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谷雨
搜索
曹明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9年11月生,湖南省浏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雕(菊花石雕)代表性传承人。湖南省工艺美术大师。1970年师从戴清升,学习菊花石雕刻技艺。从事创作近五十年,开创菊花石雕刻的镂空雕、圆雕、透雕等技法,作品朴素大气,技艺精湛;还发现了浏阳市古港镇狮子山大型菊花石矿源。《石中缘》《岁岁平安》《竹报平安》《紫荆花》《菊魁》《古松恋菊》《野溪趣》《花瓶》《采和恋秋》等作品获各级奖项并被各机构收藏。注重技艺传承,大力推广菊花石雕技艺进校园...
查看更多
唐骏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3年8月生,四川省广元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雕(白花石刻)代表性传承人。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白花石刻第五代传承人。16岁起师从第四代传人刘玉琼。致力于白花石刻近三十年,坚持采用传统方式进行创作,善于因材施艺,构思巧妙,技术娴熟。作品造型精美,形象生动,色彩分明,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在该领域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苏武牧羊》《剑门关》《蜀道春早》等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并获奖。编写出版《广元白花石刻》,梳理白花石刻百年历史...
查看更多
石永恩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47年7月生,四川省广元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雕(安岳石刻)代表性传承人。从小师从成都雕塑艺人陈家云学习安岳石刻。从事该技艺实践五十余年,手法娴熟,技艺高超。作品形象生动,风格古朴典雅,兼得传统神韵和现代美感。带领安岳石刻工艺团队,创作了大量石刻作品,包括安岳县境内圆觉洞紫竹观音与卧佛造像、普州广场佛教故事石刻艺术墙、安岳八大名人雕像、奎阁佛像,以及资中孔庙孔子像、黄龙溪大佛寺汉白玉坐佛等。积极传承技艺,传授弟子二百余人,其三...
查看更多
杨建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2年11月生,陕西省富平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雕(富平石刻)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石刻之乡,自幼受家庭影响,喜爱石刻艺术。20世纪80年代初高中毕业后在父亲指导下学习石刻技艺。全面掌握雕、琢、刻、磨、塑等石雕制作手法,熟练掌握各种用途的石刻法式,尤其擅长碑碣、牌楼、石狮、陵墓等的雕刻以及刻字技艺,还将石刻技艺运用到城市雕塑、园林古建等领域。作品气势恢宏,具有汉唐神韵。摒弃艺不外传的家族观念,致力于技艺的社会传承,广泛招收年轻人...
查看更多
鲍武文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4年4月生,陕西省绥德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石雕(绥德石雕)代表性传承人。13岁时拜绥德著名民间石雕艺人郭汉洲为师,学习石雕艺术。经多年实践,熟练掌握传统圆雕、浮雕、镂空以及阴刻、阳刻、线刻并用等石雕技艺,能设计制作大型石狮、牌楼、古典龙柱、浮雕花样、山水风景等石雕作品。所刻传统炕头石狮工艺精细,小巧玲珑,稚趣可爱;设计雕刻的大型石雕气势宏大,浑然一体,厚重而富有神韵。1982年创办鲍武文石雕厂,后改制为鲍武文实业有限公司,承...
查看更多
崔磊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2年10月生,天津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海派玉雕)代表性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1989年在天津入行,90年代初至上海,师承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萧海春、洪新华一脉。作品尤重结构设计,擅长人物件,大胆借鉴壁画、皮影等艺术元素,讲究线面,手法精准,在力量感、空间感表现上创意独特。《至真至珍》《万世之功》《纵横四海》等作品获国内各大赛事奖项。2013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个展“大工斩玉”。自费拍摄教学视频《攻玉武器...
查看更多
洪荣辉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6月生,广东省揭阳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玉雕(阳美翡翠玉雕)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师从父亲洪梅深、叔父洪梅发学习传统阳美翡翠玉雕技法,后拜师黄志、叶金龙等人,融合南北玉雕艺术。在三十多年的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提高,熟练掌握玉石特性,算料准,设计巧,工艺精;作品选料用色巧妙,具备“新、奇、特、绝、精”的特点。十分重视后继人才的培养,于2011年创办揭阳玉都职业学校并亲任校长,并协助开设珠宝设计与加工专业班,授业传艺。
查看更多
李艳军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76年10月生,山西省芮城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永乐桃木雕刻)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工匠家庭,自幼随祖父、父亲学习木雕技艺及道教民俗文化,18岁后兼学石雕。2000年拜永乐纯阳观徐宇道长(旭阳道人)为师,赐道名李理天,并在徐师策划下,承办起永乐纯阳观桃木文化研究所。继承祖业,选料、设计、定型、下料、雕刻、打磨、抛光等环节无不亲力亲为,并在传统品种基础上开发出十余种桃木系列产品,其中尤以桃木剑、桃木吉祥物最受欢迎。近年来,依托...
查看更多
刘节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5年8月生,江西省吉安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东固传统造像)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神像雕刻世家,明南京工部籍刘氏家族神像雕刻技艺传承谱系第二十代传承人。1975年起随祖父刘发招学习雕刻技艺,1981年始在东固木业社从事雕刻工作,1993年起任东井冈华艺工艺雕刻厂厂长。自小协助祖父为富水河上游吉安、吉水、泰和、兴国四县名山宝刹雕塑神像,为乡邻宗祠和民俗活动提供神像和器具制作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参与并主持了渼陂古村、青原山阳明书...
查看更多
熊应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1年8月生,湖北省通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木雕(通山木雕)代表性传承人。1971年师从妻舅陈新旺学习木雕,1974年后在家专门从事木雕手艺并带徒授艺。前后参与了通山熊氏祠堂、成氏老屋和九宫山仿古民居等二十多座木制民居、祠堂的木雕修复或雕刻工作。1996年在九宫山镇创办熊氏木雕厂,边培养传承人边重点研究通山看橱的雕制技艺。作品《涌泉跃鲤》曾在俄罗斯莫斯科“中俄情·荆楚风”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展中展出,研究成果《通山木雕》被收入...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