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12 星期一 农历四月十五 立夏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非遗保护应从更新的视野构建未来
2012.12.07
论坛
非遗保护应从更新的视野构建未来 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走过11年。如今,我国的非遗保护效果如何?非遗保护发展方向何在?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副主任高小康。 真正的非遗保护应该是活态保护 《中国社会科学报》:现阶段非遗保护的特点是什么,主要任务是什么? 高小康:我在一年多前提出,非遗保护已进入“后申遗时代”。“后申遗”概念的提出是相...
查看更多
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册
2012.12.07
其他新闻
福建木偶戏人才培养计划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册 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举行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七次会议,12月4日作出决定,将中国申报的“福建木偶戏后继人才培养计划”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截至本次委员会会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优秀实践名册的
项目
达到10项。 福建木偶戏是我国木偶表演艺术的杰出代表,主要演出形式为提线木偶与掌中木偶两种。自公元10世纪始在泉州、漳州及周边地区广泛传播,积累了众多传统剧目、音乐唱腔,形成了...
查看更多
也谈非遗传承人的权利
2012.12.18
论坛
也谈非遗传承人的权利 邓章应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是一个民族发展进程的永久记忆,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以下简称非遗传承人)则是一个民族精神家园的守护者。2007年至今,文化部先后命名公布了4批共计1978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2月25日通过并于6月1日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对代表性传承人的资格认定、代表性传承人的资助措施以及代表性传承人的义务等作出了规定,但却未对非遗传承人的权利作出相关规定。2011...
查看更多
锡伯族民间故事传人何钧佑:老故事还要往下传
2012.12.18
人物
锡伯族民间故事传人何钧佑:老故事还要往下传 11月28日,被称为“锡伯族故事大王”的何钧佑走完了他89年的人生历程。当人们还沉浸在对他的缅怀中时,当年发现这位故事大王的辽宁大学教授江帆决定以深入研究锡伯族民间故事的实际行动对逝者表达追思。回想起几年前在自己面前一口气讲了好几个民间故事的何钧佑,江帆无比悲伤:记得何钧佑说,我怎么也不会想到,从父辈那里听来的“土故事”在非遗专家眼里成了“锡伯族活态史诗”。 锡伯族自古就有说书讲古的传统,过去,鲜卑人...
查看更多
四川非遗"青神竹编"的发展路:小竹子编出大产业
2012.12.18
专题报道
四川非遗"青神竹编"的发展路:小竹子编出大产业 王雪娟 “在青神,竹子比黄金还贵!”这并非耸人听闻的传说,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在被誉为“中国竹编艺术之乡”的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10元钱的竹子可以编出上百万元的工艺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神竹编”已经走出一条产业化的传承发展之路,当地的竹编艺人靠竹编“编”出了小洋楼,“编”出了小轿车,“编”出了新农村的幸福生活。 竹编带动农民增收 “竹子和清明上河图”“竹子和开国大典”,这些似乎完全扯不上关系...
查看更多
第四批498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公布 呈现年轻化趋势
2012.12.25
其他新闻
第四批498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公布 呈现年轻化趋势 2012年12月20日,文化部公布了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共498名,加上前三批已公布的1488人,共计1986人。 记者发现,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中,出现了10余位“70后”,成为传承人队伍中较为年轻的成员。据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介绍,此次评选的代表性传承人与之前相比有明显年轻化的趋势。前三批评选的传承人大多是老一辈大师,他...
查看更多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2012.12.26
通知公告
文化部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文化广播电视局,各计划单列市文化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及《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有关规定,为有效保护和传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鼓励和支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开展传承传播活动,按照《文化部办公厅关于推荐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的通知》(办非...
查看更多
农业遗产:逐渐步入保护视野
2013.01.04
专题报道
农业遗产:逐渐步入保护视野 2012年11月17日,国家文物局公布了更新后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相比2006年公布的名单,新名单中的预备遗产
项目
增加到了45个。新名单中出现了“农业遗产”,这包括哈尼梯田、普洱景迈山古茶园等。 据本报记者了解,联合国粮农组织于2002年发起了“全球重要农业遗产”保护
项目
,中国农业部和农业科研专家对“农业文化遗产”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界定。不过,有关“农业遗产”保护的问题在文化遗产保护界尚没有形成共识。中...
查看更多
非遗为何难解传承人之困
2013.01.04
专题报道
非遗为何难解传承人之困罗 旭 在2012年12月的北京文博会上,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受到广泛关注。值得思考的是,很多非遗
项目
虽然被列入国家级保护名录,但依然面临后继乏人、濒临失传的局面—— 困局 “宫毯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早年的宫廷珍品,你看它多漂亮、大气。”在12月19日至23日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期间,79岁的康玉生亲自上阵,现场演示宫毯制作技艺。 康玉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宫毯织造技艺代表性传...
查看更多
2012年非遗保护:动静相宜 进退有度
2013.01.04
专题报道
2012年非遗保护:动静相宜 进退有度 2012年12月21日,济南市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技能大赛开赛,125名来自山东、河南、江苏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人各显身手, 图为一名手工艺人在核桃壳里制作面塑作品。郭绪雷 摄 2012年12月28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柘荣剪纸展览”在福建福州开幕,图为外国游客在参观展览。 2012年2月5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查看更多
1
154
155
156
157
158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