看更多
论坛
  [内容摘要]行业协会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力量,对其进行系统研究,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其他领域行业协会建设的经验,明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行业协会的社会定位,明确其具体职能和实现方式,从行业协会的组织架构、章程、服务范围及对象、纽带作用等四个方面推进其建设,并依据其具体的职能设计切实可行的评价体系。   [关键词]行业协会  社会定位  职能  科学建设   行业协会是由各行业成员自愿组成的界于各行业主体(主要指企业和个人)与政府之间的中介组织,由于...
查看更多
论坛
    近年来随着影视网络等媒体的冲击,民间故事作为口头传统的一个重要类型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其表现为:传统民间故事的讲述边缘化、断层化甚至于消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民间故事的单一表达方式导致其娱乐功能不能满足多媒体时代的需求,因而难以为当代的听众所接受。       如何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许多故事讲述者、民间文化学者和听众们都在积极思考并着力摸索实践着。这几类人当中,故事讲述者(特别是被命名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的故事讲述者)由于处在民间文化“第一线”的位置...
查看更多
论坛
  【核心提示】艺术人类学研究虽同样以艺术形式的表层为起点,但更注重对艺术主体的深层意义、社会结构和审美心理等问题的探寻,从而总结人类性灵之美的规律,是艺术人类学的终极目标。从形式到内容、从符号到内蕴的研究过程,即从能指到所指的求索过程,是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最终落脚点。   艺术人类学作为近年来国内迅速发展的人文学科之一,不仅在艺术研究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学科支持,而且在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中,与其他相关学科一起,正扎实、稳步地推进对各地、各民族传...
查看更多
论坛
  党的十八大以来,创新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关键词。今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38次提到“创新”,如“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创新能力”“创新理念”“创业创新”等。显然,在我国今年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创新将是社会发展的主旋律。   同样,非遗保护也是新世纪和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热词。那么,非遗保护与创新是什么关系?非遗保护能否融入社会创新的主旋律?   一谈起非遗保护,很多人就自然而然地把它与“真实性...
查看更多
论坛
  在非遗项目中,我国的民族戏曲、各地方剧种占了一定的比重。而戏曲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不少剧种现在还存活于舞台上,所以要采取活态保护的方法,这种保护必须与他们的演出和创作活动密切地结合起来。一方面要把戏曲的传统剧目、表演技艺、审美原则、创造法则等保存和传承下来,同时还要在传承的基础上创作一些新的剧目,对艺术本体做一些丰富和创新。于是,如何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成为戏曲类非遗项目保护工作中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由于我兼任上海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的评委,要...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