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27 星期日 农历闰六月初三 大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40)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094)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6)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文化主体:遗产内在价值的最核心因素
2012.02.17
论坛
文化主体:遗产内在价值的最核心因素石奕龙 艾比布拉·卡德尔 世界文化遗产运动的出现,与当代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所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化与转型密切相关。几乎所有的传统价值体系和文化范畴都在按照现代性基本发展方向的要求加以重建。 社会转型造成文化传统的断裂和消失 现代社会的各个层面在不同程度上否定传统价值体系和生活方式,这促进了符合现代性要求的新生活方式和新文化类型的建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传统社会类型与现代社会类型之间在核心价值体系及延续性方面出现不...
查看更多
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的有益探索
2012.02.17
论坛
生产性保护:活态传承的有益探索 岳青 南京云锦 生产性保护,是近年来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工作中归纳提出的三种保护方式之一,其主要含义是指在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发展规律的前提下,通过生产、流通、销售等方式,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资源转化为生产力和产品,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创造社会财富的生产活动中得到积极保护。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生产性保护已经被证明是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特点及规律的重要保...
查看更多
非遗探秘:温州“首饰龙”手工制作的独特技艺
2012.02.20
专题报道
非遗探秘:温州“首饰龙”手工制作的独特技艺 乐清首饰龙灯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首饰龙这一民间灯彩游艺活动除了当地老百姓用来娱乐外,还蕴涵着人们的美好祝愿。每年元宵节前后,乐清都会举行盛大的首饰龙游行活动,人们希望首饰龙能带来风调雨顺、五谷丰登。首饰龙的制作工艺复杂,集木工、油彩、纸扎、龙灯、刻纸等工艺技法为一体,而且在制作过程中,往往几种不同的技法交叉进行,是一种综合手工技艺的展示。 配合着喜庆的背景音乐,惟妙惟肖的古今人物玩偶在色彩缤纷...
查看更多
钧瓷烧制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坚守手工制作的底线
2012.02.20
专题报道
钧瓷烧制技艺的生产性保护:坚守手工制作的底线 “手不离泥,泥不离手”。在刚刚结束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上,国家级非遗
项目
钧瓷烧制技艺的省级代表性传承人任星航的技艺展示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只见他撸起袖子,拿起从河南禹州带来的陶土,开始在转盘上拉起坯来。仅几分钟,原本硬邦邦的泥土就迅速幻化成了一个造型精美的器皿。能在现场如此近距离地观看到和泥、拉坯等传统手工制瓷技艺,让不少人大开眼界、直呼过瘾。 钧瓷始烧于唐代,成熟、鼎盛于宋...
查看更多
“非遗”生产性保护之路:坚持手工制作独特性来源
2012.02.21
专题报道
“非遗”生产性保护之路:坚持手工制作独特性来源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工作中,经济效益从来不应该是我们着眼和追求的目标,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必然会伤害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表演化和商业化倾向是真正意义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敌” 2月7日上午,北京正经历着一次寒潮带来的大风降温,前来观看全国农业展览馆新馆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的观众仍然络绎不绝、热气腾腾。展馆外的广场上,山东海阳盘石店镇薛家大秧歌表演吸引了不少观众。展...
查看更多
朝戈金:保护非遗就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2012.02.21
论坛
朝戈金:保护非遗就是保护优秀传统文化 ——六中全会解读之四 【嘉宾介绍】 朝戈金,男,蒙古族。法学(民俗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长兼临时党委书记、研究员;国际哲学与人文科学理事会(CIPSH)副主席;中国民俗学会会长;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会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专家;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社科基金重大委托
项目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与文化研究”首席专...
查看更多
“亚太非遗中心”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
2012.02.22
其他新闻
“亚太非遗中心”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京召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管理委员会成立大会现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讲话 2012年2月22日上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亚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培训中心管理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西藏大厦召开。中国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国际处处长王汉杰主持开幕式,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和中国文化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赵少华发表重要讲话。赵少华为班德林颁发“亚太...
查看更多
非遗生产性保护急需政策护航 非遗企业盼望减负
2012.02.22
专题报道
非遗生产性保护急需政策护航 非遗企业盼望减负 2012年2月1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大展”在北京落下帷幕,188项非遗
项目
和近2000件展览实物让观众看到了非遗生产性保护取得的硕果。然而,在欣喜之余,记者发现非遗生产性保护目前也存在着诸多政策瓶颈,制约着非遗
项目
继续做大做强。 非遗企业盼望减负 “在前几年的调查中,传统手工艺企业税负最高的达到33.6%。”南京大学教授徐乙艺在非遗生产性保护座谈会上表示。在记者采访中,不少非遗
项目
...
查看更多
苗族首部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
2012.02.24
其他新闻
苗族首部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 刘云山致信祝贺中国口头文学遗产抢救重大成果 2012年2月21日,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办的苗族英雄史诗《亚鲁王》出版成果发布会在京举行。会上,中宣部副部长翟卫华宣读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为《亚鲁王》的出版专门发来的贺信。 滥觞于约2500年前的《亚鲁王》是第一部苗族长篇英雄史诗,它的发现具有重大意义,其文化价值堪比藏族史诗《格萨尔》、蒙古族史诗《江格尔》、柯尔克孜族史诗《玛纳斯...
查看更多
生产性保护:非遗的“自我造血”
2012.02.24
论坛
生产性保护:非遗的“自我造血”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织锦传习所云南建水紫陶生产作坊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文明的独特品格和民族气质,体现各族人民群众的审美追求、生存智慧,乃至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中国非遗保护严格贯彻执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精神,始终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方针,对不同类别、不同存续状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采取了以下几种保护方式:立法保护、抢救性保护、整体性保护和生产性保护。实践证明,这几种方式...
查看更多
1
141
142
143
144
145
132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