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5-06 星期二 农历四月初九 谷雨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147)
机构
(5)
政策
(292)
资讯
(7008)
清单
(3477)
资源
(782)
学术
(1319)
百科
(13)
其他
(251)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徐日龙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2年6月生,海南省澄迈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木雕(花瑰艺术)代表性传承人。澄迈花瑰艺术第二十二代传人,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出身于花瑰艺术世家,自幼酷爱雕刻艺术。20世纪70年代师从冼励强老师学习绘画。技艺掌握全面,尤擅神像雕刻,作品《出论》《憩》《舞姿》入选广东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美术作品展并获奖。海南建省后,作品入选全国性展览十八件、省级展览二十一件,其中有十多件获奖。创作数以千计作品的同时,还创办传习所,培养传承人二十八人。20...
查看更多
段四兴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白族,1973年8月生,云南省剑川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木雕(剑川木雕)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剑川木雕世家,师从父亲——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段国梁。掌握剑川木雕的透通雕特殊技艺,融会贯通石雕和各种木雕技法,形成自己的艺术特点,在业内有较强影响力。创作恪守传统作风,坚持手工完成全工艺流程,作品完整保留剑川木雕的榫卯结构特征,艺术效果玲珑剔透。作品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个人被云南省人民政府评为云南省第四批拔尖农村乡土人才。先后带徒八人;成立剑川县...
查看更多
韩志耀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10月生,辽宁省大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核雕(大连核雕)代表性传承人。自幼受家庭熏陶喜爱书画和雕刻,师承家艺,潜心研究,掌握了圆雕、浮雕、镂空雕等雕刻技法。经过长期实践,使活链、活环以及多层透心滚球等特技在核雕上得到突破,增强了核雕艺术的表现力。核雕作品题材广泛,包括人物、动物、山水等,尤擅雕制挂件、摆件及长篇组雕。代表作有《核舟大观》等,并因再现《核舟记》中的核舟和取材于《清明上河图》的核雕系列作品而两度获得中国文学艺...
查看更多
周建明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6月生,江苏省吴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核雕(光福核雕)代表性传承人。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1975年在舟山工艺厂师从朱耕原学习核雕技艺,同时得到须吟笙、钟年福等核雕前辈的悉心指导。从艺四十余年,技法掌握全面,圆雕、浮雕、镂雕皆运用熟练,行刀自然流畅,手法多样。雕刻题材广泛,人物、动物、园林风景及核舟均有涉及。作品布局合理,造型生动灵活,线条清晰流畅,细腻的表达中透着醇厚雅致的书卷味。代表作有《麻姑献寿》《十八罗汉头》《八...
查看更多
曾昭鸿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5年6月生,广东省广州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核雕(广州榄雕)代表性传承人。1972年入广州大新象牙工艺厂,师从广州榄雕第二代传人欧宇仁学习榄核雕刻技艺。1989年设立个人工作室,坚持从事榄核雕刻至今。从艺四十多年,熟练掌握榄雕传统技艺,包括浮雕、圆雕、镂空雕刻等,并将象牙镶嵌技艺运用到榄核雕刻当中,独创榄核镶嵌技法,使得榄雕的表现形式不再局限于单一榄核,题材更加多样化。多年来,不仅积极参与各类展示传播活动,还举办榄雕培训班、开...
查看更多
李玉成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56年5月生,山东省聊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葫芦雕刻(东昌葫芦雕刻)代表性传承人。自幼随李尚贤学习葫芦雕刻,承师继法,孜孜以求。擅长刀刻、针雕、彩绘和烙画葫芦,尤其擅刻“八仙过海”“二龙戏珠”“武松打虎”等图案。葫芦雕刻艺术古而不拙,兼有传统绘画线描的优美细腻和水墨画的典雅清丽。作品多次参加省市级展览,赢得多项殊荣,本人也因葫芦雕刻艺术成就而获得山东省十大农村青年文化名人等称号。
查看更多
盛一原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4年10月生,浙江省永康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锡雕代表性传承人。初中毕业后开始学习打镴,之后师从民间锡雕艺人胡祖财。2002年创办浙江荣盛达锡制品有限公司。2002年至2008年,与浙江大学合作,研究开发保鲜容器,并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验收。《长颈花瓶》《竹韵花插》等锡雕作品参加博览会并获金奖。2009年开始筹建永康锡雕馆。2010年被永康职业技术学校聘请为任课教师,每年到该校锡雕班授课三十六个课时以上。成立盛一原非遗传习作坊,向...
查看更多
刘建强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67年3月生,江西省莲花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锡雕(莲花打锡)代表性传承人。出身于打锡世家,父亲刘树仁、兄长刘建东均为当地有名的锡匠。1984年初中毕业后随父学艺,从事打锡工作三十余年,掌握熔、画、剪、打、锉、焊等全套打锡工序及技艺。所制作品品种多样,造型新颖,弧线光滑,雕刻精美。代表作上旨壶、灯柱、大炉瓶、花瓶、茶壶等多次参加各类展览。积极从事打锡技艺的传承,在家庭作坊授徒数人;2009年以来一直参加省市非遗展示活动。
查看更多
扎西顿珠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藏族,1975年2月生,西藏自治区尼木县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藏文书法(尼赤)代表性传承人。7岁开始跟随当地阿琼老师学习藏文草书,10岁学习藏文单字母和缀加字的长短脚行书、珠匝等字体,其后师从扎西多吉学习尼赤和兰匝、乌尔都等藏文及梵文书法。13岁时以优异成绩当选为尼赤派传承人之一,并随扎西多吉一起参与布达拉宫弥勒殿八宝之《丹珠尔》修缮
项目
,当时尼赤体确定为标准的官体书法。18岁开始纳唐《丹珠尔》印板修复之经文缮写工作,并任首席尼赤书法大师...
查看更多
栾喜魁
2018.11.15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男,汉族,1939年4月生,山东省聊城市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
木版年画(东昌府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栾氏木版年画第五代传人,15岁起随父亲学习木版雕刻。刻制画版取材广泛,包括耕织图、戏曲故事、民间传说等。所刻画版构图简洁,整体感强;线条圆润流畅,曲直相兼、刚柔相济;人物造型夸张,占全身比例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头部尤为突出。在传统雕版技艺存续愈发困难的情况下,一直坚持木版雕刻实践,并毫无保留地将技艺传授给木版雕刻爱好者。
查看更多
1
594
595
596
597
598
1315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