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3 星期六 农历四月初六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07.07.27
其他新闻
保护文化遗产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光明日报(钟文):为进一步了解、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和做法,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文化遗产,推进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国文化考察团近日对巴西、秘鲁、阿根廷三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考察。 巴西、秘鲁、阿根廷与中国同属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处于类似的发展阶段,在保护民族文化遗产、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都面临着一些共同或相似的问题。三国虽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不高,但都比较重视文化遗...
查看更多
“非遗”不是摇钱树 破解“非遗”保护新课题
2007.08.03
其他新闻
“非遗”不是摇钱树 破解“非遗”保护新课题 眼下,一股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保护民间传统文化的热潮在涌动。但“热闹”的背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状况让人担忧―― “限时题目”有压力 2006年5月,安徽省19个
项目
进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83项省级“非遗”名录出炉、8人当选国家“非遗”传承人、数十位省级“非遗”传承人评出。 “安徽省‘非遗"保护起步较晚,2005年关于申报国家名录的第18号文件下发后基本才正式开始,”省非物质文...
查看更多
中国式申遗
2007.08.04
其他新闻
中国式申遗 一方面,全球化、现代化及经济一体化的挤压下,中国的传统文化濒临灭绝;另一方面,一个
项目
一旦被列为世界遗产,就会成为一些地方的经济发展突破口。当文化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种手段时,便很可能出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短视逻辑,直接导致文化的边缘化,在无节制的利欲面前,即便博大精深,也不能避免其衰落的命运。如若任其发展下去,不要说需要保护的文化遗产会越来越多,就是中华文明整体“申遗”也不会出人意外。【现状】 在中国式申遗的框架中,各地申报的世界...
查看更多
申遗“运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2007.08.14
其他新闻
申遗“运动”能给我们带来什么? 刘洪波 如果为着遗产本身,那么它是否得到冠名都应当得到珍视,如果是为着提升文化地位、激发商业价值,那么得到冠名和确认就会成为首要考虑,这也意味着那些不具备冠名可能的文化遗产将要被抛弃,甚至被当成落后的证据而加以有意的铲除,那些已经成功申遗的
项目
则会为了表演而被“改造”和破坏性使用。 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国正成为一场运动。 这个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每国限报一项的冠名活动,中国候补
项目
已有一个足以延...
查看更多
过不过七夕,原本不是个问题
2007.08.19
其他新闻
过不过七夕,原本不是个问题 8月19日是中国农历的七月初七,也叫“七夕”(又名“乞巧节”或“女儿节”)。传说中,一年到头两地分居的牛郎和织女,会在这天相会鹊桥。在中国为数众多的传统节日中,七夕无疑是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 然而,“端午申遗风波”给国人带来的刺痛,情人节遍地盛开的玫瑰以及春节里听不见的鞭炮都在提醒着我们,这个“七夕”,注定又要被蒙上一层弘扬传统文化,拯救民族遗产的道德面纱。这层面纱,还曾被赋予官方色彩,在文化部去年公布的首批国家非...
查看更多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公共性
2007.08.22
其他新闻
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的公共性 中国文化报(乔晓光):在21世纪初短短的五六年时间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为一种国家行为,相应的政策法规、
项目
保护资金、申报保护的机构等应运而生,媒体对该词的使用率和相关内容的报道率也达到空前规模。“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转型期中国颇具社会影响力的流行词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文化事业,但当前则更像突如其来的“公共事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词语产生并得到迅速普及,但对其真正的内涵及相关问题,人们并不...
查看更多
夯实民间舞蹈传承人基础
2007.08.22
其他新闻
夯实民间舞蹈传承人基础 中国文化报(白洁):民间舞蹈是人们自发创造的艺术形式,它以身体的动态直接传承和体现了民族的传统文化。56个民族的民间舞蹈绚丽丰富,令人炫目。中国民间舞蹈的文化传承,其实质是通过丰富多彩的舞蹈形式,传承“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民族文化精神,传承中国文化风格和各民族的审美情趣。 民间舞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之一,它具有自身特点:其一,民间舞蹈的群众普遍参与性。我国的民间舞蹈多是大型的、广场性的、群众广泛参与的民...
查看更多
科技之剑保驾“非遗”
2007.08.22
其他新闻
科技之剑保驾“非遗” 中国文化报(叶婧瑜):科技是一把双刃剑,它所带来的社会变化在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环境的同时,也给其保护和传承带来新的机遇。在当前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科技应用处于一个怎样的状态呢?日前,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学者。 与有形的文化遗产不同,大多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依托人而存在,以声音、形象、技艺为表现形式,靠口传心授传承,这就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常脆弱,稍有不慎就有消失的危险。 科技手段很早...
查看更多
海南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7.08.25
其他新闻
海南公布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新海南网8月25日电 据海南日报报道,日前,省政府同意“琼剧”等29个
项目
进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公布了名录。 这些
项目
是:民间文学(1项):琼侨歌谣;民间音乐(8项):海南八音器乐、黎族民歌、黎族传统器乐、海南军歌、临高“哩哩美”渔歌、海南斋醮科仪音乐、儋州山歌、崖州民歌;民间舞蹈(3项):黎族共同舞、海南苗族盘皇舞、黎族面具舞;传统戏剧(2项):琼剧、海南公仔戏;民间美术(3项):海南椰雕、龙塘...
查看更多
“民间信仰”与文化
2007.08.28
论坛
“民间信仰”与文化田青 在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中,常常出现对某些与民间信仰有关的民俗活动是否应该保护的争论。一些人认为:我们的意识形态是唯物主义,因此,对所有与宗教和信仰有关的文化,都应该斗争而不是保护。当然,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它本身便违背了辩证唯物论的核心。 2001年,国家宗教事务局局长叶小文在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的演讲《中国宗教的百年回顾与前瞻 》中说:“宗教作为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有其自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尊重宗教信仰自由,是对客观存在...
查看更多
1
19
20
21
22
23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