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2 星期五 农历四月初五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卢永祥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50年8月生,甘肃省卓尼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巴郎鼓舞代表性传承人。自幼热爱音乐舞蹈,跟随父亲与师傅学习,传承沿袭了巴郎鼓舞古老的唱腔及舞蹈动作,成为巴郎鼓舞的传承人之一。组建了洮砚乡达勿村第一支巴郎鼓舞蹈队以及加麻沟村巴郎鼓舞蹈队,经常带队演出获群众好评。积极宣传巴郎鼓舞,为学习者口授唱词、唱腔并示范动作要领,带出了一批优秀传承人。还配合
项目
保护单位及学者口述巴郎鼓舞历史渊源,形成文字和视频资料。
查看更多
月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锡伯族,1937年9月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锡伯族贝伦舞代表性传承人。12岁开始自学贝伦舞,舞蹈自成一派,并逐渐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贝伦舞经验。在传统套路基础上,把锡伯族贝伦舞与田野歌、汗都春等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和创作,是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众多贝伦舞艺人中的佼佼者。如今年事已高,却依然充满激情地为年轻人传授贝伦舞。
查看更多
艾买提·司马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维吾尔族,1933年8月生,2011年11月去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维吾尔族赛乃姆代表性传承人。自幼跟随五堡乡民间艺人斯热皮勒·玉苏浦学习哈密木卡姆、赛乃姆。在维吾尔赛乃姆表演中,不仅能够突出吐鲁番民歌的特点,也能与哈密木卡姆的旋律、风格、节奏相结合,呈现出独特风格。舞蹈技巧非常别致,有“脚踏旋律”“脚掌点地”“手掌过腋”“手提双袖”等精彩动作。1975年参加了木卡姆、乃额曼的整理、录音工作,为《哈密民间歌谣》《哈...
查看更多
丁石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5月生,北京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秧歌(延庆旱船)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庭熏陶,酷爱旱船表演技艺,得父亲丁泰口传身授,逐步学习旱船相关知识。20世纪60年代初,又得到其他民间艺人指点和传授。熟练掌握跑船表演技巧和场记套路,在音乐曲牌、伴奏及旱船道具制作、美工设计等方面均有继承发展。曾带领旱船方阵参加国庆三十五周年庆典群众游行、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十周年等大型活动。2011年正式收邱振飞、杨征宇和郭成为徒。
查看更多
盛玉宾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9月生,山东省海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秧歌(海阳大秧歌)代表性传承人。19岁起师承本村秧歌艺人颜明玉学习海阳大秧歌中锢漏匠的表演,经过不断刻苦钻研,表演技艺日臻成熟,形成了幽默、风趣的风格。他扮演的锢漏匠形神兼备、惟妙惟肖,动作柔韧夸张,沉重稳健的“提沉步”、灵活多变的“回身招扇”、大起大落的“三大步”都是他独创的表演技法。经其提炼加工后的表演动作,已成为海阳大秧歌锢漏匠表演的典范。1994年,参加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
查看更多
于信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8月生,山东省海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秧歌(海阳大秧歌)代表性传承人。18岁开始跟随祖父于学礼学习海阳大秧歌中的花鼓表演,不断钻研花鼓表演的各种技巧,在承袭祖父表演技法的基础上,创编了一套花鼓表演动作,具有抻、提、拧的特点,抻得柔中见刚,提得恰到好处,拧得刚毅洒脱,形成了刚柔并济、潇洒稳健的表演风格,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1994年,参加第四届中国沈阳国际民间舞蹈(秧歌)节,获金玫瑰奖。2008年受邀担任奥运会开幕式仪式前...
查看更多
魏建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11月生,陕西省绥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秧歌(陕北秧歌)代表性传承人。自幼热爱民间艺术。1969年开始研究陕北秧歌并师从民间艺人吴继业学习秧歌表演,是陕北二人场子的代表性人物。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与民间艺术家李增恒(六六旦)合作编排演出的陕北二人场子参加国家级和省市级的民间舞蹈会演,轰动省内外。为传承陕北秧歌,在绥德县培养了很多二人场子中的挎鼓子角色。1995年调任绥德县文化馆馆长,组建了艺术团并兼任团长,为弘扬陕北民间...
查看更多
陆大杰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7月生,上海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龙舞(浦东绕龙灯)代表性传承人。国际龙狮联合会技术委员、中国龙狮运动协会裁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自幼受三林地区舞龙舞狮表演的熏陶,1989年毕业于上海市舞蹈学校师资专业,20世纪80年代参与《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上海卷》编辑工作。在对上海地区舞龙、舞狮普查挖掘的基础上,向各地舞龙舞狮艺人学习舞龙、手狮舞技艺和龙具、手狮扎制方法等。1993年起,从事竞技舞龙舞狮运动的规则研讨编写、技术发展...
查看更多
欧阳洪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2年11月生,江苏省金坛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龙舞(直溪巨龙)代表性传承人。直溪巨村舞龙第四代传人。出身于金坛直溪巨村的舞龙世家,自幼喜爱舞龙。自1978年巨村舞龙活动恢复以来,一直是巨村舞龙队的骨干力量。曾先后率队参加众多历史性盛事活动的表演,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巨村舞龙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舞龙大会,并获得全国银奖。随后参加全国舞龙大赛,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2002年开始担任舞龙队领队,并致力于培养巨村舞龙的传承人...
查看更多
王柏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3月生,浙江省兰溪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龙舞(兰溪断头龙)代表性传承人。15岁跟随兰溪断头龙传人王阿璋学习舞龙,技艺精湛,掌握全套舞龙技巧。1981年成为荷龙里村龙灯会会员。1992年任荷龙里村断头龙龙灯会会长,组建扩充舞龙队队员。1999年,在兰溪市婺剧团参与培养由十二人组成的舞龙队。2008年被水亭畲族乡柏园学校聘请为少先队校外辅导员,并在水亭畲族乡中心学校断头龙传承基地先后培养了五批少年舞龙队,共四十六人,并多次获奖...
查看更多
1
514
515
516
517
518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