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
公告
申报
指南
图集
影音
微信
公众号
回到
顶部
请输入关键字!
确定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2025-07-18 星期五 农历六月廿四
搜索
首页
机构
政策
资讯
新闻动态
专题报道
通知公告
清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
中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名册)项目
资源
展览
影音
图集
H5赏析
学术
论坛
调研
访谈
学科建设
百科
申报指南
知识窗
服务平台
搜索
搜索热词:
项目
、
传承人
、
传统文化
、
二十四节气
、
非遗
、
传承
确 定
全部
(13237)
机构
(5)
政策
(290)
资讯
(7090)
清单
(3477)
资源
(783)
学术
(1327)
百科
(13)
其他
(252)
相关度排序
时间排序
中幡(正定高照)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正定县 中幡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在今河北省香河县、正定县和福建省建瓯市。它源于唐宋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幡由幡杆、伞、旗子、幡面和铃铛等组成,十几个套路,五十多个动作,集造型、亮相等各种高难度技巧于一身,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高照又名“中幡”,起源于民国以前,是正定民间花会表演的一个有代表性的重要
项目
,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高照所用道具主要是粗大竹料,长短、粗壮不一,最重的达72公斤。表演前用...
查看更多
中幡(安头屯中幡)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香河县 中幡是我国古老的民间艺术,主要分布在今河北省香河县、正定县和福建省建瓯市。它源于唐宋时期,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中幡由幡杆、伞、旗子、幡面和铃铛等组成,十几个套路,五十多个动作,集造型、亮相等各种高难度技巧于一身,具有一定的娱乐性。 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初为民间杂耍,后逐渐发展出各种花样和手法,并出现有组织的民间表演艺术团体,名为“中幡会”,主要流传在河北省香河县安头屯镇。 目前,安头屯中...
查看更多
抖空竹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北京市宣武区 空竹,以竹木为材料制成,中空,因而得名,清代曾与空钟混称,俗称响葫芦,江南又称之为扯铃,以北京、天津所产的最为著名。 空竹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明代《帝京景物略》一书中就有空竹玩法和制作方法记述,明定陵亦有出土的文物为证,可见抖空竹在民间流行的历史至少在600年以上。 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空竹分为单轮(木轴一端为圆盘)和双轮(木轴两端各有一圆盘)两种。圆盘四周有...
查看更多
维吾尔族达瓦孜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维吾尔族达瓦孜,在维吾尔语中意为“高空走索”,它是维吾尔族绵延千年的一种杂技艺术表演形式。成书于1072至1074年的《突厥语大辞典》中即有“走软绳,耍达瓦孜”的文字记载。千余年以来,达瓦孜的演出方式基本保持传统风貌。 达瓦孜表演多在露天进行,其特点是把多种多样的杂耍技艺搬到数十米高空的绳索或钢丝上演练,表演者手持长约6米的平衡杆,不系任何保险带,在绳索上表演前后走动、盘腿端坐、蒙上眼睛行走、脚下...
查看更多
线狮(九狮图)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永康市 线狮(九狮图)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永康市和仙居县境内。每逢重大节日,永康、仙居都要举行别具一格的舞狮表演,俗称“九狮图”,故有“节日到,九狮跳”之说。线狮(九狮图)是提线木偶和地面舞狮相结合而产生的民间舞蹈艺术,因九狮凌空表演,故名“线狮”。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九狮图中蕴含的江南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精湛的制作和表演技艺显示出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诸多特点,为民俗学和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具体形象的资...
查看更多
线狮(九狮图)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浙江省仙居县 线狮(九狮图)主要分布在浙江省永康市和仙居县境内。每逢重大节日,永康、仙居都要举行别具一格的舞狮表演,俗称“九狮图”,故有“节日到,九狮跳”之说。线狮(九狮图)是提线木偶和地面舞狮相结合而产生的民间舞蹈艺术,因九狮凌空表演,故名“线狮”。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九狮图中蕴含的江南生活习俗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精湛的制作和表演技艺显示出吴越文化和江南文化的诸多特点,为民俗学和艺术学研究提供了具体形象的资...
查看更多
线狮(草塔抖狮子)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线狮(草塔抖狮子)是一项有机融合了体育、杂技与木偶技巧的传统游艺娱乐
项目
,流布于浙江省诸暨市以及绍兴市、金华市、丽水市等邻近市县,以诸暨市草塔镇前店村为代表。 抖狮子源于清朝。宋末元初,赵氏(宋皇室后裔)与杨氏(宋名将杨继业后裔)因战乱先后逃居草塔,但彼此不合,尤其因水源灌溉问题争斗不休,直至清朝时期因官府介入才逐渐平息。借此良机,夹在赵氏、杨氏中间的朱氏(宋理学家朱熹后裔)受斗岩石狮启发,提议每年农历二月十九传统庙会之际,组织台阁迎春龙狮呈祥,以示邻里和...
查看更多
太极拳(李氏太极拳)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李氏太极拳系由清直隶武清城(今天津市武清区)人李瑞东融各门武学精髓所创的太极拳流派。该流派初编于皇宫,称“府内拳”,后以天津市武清区为中心,在京津冀及其他北方地区流传。 该拳以天地人三才定位,衍天地人“三盘拳”法,即天盘拳(七星如意拳)36式,地盘拳(八法奇门拳)72式,人盘拳(太极五行捶)108式。三盘相合,天盘拳应36天罡,合36星宿;地盘拳以地化四方而成八卦之象,并以诀名势;人盘拳以天地交感先生气候后生四季而成四节,其道合河洛之理,大衍之数。其短拳辅...
查看更多
沙河藤牌阵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河北省沙河市 藤牌阵是我国古代战场实战技击
项目
,如今仅存于我国河北省沙河市十里铺村,当地人称之为“打藤牌”。 沙河藤牌阵历史悠久,传说明末,李自成军队从北京溃败南退,其中有一人秘密逃遁十里铺村,将藤牌阵传授给村民,用以护村、防身,并留下“只传男,不传女,传里不传外”的训诫。三百多年来,村民遵循训诫,将藤牌阵代代相传,至今已传承十二代,经常习练者达二百余人,在当地,藤牌阵现已被列入小学体育课程。 藤牌开战时...
查看更多
朝鲜族跳板、秋千
2018.12.1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申报地区或单位: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朝鲜族是个爱好体育运动的民族,压跳板和荡秋千是朝鲜族妇女最喜爱的民间传统体育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作为一种体育竞技游戏,跳板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及全国其他朝鲜族聚居地方,跳板活动一般在元宵节、端午节和中秋节等喜庆日子举行。 跳板一般长近6米,宽40厘米、厚5厘米左右,大多用木质坚硬又极具弹性的水曲柳木板制成。跳板中间有一个支点,跳时两人分别站在两端,轮流起跳,利用跳板的反...
查看更多
1
656
657
658
659
660
1324
跳转至
页
确定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