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2025-07-10   星期四   农历六月十六   小暑 小暑
搜索
论坛
  上世纪90年代以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兴起,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到2017年底,已有171个国家加入该《公约》,标志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得到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重视。重新认识、理解《公约》中提出的保护理念,推动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实践,具有积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持续演变的,而不是固化的、落后的    《公约》强调:非物质文化遗产世代相传,在各社区和群体适应周围环境以及...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近几年来,传统戏曲艺术的保护与传承日益被提升到国家的文化发展战略层面,古老的戏曲艺术在新时代遇到了新的发展机遇。乘此文化东风,中国戏剧家协会几经谋划酝酿,决定出版一套详尽介绍剧种文化的丛书,为戏曲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提供一份可资借鉴和参考的文字载体。6年来,这套由中国剧协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扬州古籍线装科技文化公司合作编辑出版的“中华戏曲剧种丛书”陆续问世。日前,在扬州召开的该丛书阶段性出版研讨会上,已出版的38套丛书蔚为壮观,引起业内人士一片惊叹...
查看更多
地方新闻
2017年,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地方戏曲剧种文献、资料数字化影像化保存类项目入选名单,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申报的“文化部(现文化和旅游部)‘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传承发展计划’戏曲专项扶持—已故川剧名家影像资料数字化保护项目”成为四川省唯一入选项目,旨在使老一辈艺术家珍贵、不可再生的经典剧目留存于世,推动四川地方戏曲薪火相传。自2017年8月以来,四川省艺术研究院、四川文艺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对...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从2001年昆曲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开始,我国由政府主导推动的非遗保护工作走过了17个年头。尽管在国际视野下,我国非遗保护工作开展的时间不算长,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在各级文化行政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非遗保护工作蹄疾步稳,保护成果丰硕璀璨,不仅开创了非遗在当代传承发展的生动局面,而且许多非遗保护的方法和措施为国际社会提供了中国经验。    建章立制,构筑非遗保护体系    为了较为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各...
查看更多
论坛
    引言  当前,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性时期,充满不确定因素。自古以来,人类从未像今天这样动员起来并充满热情地保护过去的遗产,特别是在不同社会间大范围接触和对资源进行以消费为导向的过度开发的背景下。这种遗产保护意识的产生有一个先决条件,即“地方性的生产”及其模式与机制的转变;同时还造成了一个代价,即在周围一切或几乎一切遗产都消失的时候,感到惊恐的人们才去寻找坐标(repères)和里程碑(bornes),以维系他们陷入剧变中的命运。正是在这种...
查看更多
论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按照中央《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树立以文化兴推动乡村兴的理念,总结经验,科学规划,探索实践,守正出新,共同谱写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新篇章。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
查看更多
论坛
编者按: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多年来,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众多行之有效的保护方法和工作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此系列访谈,旨在通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负责人的专访,系统梳理各地保护成果、集中介绍保护工作经验,在增进地区间了解与交流的同时,为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肖婷,硕士研究生学历。曾任四川天府新区管委会办公室投资促进处副处长,现任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
查看更多
专题报道
陆丰皮影戏传承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表演皮影戏《飞天》    3月22日至25日,2018年国际木偶联会中国中心、中国木偶皮影艺术学会工作年会在广东省陆丰市召开。来自10多个省区市的木偶皮影艺术院团负责人和50余位专家齐聚陆丰,就新时期木偶皮影艺术保护、传承、创新发展和人才培养等问题进行学术研讨。    这也是该活动首次在县级城市举办。其间,与会代表参观了陆丰的文化建设,并观看了非遗文艺展演。在3月24日晚举行的展演中,陆丰的文艺工作者表演了国家级非遗项目滚...
查看更多
论坛
    戏曲艺术是表现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围绕戏曲文化传承、戏曲进校园等,不少从事戏曲工作的代表委员纷纷表达了自己的心声。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淮剧团国家一级演员陈澄建议,要进一步加强戏曲进校园的相关工作,编订规范的、适合青少年学习的戏曲读本,让学生能直观了解戏曲的发展史,品味民族艺术折射出来的文化精髓。同时还应加强学生之间、学校之间的切磋交流,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陈澄表示,戏曲“进校园”只是开始,终极目标是...
查看更多
要闻
 91岁的杨洛书是目前年龄最大的木版年画传承人之一    3月23日至4月1日,91岁的国家级非遗项目杨家埠木版年画代表性传承人杨洛书的木版年画展在京举办。杨洛书刻印的绝世臻品——中国唯一木刻《历代帝王全图》、杨洛书的得意之作四大名著年画人物、《杨家埠木版年画全集》以及杨家埠先人于清朝嘉庆年间创作的多幅木版年画作品,齐聚展览现场。此外,杨家埠木版年画制作流程、印刷套印过程演示、全套制作工具以及山东潍坊地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文创项目也在现场一一亮相...
查看更多
查看更多