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4   星期日   农历四月初七   谷雨 谷雨
搜索
专题报道
    3月5日上午8点,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会开始前,全国人大代表陆续抵达人民大会堂。来自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的基层新代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满族靺鞨绣传承人孙艳玲,身着一身满服现身会场外,格外引人关注。而另一边,全国人大代表、河北蔚县剪纸第三代传人周淑英也带着自己的牡丹剪纸画,准备步入会场。  两位代表作为来自基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结合自身经历,针对备受外界关注的“非遗”文化如何更好地传承保护问题,向央广网记者谈了自己的看法。     “非...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全国人大代表罗珺    中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今年的两会上,如何让具有浓厚历史文化底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如何将非遗传承保护与精准扶贫进行有效结合成为不少代表关心的问题。  全国人大代表罗珺来自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彝绣传承人。在她看来,非遗保护不应只是保护,让其成为文物,而是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让更多的人知道。她说:“传统的彝族刺绣要让更多人了解、认同并且喜欢,一定要有一些创新的因素,并变为产品。非遗技艺转化出了经济效益...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本文为“一带一路”非遗项目译介专题的第7期 译介项目十二 热孜法,传统表演艺术 Al-Razfa, a traditional performing art 图1 热孜法表演吸引了大量市民围观(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方网站)   ▲ 项目基本信息   入选年份:2015   申报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曼苏丹国   名录名册类型...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昆曲《游园惊梦》     “梨园奋进新时代,古曲小戏尽登台,声腔时调承文脉,薪火相传向未来。”今年元旦当晚,央视新年戏曲晚会以一曲荟萃了辽剧、黔剧、新昌调腔、盱河高腔、唐剧、白剧、新疆曲子戏、太康道情戏、茂腔等9个地方剧种的戏曲联唱 《一个都不能少》 拉开序幕,这些地方剧种传承人一一亮相,生动展示了传统戏曲历久弥新的艺术魅力。     这也是素有中国戏曲...
查看更多
论坛
    摘要:自2008年开始实施至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机制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以申报中的政治化和商业开发导向为代表,严重违背了教科文组织制定该机制的初衷。实际上,问题的根源在于代表作名录机制下的“代表性”这一关键词在释义上一直处于模糊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的国内各方能够利用该机制实现其政治、外交和商业等方面的利益诉求。教科文组织的相关负责人和一些国外学者对此已经从“去政治化”和“去利益化”的思...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月28日至3月2日,由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云县人民政府主办,云县文体广电旅游局承办的2018年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巡展(第八期)暨云县“第十四届澜沧江啤酒狂欢节”在临沧市云县滨河公园广场隆重举办。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城镇化进程中传承发展,提高全民参与意识和保护意识,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交流活动。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精心挑选组织了我省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音乐等类别的25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云县8个非遗项目,全省10个州市...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福建省莆仙戏剧院春节期间在莆田市仙游县大济镇古赖村演出  “感觉特别亲切,特别温暖,特别幸福!”正月初三,在福建省莆田市东庄镇石码村厝厅戏台观看莆仙戏演出时,在外经商回乡过年的村民陈金林动情地说。    得知莆仙戏一团这个当地百姓眼中的“超级明星团”要来厝顶村演出,大伙很早就开始“通风报信”、呼朋唤友了。下坑村、肖厝村等邻村村民得到消息后,也早早赶来。厝顶的村民们一早就开始忙活起来,把家里的椅子、凳子通通搬到现场,小小的戏棚挤进了五六百人,不少人干脆扒着戏...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18年3月7日,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会议在哈尔滨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总结2017年工作,部署2018年任务。省非遗中心主任孙亚强作工作报告,副主任宋雪傲主持会议。省非遗处调研员赵佩先出席会议,8名会议代表作典型发言。会议全面回顾了2017年全省非遗保护中心工作,通报了突出工作成果:全省非遗保护中心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落实...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3月6日至7日,“辽宁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抢救性记录工作省级验收会”在辽宁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召开。按照文化部要求,辽宁省文化厅成立了省级验收工作领导小组,并采取分组验收的方式,对北京评书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田连元、京剧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周仲博、古渔雁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则亭、凌源皮影戏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徐积山、医巫闾山满族剪纸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汪秀霞、盖州高跷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王新惠、满族民间故事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爱新觉罗·庆凯等七个项目...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中国戏曲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地方戏,作为活态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地域民风习俗,为广大百姓喜爱。据统计,我国地方戏有300多种,遍及全国各地,可以称得上世界之最。  新时代新征程。对于如何传承地方戏这些艺术百花园中的艺术之花,记者专访了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陈澄,全国人大代表、临沂市柳琴剧团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和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表演奖得主刘莉莉,感受着...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