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2 星期六 农历六月十八 小暑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32)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085)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7)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邱双炯:福建德化瓷塑艺术的坚守者
2017.04.18
人物
4月11日,邱双炯在陶瓷工作室创作白瓷十八罗汉邱双炯在生产车间向工人讲解大型千手观音造像艺术邱双炯(左一)在指导学生进行白瓷十八罗汉泥塑创作 86岁高龄的邱双炯是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非遗保护
项目
德化瓷烧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长期潜心研究德化陶瓷雕塑及烧制技艺,他擅长传统历史人物造型,创作了大型群雕500罗汉、水浒传108将等作品。 德化瓷的制作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技艺独特,至今传承未断。它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品,与丝绸、茶叶一道享誉世界,为制瓷技术...
查看更多
拓宽戏曲高水平传承之路
2017.04.19
论坛
戏曲“像音像”工程,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项重要举措,2015年纳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和《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2017年伊始,两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再次提出“实施戏曲振兴工程,做好戏曲‘像音像’工作”,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戏曲艺术的关心、重视和支持。 “像音像”作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工程,是一项有着...
查看更多
新媒体艺术:非遗传播的新手段
2017.04.19
论坛
覃京燕设计的智能服装作品《光影睡莲》,仿照了南京云锦木机妆花手工织造技艺。 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传播的时代,新媒体作为独特且最为先进的传播媒介,已成为传播机构或传播主体掌握、使用的,并有意识地将文化艺术作品和思想意识纳入其中的新形态。新媒体艺术又具有大众传播的基本功能,任何人均有公平获得信息的可能。新媒体艺术悄然地影响、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新媒体艺术,除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更重要的是它具有文化意义上...
查看更多
扬州市社区曲艺书场春意盎然
2017.04.19
专题报道
社区曲艺书场是江苏省扬州市著名的文化品牌。近日,“绿杨书场”先后在仪征市文化馆、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平山乡开设了分书场。在开设仪式上一级演员、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杨明坤,一级演员、扬州弹词表演艺术家沈志凤前来开书预热,分别献演了扬州评话《皮五辣子》和扬州弹词《啼笑因缘》的精彩片段,他们一口地道的方言、逗笑生趣的表演赢得了书迷们的阵阵掌声。而扬州市曲艺研究所二级演员赵松艳和青年演员李琳则分别“主持”这两家分书场,她们表演的曲...
查看更多
“匠心逐梦——浙江非遗传承人故事”王钏巧:工匠精神传续百年活字
2017.04.19
人物
在浙南山乡的初秋时节,走进瑞安市平阳坑镇东源村木活字印刷展示馆,王钏巧正在屋里刻木活字。他面前的案上放着一版木胚,8行,13列,共104个,上面的老宋体字是刚刚写好的,字迹工整,墨迹未干。印家谱要用繁体字;木胚上刻写,还得把字反过来;用来做木胚的棠梨木虽然材质相对细腻,但木头有纹理,在上头刻字力度甚难掌握。王钏巧一个一个刻,落刀轻巧利落。 今年60岁的王钏巧是瑞安仅有的11位木活字印刷术“谱师”之一,同时,他也是“纸马雕版印刷术”技艺的唯一传人,是...
查看更多
对不合格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亮红牌
2017.04.19
专题报道
连云港非遗
项目
“龙舞” “非遗”近年来成为一个热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其中非遗传承人起着关键的作用。他们技艺精湛,身负绝活,不仅是本
项目
的代表性传承人,同时还承担相应的义务和社会责任,将宝贵技艺流传下去,培养后继人才,使之薪火相传。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有些传承人享受着政府的资金扶持,享受着传承人这一头衔带来的光环和实际利益,却没有尽职尽责履行自己应尽的义务。对这种现象,江苏省苏州、连云港两地根据相关条例法规,率先在全省对不合格...
查看更多
越剧表演艺术大师徐玉兰去世
2017.04.19
其他新闻
徐玉兰2017年4月19日下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因病逝世,享年96岁。徐玉兰,1921年生人,是越剧表演艺术家,2008年被文化部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
项目
代表性传承人 。徐玉兰是越剧徐派小生的创始人,“越剧十姐妹”之一。她12岁坐科“东安舞台”,先后饰演青衣和文武老生,有“泰斗文武老生”之称。后在社会动荡、辗转间,她成功转型小生行当,以精湛的演技分别轰动了上海、宁波的舞台,与尹派、范派齐名,公认为越剧三大名小生之一。1947年9月领衔组建...
查看更多
我们和古老的智慧相距多远?——谈当代非遗的创新展示
2017.04.21
专题报道
VR技术与传统非遗展示结合的前瞻性命题,恰巧与自己最近思考了许久的问题不谋而合。那些萦绕于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精妙传统文化,如同浩渺深远的思维长河,带我们走向更宏伟瑰丽的中华文明的智慧宝库。不论是天人交织、纵横捭阖的蒙古长诗,还是精雕细琢,令人惊叹的手工技艺,抑或是古朴炽烈、充满哲思的民间美术,都让身处水泥森林的现代人为之震撼。这其中,有时代差异、地域差异、文化差异造成的“文化猎奇”般的惊叹;也有因为千百年传承的“文化基因”作怪导致的某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和不可...
查看更多
文化部发布“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
2017.04.21
其他新闻
4月19日,在江苏苏州召开的文化部2017年全国文化产业工作会议上,正式发布了《文化部“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明确了“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重点行业和保障措施,并以8个专栏列出22项重大工程和
项目
,着力增强操作性。 《规划》深入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提出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
查看更多
非遗研培计划高校
项目
负责人培训班举行
2017.04.24
其他新闻
为更有效实施2017年非遗研培计划各项工作,4月21日、22日,由文化部非遗司主办、江苏省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承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高校
项目
负责人培训班”在苏州举行。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出席培训班并讲话。 项兆伦说,保护非遗,最根本的是保护传承实践、保护传承能力、保护传承环境。传承人的传承和实践能力直接关系非遗在环境变化中的可持续发展。这种能力包括对本地区、本民族文化传统的认识深度,对非遗
项目
知识和技艺的掌握程度...
查看更多
1
233
234
235
236
237
132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