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张树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6年9月生,广东省东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灯彩(东莞千角灯)代表性传承人。20世纪50年代开始跟随父亲张金培学习纸扎,2004年起向父亲学习千角灯制作。熟练掌握东莞千角灯制作流程和相关技艺,并通过钻研,对部分工艺进行改进。所制千角灯多次参加各地灯会并获奖。为传承濒临失传的技艺,积极投身千角灯的传承、传播活动,除传授两个儿子外,还积极开展千角灯进校园活动,多次举办东莞千角灯制作培训班,影响了一批爱好者。
查看更多
刘耀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0年11月生,广东省潮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灯彩(潮州花灯)代表性传承人。祖父刘景松和父亲刘敬书是负有盛名的潮州花灯艺人。1978年中学毕业后随父亲学艺,从事花灯创作工作,同年入潮州市特种工艺厂,从事花灯创作及指导。尤其擅长制作鲤鱼花灯。所制花灯工艺细腻,疏密搭配,布局合理;题材以戏曲故事为主,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利用电动工具制作各类活灯,使花灯观赏起来更为生动。重视潮州花灯传统技艺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并被多所学校聘为讲师,向学...
查看更多
苏成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9年5月生,安徽省舒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竹编(舒席)代表性传承人。1986年入舒城县舒席制造厂学习剖篾和织席技艺,师从舒席编织者汪守道、张定国等人。后辞职自办舒席编织厂,产品远销东南亚、韩国、日本等地。在继承传统编织工艺的基础上,尝试改进舒席原料加工方式,摸索出采伐舒席原料小叶水竹的最佳时期、竹篾等边三角形匀撕法和蒸煮竹篾的感性指标,使熟篾编织器具可以耐久且不易腐蛀。多年来,一直坚持舒席编织,多次参加国家级、省级展演展示活...
查看更多
陈清河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0年8月生,福建省安溪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竹编(安溪竹藤编)代表性传承人。全国劳动模范。出身于竹藤编艺世家,自幼向父亲陈桂生学习竹篾工艺。1957年考入厦门鹭潮工艺美术学校,师从民间竹编艺人许其骏。制作的竹藤编艺作品花样繁多,古朴淳厚,十分精美。自创“平顺编织”等多种编构形式,丰富了安溪竹藤编技艺。多件作品被波兰国家博物馆收藏。1987年获福建省五一劳动奖章,1988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评为劳动模范。注重技艺传承,两位徒弟现已...
查看更多
田先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11月生,江西省瑞昌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竹编(瑞昌竹编)代表性传承人。1966年初中毕业后拜宋增礼为师学习竹编技艺,后边务农边制作。经过长期实践,熟练掌握瑞昌竹编全部技艺,作品造型美观、做工精细、结实耐用。1981年与人合办瑞昌南义竹编工艺厂,现任厂长。该厂曾为江西省对外贸易厅出口产品供货先进单位。作品参加竹业博览会等活动并获奖。新创的现代竹编园艺产品远销西欧、东南亚等地。长期举办培训班传授技艺,人数达百人以上。亲传弟子...
查看更多
危禄绵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3年9月生,湖南省益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竹编(益阳小郁竹艺)代表性传承人。高级工艺美术师。自幼师承谢长庚、龚迪华、袁阳秋。作品多次参加国家级和省级非遗博览会、非遗文化节等活动,获金、银、铜奖四十余次。完成益阳大剧院全竹装饰剧场、益阳博物馆中国园林微缩景观和“风雨走廊”整体设计,竹片琴、围棋桌被湖南省工艺美术馆收藏。建立传习所、博物馆,参与成立培训基地,广泛宣传小郁竹艺,扩大社会影响力。
查看更多
谭素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毛南族,1967年9月生,广西壮族自治区环江毛南族自治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竹编(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广西工艺美术大师。师从毛南族老艺人谭顺美学习花竹帽编织,为毛南族花竹帽编织技艺第五代传人。多年致力于毛南族花竹帽传统纹样的恢复整理,能娴熟运用竹藤编织手法将花竹帽编织成铜鼓与圆锥巧妙组合的造型,尤其擅长编织连心结、吉祥鸟、花开四季、鱼跃龙门等纹样。多次参加广西和全国工艺美术大赛和展示展演活动并获奖。积极从事技艺传承工作,多...
查看更多
陈云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8年11月生,四川省青神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竹编(青神竹编)代表性传承人。5岁起随祖父陈洪顺学习竹编技艺,从事竹编编制和传承工作数十年。其竹编以平面竹编名人书画为主,能把苏东坡、郑板桥、徐悲鸿等名人书画用薄如蝉翼、细如发丝的竹丝编织成几近原作风神的竹编艺术品。代表作有《清明上河图》《隐形观音》《苦乐清凉》等。自1984年至今,先后培养省内外竹编技术人员上万人,将青神竹编从家族传承拓展到社会传承。
查看更多
赵思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5年1月生,四川省崇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竹编(道明竹编)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父辈影响,对竹编工艺产生浓厚兴趣。1950年起随父亲赵玉鑫学习竹编,是道明竹编家族第三代传人。从事竹编实践七十余年,全面系统掌握道明竹编技术,技艺精湛,制品精美,深受竹编爱好者喜爱。注重技艺传承,教授女儿和儿媳等五人,授徒吴淑英、肖玉超等五人。自20世纪70年代起,为各单位主办的多个竹编培训班培训人员近千名。近年来,每年为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在...
查看更多
陈素景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女,汉族,1964年8月生,山东省菏泽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面人(曹州面人)代表性传承人。李派面塑第五代传人。1986年起随父亲李芳清学习面塑艺术,半年后进驻郑州国际饭店进行艺术创作。技艺精湛,艺德高尚。所塑面人造型生动,具有当地的艺术特色和较强的影响力。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和省级非遗
项目
展演并获奖,代表作有《西游记》等。多年积极传授曹州面人制作技艺,弟子有李斌、王伟等多人,同时将技艺传授给喜欢面塑的各类学生和各地爱好者。
查看更多
1
591
592
593
594
595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